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暖人心.筑梦起航——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第二期“艺暖人心”志愿服务项目汇报展演

﹌飘﹌﹌

<h3>&nbsp; &nbsp; 他们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他们与众不同,有的对生命的绿色视而不见,有的对母亲的呼喊充耳不闻,他们有时候会害怕面对别人异样的目光,于是喜欢躲在自己五彩缤纷的梦里。<br>&nbsp; &nbsp; 他们是一群热情的、有担当、有责任的大孩子,他们也有一个五彩缤纷的梦,那里有水蓝的天空,那里有多彩的调色板,那里有跳动的音符,那里有纷飞的手指,能让丑小鸭蜕变成白天鹅。</h3><h3>&nbsp; &nbsp; 2018年5月9日下午16时,两群孩子在主题为“艺暖人心 筑梦起航” 的文山学院艺术学院 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第二期“艺暖人心”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启动仪式中相遇了。这一年里,文山学院艺术学院57名大学生志愿者和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72名听障、视障孩子手拉手、克服重重困难一起前行,一起蜕变。2019年6月21日,他们迎来了第二期成果汇报展示的时刻。</h3><h3>&nbsp; &nbsp; 志愿者——一个响亮的、值得骄傲的名字。她传递着爱心、播撒着希望、洋溢着激情、呼唤着奉献。志愿者的服务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雷锋精神的体现,是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与实现自我成长,实现人生价值的载体。大学生志愿者“艺暖人心”服务活动是2016年12月2日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和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联合启动的一项公益性活动,两校领导高度重视,将此项工作列为党总支、党支部和团支部开展“两学一做”和扶贫助残的一项重要举措。三年来,活动已顺利开展两期,直接参与大学生志愿者100名(第一期43名,第二期57名),他们利用周末时间,风雨无阻地对我校112名学生进行“一对一”艺术特长辅导,因而有了今天将要呈现的硕果。<br><br></h3><h3><br></h3> &nbsp; &nbsp; 美术作品展<br>&nbsp; &nbsp; 6月21日下午,第二期“艺暖人心”聋生美术作品展在文山学院传习馆一楼举行。展出仪式上,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郑清友副校长向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及大学生志愿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他们三年来对这群特殊孩子的关心与辛勤辅导,并希望在“艺暖人心”项目中受益的学生要怀感恩之心,今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曾经教过自己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希望他们用实际行动来报答老师,做一个坚强勇敢,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大学生志愿者今后无论到哪里工作,一定要常忆起有一所学校名字叫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常忆起在州特校里自己帮助过的同学,并希望志愿者们把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本次展出为期一周,共展出40名聋生在30名大学生志愿者指导下的68幅作品。包括素描、油画、中国画、版画、儿童画等,作品传神、阳光、极具个性,形式、题材多样,表现风格丰富,构思纯真,色彩明快,充满活力,展现了孩子们自信乐观、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也倾注了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的辛苦与努力。感谢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大学生志愿者,是他们带领着这群特殊的孩子进入一个多彩的世界,领略与众不同的奇幻和真实。 <h3><font color="#010101">迫不及待地想进去参观作品了</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展出作品的走廊里人头攒动</font></h3> &nbsp; &nbsp; 音乐会展演<br>&nbsp; &nbsp; 6月21日晚7:00,音乐会展演在文山学院艺馨楼报告厅举行,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书记蒋鸿同志及部分师生、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杨荣跃同志、副校长郑清友同志、党支部副书记程红同志和部分师生观看了演出。 &nbsp; &nbsp; 演出之前,蒋鸿同志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讲到,志愿者活动是一项崇高的公益事业,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新时期、新阶段、新任务,伴随着艺术学院青年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者活动,“艺暖人心”已经成为艺术学院志愿者一张亮丽的名片。正是由于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让“艺暖人心”志愿服务结出丰硕的成果,被文山日报教育版头条、文山电视台报道,赢得了全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他向志愿服务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感谢他们三年来的无惧风雨、不畏骄阳、持之以恒的默默奉献,让志愿服务项目开出了友谊之花、奉献之果。他还讲到,“艺暖人心”志愿服务项目,已经成为艺术学院党总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奉献精神、选拔优秀团员、锻炼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平台。也是艺术学院党总支贯彻落实学校党委“两个离不开”的办学理念,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载体。同时也是学院党总支和州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一项重大举措。文山学院艺术学院党总支和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党支部将继续搭建好这个平台,持续推进项目实施、完善保障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继续为大学生志愿者、特殊残疾学生一起用艺术温暖人心,用艺术助梦想。<br>&nbsp; &nbsp; 晚会主要由州特殊教育学校的聋生和盲生、低视力生表演,他们用舞蹈、合唱、独唱、器乐演奏、诗歌朗诵等向全体观众展示了他们在志愿者哥哥姐姐们的帮助下勤奋刻苦、努力学习、磨炼坚强意志、发展全面素质的丰硕收获,每一个节目都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br> <h3>看,一群一袭白裙的聋哑女孩,用优美的舞姿阐释 “因为善,让生命美丽;因为爱,让生命延续;因为慈悲,让生命宽阔;因为感恩,让生命欢喜”的《生命密码》。她们用手语和舞蹈展现生命的顽强和残疾人跨越障碍、超越自我、自强不息的精神,她们把对生活的美好憧憬融入柔美的舞姿中。</h3><h3><br></h3><h3>表演:韦薇、李玉娟、赵红密、刘万婷、姚地丹、唐永粉、张天怡、李家敏、张敏、陶慧、钟林珊、王艳花、覃光英、李廷梦、沈琼、谭芸秀、李粉<br>指导教师: 胡维维&nbsp; &nbsp;陈柏艳&nbsp; &nbsp;李雪梅&nbsp; &nbsp;曾丽君<br></h3> <h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孩子是妈妈永远解不开的牵挂,那密密的针脚,像对天涯游子的缕缕思念,这就是母亲的爱。柔柔如水,青青如茵,深沉如海,恩重如山。盲生的一曲经典传唱《游子吟》千年暖人心,向观众传播“尽孝、感恩、反哺、回报”的理念。</h3><h3><br></h3><h3>表演:罗启佳、李忠丽、熊友发、张佳仟、范永龙、黄武荣、闵堂刘、王兴稳、王启芬、张先坤、刘永世<br>指导教师(志愿者):赵日晓 赵宗霞<br></h3> <h3>&nbsp; &nbsp; 《威尼斯船歌》是门德尔松《无词歌》中作品30之6,是一首流传较广的船歌题材钢琴曲,如歌似的美丽旋律在舒畅的伴奏中弹出,如山谷中的小花,虽不艳丽耀眼,却自成风格,清新动人,像其他所有的“威尼斯船歌”一样,略带一丝忧伤的情绪。</h3><h3><br></h3><h3>表演:陆明懿<br>指导教师(志愿者):李建峰<br></h3> <h3><font color="#010101">“黑黑的天空低垂,亮亮的繁星相随,孩子们就像美丽的繁星,双眼闪烁着稚嫩又明亮的光芒。”让我们跟随志愿者和盲生共同演唱的《虫儿飞》一起去感受那夜空中最亮的星,</font></h3> <p>&nbsp; &nbsp; &nbsp;每个人都有童年,每个童年都在梦想与期望中成长。童年的天空是那样的清澈,童年的一切是那样的令人怀想,童年的目光里有太多的希冀与渴望。期望每个童年都能幸福快乐,都能勇敢荡起人生航程的双桨。 陆建云同学带来的钢琴独奏《童年》让观众们充满遐想。<br></p><p><br></p><p>&nbsp;表演:陆建云<br>指导教师(志愿者):张蝶<br></p> <p>&nbsp; &nbsp;有一首歌,在大地上传播;有一首歌,在阳光里穿梭;有一首歌,在脉管里流淌;有一首歌,在心里头铭刻。那就是《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听!“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不怕困难不怕敌人,顽强学习坚决斗争,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前进,向着胜利勇敢前进,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星星火炬代代相传!</p><p><br></p> <p>&nbsp; &nbsp; 手风琴(accordion)是一种既能够独奏,又能伴奏的键盘乐器,不仅能够演奏单声部的优美旋律,还可以演奏多声部的乐曲,更可以如钢琴一样双手演奏丰富的和声。手风琴声音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手指与风箱的巧妙结合,能够演奏出多种不同风格的乐曲,这是许多乐器无法比拟的;除了独立演奏外,也可参加重奏、合奏,可以说一架手风琴就是一个小型乐队。王林勇、黄忠的手风琴合奏《贝加尔湖畔》和《山楂树》悠扬婉转。<br></p><p><br></p><p>表演:王林勇、黄忠<br>指导教师(志愿者):陆萍<br></p> <p>&nbsp; &nbsp; &nbsp; &nbsp; 朗诵: 我的世界</p><p>春天,我想和小伙伴们在草地上尽情的嬉戏,听燕子尽情的歌唱,享受着春天最美的旋律。<br>夏天,我想在清澈的池塘里和小鱼玩耍,和荷叶下的青蛙的对视,尽情地拍打着清凉的池水,感受着夏天最幸福的气息。<br>秋天,我想骑着自行车,在田间小路上驰骋,拿起画笔,描绘着金灿灿的稻谷、一张张喜悦的面孔,勾勒出秋天最美的画面。<br>冬天,我想拿起相机,拍下洁白的世界、冻得通红的笑脸、挂在树上的银条,拍出冬天里最美的照片。<br>可这一切从黑暗向我袭来时,就变成了回忆,我多想再拿起画笔,勾勒出这动人的世界!<br>静草重生,星月璀璨,晨与暮,清与浓,万物静留风,黑色如幕,与影相随。却难灭心中梦。<br>朝与夕,闹与静。钟鼓齐鸣,滴水奏乐。万物轻留尘,声调如空,与耳相伴。却难驱心中盼。<br>音符是耳边响起的旋律,是不停在琴键上流淌的情感,是驱走黑暗的明灯,是插上翅膀的希望。<br>色彩是心里的彩虹,是不停在纸上跳跃的音符,是驱走孤寂的仙法,承载着渴望飞翔的梦。<br>也许我的世界里只有一片黑暗,也许我的世界里只有一片寂静。<br>也许我只是茫茫人海中的一粟;也许我只是曾经相遇的一个身影。我们因为爱而相遇,因为付出而彼此靠近,因为努力而在追梦的路上不断前行。<br>因为有爱,我的世界里一片光明,因为有你们,我们的世界里充满了阳光,温暖。<br>让我们在爱里成长,去放飞梦想。<br>让我们继续把爱传递,让世界充满阳光和温暖。<br>世界会因为有你、有我,而变得更加美丽。<br></p><p><br></p><p>表演:李忠丽、范永龙、王永飞、梁梅、陆明懿、赵宗霞、梁恩偎<br>作者:李月涵</p><p><br></p> <p>《可爱的一朵玫瑰花》是哈萨克民歌,这首歌轻快热情,充满了浓厚的异域风情,间奏用了莫扎特的旋律,听起来很特别。歌曲充分表达了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同胞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心醉和热爱。熊友发同学演唱时优美抒情、情绪饱满、满含激情,声音通畅而有流动感。<br><br></p><p>表演:熊友发<br></p><p>指导教师(志愿者):许德慧<br></p><p><br></p> &nbsp; &nbsp; 因为信任,路不再遥远;因为彼此祝愿,崎岖不平的人生路也充满着幸福。有种惦记,疏淡,却很甘甜;有种问候,平常却很温暖;有种友谊,清澈,也很长远。赵永坤、刘立葵竹笛合奏的《友谊地久天长》以平稳的节奏和流畅的旋律,抒发对友人的缠绵、真挚的情感。<br>表演:赵永坤&nbsp; 刘立葵<br>指导教师(志愿者):谢宗权 黄文鑫<br> &nbsp; &nbsp; 有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红河水在天上流淌。有一个美丽神奇的地方,铜鼓声荡气远古情长。让我们跟随唐周倩同学美妙的歌声一起去静静的感受《神奇美丽的地方》。<br>表演:唐周倩<br>指导教师(志愿者):巴杨红<br> &nbsp; &nbsp; 每个人都有一个梦想,我们执着向前追梦,或者追梦的历程中我们会失意,会彷徨,当我们抬头看向夜空时,总会有那么一颗星星,在夜空,以自己独特的光芒,照亮身边的黑暗,照亮心中前进的方向。我们都是那颗《夜空中最亮的星》。<br>表演:李忠丽、 闵堂柳 、龙应函、李立豪、郭金喜、梁梅、李光强<br>指导老师(志愿者):史月红、罗朝芳等15人。<br> 钢琴合奏《天空之城》<br>表演:周红君、秦胡德<br>指导教师(志愿者):张洁<br> <p>&nbsp; &nbsp; 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夕阳山外山山外青山楼外楼。一曲《送别》把那依依不舍的离别愁绪演绎得酣畅淋漓。</p><p><br>表演:李忠丽、龙应函、王启芬、周红君、闵堂柳、秦胡德、陆明懿、梁梅、唐周倩、刘立葵、杨胡林、张先坤、熊友发、王林勇、黄忠<br>指导教师:巴杨红、谢忠祥、李月涵、</p> <p>&nbsp; &nbsp; 爱,是人间最美丽的语言,爱,是我们美好的心愿,一声轻轻的问候,一个关怀的眼神,我们就能感受到它的存在。有爱就有温暖,有爱就有坚持的力量。最后一曲由全体表演者演唱的《把爱传下去》唱出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和我们伟大祖国的社会新风。</p><p><br></p> <p>爱是摸不到的感觉<br>爱是我们小小的心愿<br>希望你平安快乐永远<br>爱是仰着头的喜悦<br>爱是说不出的感谢<br>爱是每天多付出一点点<br>双手合十不在乎考验<br>让爱传出去<br>它像阳光温暖我和你<br>不管有多遥远<br>总有到的那一天<br>让爱传出去<br>那前方漫漫人生路<br>有你的祝福<br>没有过不去的苦<br>……<br>音乐展演的帷幕在大手拉着小手一起深情演唱的《让爱传出去》的余音中落下。<br>孩子们,让艺术温暖人心,用艺术助梦起航,祝你们教学相长,共同进步成有知识有温度的人。</p> <h3><font color="#010101">聆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聆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聆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聆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蒋鸿书记给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学员颁发荣誉证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优秀志愿者和优秀学员代表</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郑清友副校长给优秀指导教师颁发荣誉证书</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别愁绪</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离别相拥</font></h3> <p>离别相拥</p><p>&nbsp; &nbsp;</p><p><br></p><p>&nbsp; &nbsp; &nbsp;祝福孩子们,在学校老师的教育下,在大学生志愿者的帮助下,获得了终生必备的艺术素养,形成了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学会用发现美、感受美的眼睛、双手、心灵捕捉生活中快乐的瞬间,并把心中的美丽影像和美好情绪体现在画作中、舞蹈中、弹奏中,带给自己,也带给他人美的体验、美的氛围。<br></p><p><br></p><p><br></p><p>编辑:何娟<br>图片:何娟<br>文字:有的来自郑清友副校长的和蒋书记的讲话,有的来自节目的解说词;<br>感谢:文山学院艺术学院的领导、老师和志愿者;文山州特殊教育学校的领导、老师和孩子们。<br></p>

志愿者

学院

特殊教育

艺暖

文山

艺术

文山州

大学生

人心

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