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6月20日—21日,2019年金华市高中语文优质课评比在磐安中学举行。经过直属、地方县市的层层选拔,共14名选手脱颖而出,参加评比。<br></h3> <h3> 为时两天的评比分两部分举行,第一轮说课,第二轮上课。<br></h3> <h3> 20日上午8:00,14名选手到场抽签,抽取课题。此次说课选取了新教材文本,林庚先生的《说“木叶”》,极富挑战性。下午13:30说课正式开始。虽然是新教材,可选手们准备精心、自信沉着、思路清晰、举止得体。评比选出7个一等奖,7个二等奖。根据得分高低,最终兰溪一中张吉、师大附中赵思思、义乌中学赵念念、浦江中学张继妍、东阳中学马恬静、义乌六中王苏萍,6名选手入围21日上课评比。<br></h3> <h3> 21日的上课评比同样选择了新教材——郁达夫散文《故都的秋》为课题。6名选手用各自独特的方式,创新解读了经典散文,呈现了一场创意语文、赏玩秋味的饕餮盛宴,让人感到时值夏至,却秋意浓浓。<br></h3> <h3> 此次评比由金华市教研员、特级教师朱昌元及各区县教研员共8人担任评委,磐安中学全体语文教师及部分其他学科教师观摩学习。<br></h3> <h3> 兰溪一中张吉老师以《天净沙·秋思》引入,让学生体会“秋”的情韵。而后,他概括出“北国之秋”,“色彩很浓,回味很永”的特点,从景物和情感两方面品读文本。<br></h3> <h3> 师大附中赵思思老师由一幅秋日小院图自然过渡到文本的景物描写,从破屋、浓茶、日光、驯鸽的飞声等细致入微的景物赏读中,带领学生感受到“秋色清”、“秋声静”。<br></h3> <h3> 巧妙改写文本,通过对比阅读进一步体会“秋味”的悠闲、漂泊、敏感等等复杂的情感,从而实现文本的深入研读,令人叹服。<br></h3> <h3> 最后,以一首用文本意象改编而成的《天净沙· 故都之思》收束课堂,紧扣教学中心,留下无限余韵。<br></h3> <h3> 义乌中学赵念念老师搭建“找景物——概括特点——营造的意境特点”的支架,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人“闲、雅、诗、逸、朴”的审美意趣与人格追求。在涵咏“故都”,品味“秋意”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文如其人,言为心声”。<br></h3> <h3> 浦江中学张继妍老师设置了“诵读文本,找文眼”——“研读文本,赏秋景”——“探究文本,悟深情”三个主要教学环节,披情入境,由景入情,情景交融,层层深入。对语言感知敏锐,对细节把握准确。诵读、讨论、情景演绎……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充分发挥学生主体。<br></h3> <h3> 东阳中学马恬静老师的课亮点频现,创意百出,让人耳目一新。<br></h3> <h3> 先是由电视散文《北国的秋》导入,引起学生兴趣,唤起学生体验。<br></h3> <h3> 后以“合作探究——评最美”为主要课堂环节,打破传统赏读方式,用朗诵、绘画、改写等多形式感受郁达夫笔下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br></h3> <h3> 短短几分钟的讨论,学生中有用诗歌来书写内心感受的,有诵读来演绎意境的,还有用散文化的语言描绘情感体验的……<br></h3> <h3> 课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潜能,为本文解读打开了新的世界。<br></h3> <h3> 义乌六中王苏萍老师紧紧抓住“故都”“秋”“郁达夫”三个密不可分的对象主体,对“故都特点”“秋景”“郁达夫的生平经历”三方面层层分析,带领学生解读到了一个充满个性化的、郁达夫色彩的、故都的秋景。<br></h3> <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大语文时代正在迅猛到来。此次市优质课评比大胆选用新教材,就是对语文教学改革的回应,是一次新语文的勇敢迈步与尝试,也是对全体语文教师的高要求、新挑战。但机遇与挑战总是并存。另一方面,这样的活动为市内语文教师探寻语文教法,更新教学理念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也让“新生代”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有了一个极好的展示舞台。<br></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h3> <h3> 活动结束后,还不时、随处能看见老师们就文本、课堂处理等热烈地探讨着。<br></h3> <h3> 语文涵咏深,教学兴味长。在一次次地交流碰撞与一次次地打磨锤炼中,我们遇见更优秀的教师,发现更优质的课堂。<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