同学结伴游葡萄牙(里斯本、罗卡角、奥比都斯)

国粹

<h3>葡萄牙,只是欧洲西南隅一小国,1143年才脱离西班牙统治。从1415占领北非的休达始至1999年我国澳门回归,殖民活动长达600年。十五世纪达鼎盛,殖民地包括了当今世界的53国和地区。</h3> <h3>葡萄牙的殖民活动与当时亨利王子率先探索海洋、发现新大陆並征服原住民、开疆掠地有关。为纪念该王子,在其逝去500年的1960年建了此航海纪念碑。船头站者即为亨利,其后为助手加玛及80个同行水手的雕像。</h3> <h3>航海纪念碑,屹立在海边广场,气势不凡,是葡萄牙国家的象征。据说,碑前的地上还刻有一幅世界地图,上刻有葡萄牙人发现新大陆的日期。可见,殖民者永远不会忘记殖民他人、他国的辉煌。</h3> <h3>纪念碑邻近,便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贝伦塔。这是当年葡萄牙大航海时代,为加强帝国防御而建的一座大理石堡垒,后又成了葡萄牙众多野心勃勃地航海或探险们航海的起点。</h3> <h3>这座堡垒为中世纪古建筑,风格独特,外观典雅华丽,矗立在里斯河口,与其另两傍的防御工事形成猗角共御之势。</h3> <h3>据说,每逢航海探险者们返回,必在此聚集欢迎,见证了那时王朝的扩张拓域历史。后曾被用作海关、电报收发和作灯塔。甚至在西班牙统治时期,还用作关押重要政治囚犯。</h3> <h3>在里斯本中心区内矗立着这座赫赫有名且神秘万分的圣-杰罗米诺大教堂。说其神秘,指的是1755年那场大地震,全城6万以上人伤亡,15000幢房倒塌,300宫殿和110教堂被毁,然大教堂依然屹立无损。</h3> <h3>那天正是周日上午,教堂内挤满了作弥撒的信众和全体王室成员,因此而躲过了一劫。后又经三次海啸和数十次火灾,教堂仍未遭大碍,因此被披上了“神灵庇佑地”的神秘面纱。</h3><h3>宫殿大门一侧基督部份十二门徒的雕塑,栩栩如生。</h3> <h3>该教堂始建於1502年,直到1605年才初步完成,整整用了百余年,据说,还有部份设计方案还未完成,这又是一怪事。</h3> <h3>教堂的外表全部用花岗石砌成,下有用更大花岗石雕刻成的六只雄獅支撑,几十米高的塔尖直指苍穹。</h3> <h3>这座教堂是最能代表葡萄牙海上强国时代的建筑,融合了哥特式及文艺复兴时期建筑特色,特别是加入了所谓的曼纽尔建筑风格的精华,体现了当时葡萄牙海权的强盛。</h3> <h3>这是大教堂的正门,拱门顶上的装饰是圣母怀抱刚诞生不久的圣婴。殿门的设计,极尽豪华和精致,且增加了冒险精神在内,被认为是设计者最佳典例。</h3> <h3>教堂大殿極尽豪华,气势豪华,八根大柱支撑着整个弧形宫顶。仔细查看,未见絲毫1755年那场大地震带来的痕跡,不能不说这是个奇跡。</h3> <h3>耶稣受娃被绑在十字架上的受难雕塑。</h3> <h3>教堂两侧各有四扇巨大彩绘塑画玻璃窗,这是耶稣未升天时与其十二门徒佈教图案。</h3> <h3>进入教堂,两侧各有一座精美的石棺,石棺上分别躺一个与真人相仿的石雕像,一是葡萄牙的骄傲、英雄航海家达-伽马,是他首先开辟了直达印度的海路;另一是被誉为葡萄牙诗魂的蒙斯,就是他对罗卡角的地理位置描述为举世闻名的“陆止于此,海始于斯”。</h3> <h3>在祭台的左侧,有一窄小通道,初以为是诵诗班人员专用,好奇心作祟,走进再拐弯,有人在排队,原来是耶稣升天前流传民间故事的油画展,须收2欧元方可入内。</h3><h3>这是达芬奇著名油画《最后的晚餐》传世前的另一画家作品。你知道哪人是出卖耶稣的犹大吗?注意左侧第五人,手握一金币袋,这是收取赂者给予30金币的赂金。</h3> <h3>反耶稣当局,为辨清耶稣的真实面貌,与犹大亲吻耶稣为暗号,最后跟踪耶稣行踪而逮捕了他。犹大出卖耶稣的行为,不耻与世,故犹大这个名字,往往与出卖叛徒联在一起称口中。</h3> <h3>犹大出卖耶稣这种行为,不耻于世,受到人神的鞭挞。以后,人们往往将叛徒与有出卖行为的人,称之为犹大。此说,我国也有。</h3> <h3>紧连大教堂的这座建筑,便是圣-杰罗米诺修道院,在打通与印度海路的达伽马还未归来前,专用於艾维药王室成员葬礼典礼的举办。后演变成专为将离开本土出海探险的海员们祈祷之用。</h3><h3>该建筑中为曼纽尔式,西为哥特风格,东多为新古典特点。</h3> <h3>位於里斯本巴沙区的自由大道,全长仅1.2公里,宽则90米,除车行道外,大树参天,确也壮观,被誉为葡萄牙的香榭丽舍大道。</h3> <h3>自由一端为佩德罗广场,仿巴黎协和广场设计。中为在地震(当时全城三分之二被夷为平地)后重建中作出卓著贡献的佩德罗四世(葡萄牙首任总督)青铜像,两傍为喷水池。</h3> <h3>自由大道,在葡萄牙人心中,就是一条品牌、奢侈品商铺林立的商业街。</h3> <h3>同行中一友为配一条原装表带,仅表带的卸、装服务费就要收50欧元。哇塞!</h3> <h3>爬坡公交车。据说,其底盘可以自动升降。</h3> <h3>自由大道另一端为光复广场,是为纪念葡萄牙摆脘西班牙统治恢复独立而建。纪念碑四侧各有一女性雕像,分别代表正义、智慧、力量和节制。</h3><h3><br></h3> <h3>不到罗卡角,枉来葡萄牙,这是世人对游览葡萄牙的评语。罗卡,葡萄牙语,意为岩石,这个由辛特拉西山延伸至大西洋的海角,即是欧洲大陆的最西点。</h3> <h3>罗卡角,距里斯本40公里处。在海拔140米的狭窄处,大约有近万平方米的岩石平地,人们在此建了一座灯塔和一个面向大西洋的十字架。</h3> <h3>站立罗卡角的峻石上,脚下是大西洋的海浪汹湧拍击,海水如翡翠般溅落,有人形容这里是“海草满头,海鸥在肩”。</h3> <h3>遍游世界的人们将南欧罗卡角与南非的好望角、南美智利的合恩角并称地球的“三南角”。还有人在网上征询评价,罗卡角为全球最值得一去的50个地方之一。</h3> <h3>这座用石块垒砌成的十字架纪念碑,是罗卡角的地标。</h3> <h3>这座十字架纪念碑,既是对当年葡萄牙探险家们的怀念,也是祈祷这些先人们安息天国。</h3> <h3>当年众多葡萄牙探险家们从里斯本进入大西洋,沿岸行驶,绕过罗卡角,才得以向更广阔世界进发,由此开拓了葡萄牙海上疆域,葡萄牙成为盛极一世的海权帝国之一。</h3> <h3>十字架纪念碑面向大西洋而立,石碑基座上标出了准确的经纬度,就是:北纬38’47’’.西经9’30’’,其交叉的那一小点,就是罗卡角。</h3> <h3>罗卡角东面不远处,便是辛特拉山,在山颠之上矗立着盛极一世的葡萄牙旧王朝时代的夏宫,即贝纳宫。时间关系,未前往。远眺,其外貌犹如童话世界里多彩的公主城堡。</h3> <h3>在全球十大最浪漫结婚地的评选中,葡萄牙奥比都斯小镇名列第四。该镇位於里斯本北近北公里处的山峦中,列联合国文化遗产名录。</h3> <h3>公元前三百多前,这里就有人居住。八世纪,摩尔人开始统治这里,就地取材,建造了石头水渠、石头城墙、石头城堡和石头住宅。1755年受地震影响和1808年法国入侵时的战争破坏,二十世纪修缮和部份重建。</h3> <h3>1282年,葡萄牙国王唐-阿方索从摩尔人手中夺回这个村庄,並把小镇作为结婚礼物馈赠给即将成为王后的伊莉贝尔。直到公元1834年前的五百五十多年里,小镇一直是王后家族的个人财产。</h3> <h3>小镇,堪称世界古城遗址保护和利用的典范,除所必需的配套设施修缮和部份仿建外,八百多年前葡萄牙古老建筑特色基本未动,尤其是那种淡然而又静逸、宁谧的古朴息气仍是那么温馨扑面。</h3> <h3>小镇中心为教堂广场,东侧即为圣玛利亚教堂,建於1148--1185年期间,十五世纪又重建。该教堂是当年国王唐-阿方索迎娶王后伊莉贝尔並举办婚礼的地方。</h3> <h3>教堂外表並不显眼,但内饰还是金碧辉煌,凸显华贵气势,地面由精美花砖铺设。</h3> <h3>正由於当年国王的厚重礼物馈赠,及在此举办隆重结婚典礼,这一浪漫故事传颂之下,奧比都斯小镇也因此名声遐迩,被誉为浪漫的结婚圣地。不仅葡萄牙国人,乃至世界各国的情侣们都相携到此,把自已的后半生交与对方。</h3> <h3>小镇上还保留了这座古城堡和古城墙。</h3> <h3>进入古城堡内,发现此处还有一四方形平坦的广场,四周皆为城墙,如同一个“凸”字,这就是我国古来筑高城墙,在城门前设置的“瓮城”用於防御。或引入侵者入此后关上首道城门,二道城门打开,全歼敌在此。引君入瓮,由此而来。</h3> <h3>每到强敌攻城,便打开首道城门,引敌进入那“凸”字上那突出部位,四方夾击。这就是瓮城的作用,也是古成语“引君入瓮”的典意,老外也会应用了。</h3> <h3>进入城堡,三边便是古城墙,连城堡、瓮城一体,构成了欧洲中世纪的最古典的城防御工事。</h3> <h3>攀上爬下,在这里是要小心行事,谨慎举步的。在冷兵器作战年代,古城墙上下仅客一人通行,一边是墙垛,另一则是深达10米以上的直陡崖壁,掉落不致死,也必落残也。</h3> <h3>这三“美婆”此时也不敢大意,给其攝照让摆POS也不敢了,三人贴墙壁而行。</h3> <h3>总算达城墙最高点,也就是城墙的正门上方。有团友恰也此,给攝了张同行六人的合照。</h3> <h3>从城墙垛口看出去,可以眺望城外山坡连绵,农田相接。可见,这里食物资源还是蛮富裕的。</h3> <h3>小镇一角的地摊市场,颇有意味,其随山势而逐步升高,商品也可平摊地面和掛架展示。这几位已攀上爬下,不胜乏力,见木阶稍座小憩,见主人不反对,攝下。</h3> <h3>小镇的建筑古朴,街区道路大多由碎石和石板铺成,因山势原由而上下成坡道。</h3> <h3>住宅都漆成白墙,橙黄瓦,加蓝或桔黄墙裙,充溢着葡萄牙国的浪漫和中世纪遗风。</h3> <h3>据介绍,小镇居民自觉传承古来文化,除家中陈设仍按原风貌外,宅外装饰也不脱中世纪古传统,有在门上悬掛古琴,也有安装古式花篮,更有钉上自家族的族徽。</h3> <h3>走入位宅小巷,只见挨家挨户门前,花草搖曳,古树婆娑,古藤缠绕,一派古典气息。</h3> <h3>攀古城墙,登古城堡,逛东逛西游街,乏了,在此小憩。我发觉,国外小镇的民风还是如同我国山林地区,民风很淳朴,游人佔坐凳椅是不会有人赶的。若在城里完全不同,首先是服务生上来询问要何服务,其次是礼貌让走人。</h3> <h3>这个可不能动哦!要付费的。</h3> <h3>远处的拱石砌成的可不是桥梁,更不是围墙,而是古人利用山势坡度砌成的引水渠道,此渠道一直延通到山颠之间。</h3> <h3>步出小镇,正遇一群游览此镇的中学生,摆出种种POS,让我们给攝下。</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