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小卒“老来悟”系列之三

吴先生

<h1><b>  朝阳与夕阳:让晚霞放射出芬芳</b></h1> <h3>  青年似朝阳,老年如夕阳。纵观生命的整个过程,朝阳和夕阳并无本质的区别,它们都是跃动着的生命,都在书写华丽的篇章,践行着人生价值。如果将漫漫人生比作一部交响乐,少年篇的旋律充满天真烂漫,青年篇的乐章洋溢着激情澎湃,中年篇自然以成熟圆润为主题,老年篇却平缓而开阔,如浩瀚大海,似河滩戈壁,充分展示丰满厚重的内涵。 </h3><h3> 从“小子”到“老子”,从“干革命”到“不惜命”,我们的人生漫长又短暂。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如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相对悠悠太古,无论十八岁妙龄还是八十高寿,都是忽然而已。当今还有人说得好:“官再大是临时的,钱再多是后人的,只有健康是自己的。”前世今生人人皆知:人在,火种就在,应该而且有理由好好地活着。现在的退休老干部,大多不再是养儿防老、重幼轻己、舍不得花钱的老人,而是有文化、有主见、有追求、有固定收入的智慧群体,加之医疗技术发达,多活十年、八年不成问题。那么占人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的退休生活如何度过?人与人不同,性格爱好各异,办法很多,但最根本的只有一条:心中有阳光,夕阳便芬芳,一生才风光。掬一缕阳光,倾入暖暖的心房,一颗心,一个人,一刹那,一辈子,就会豁然开朗。暖暖的心房,若有灿烂的阳光,一片天,一片云,一片海,一山一水,都会令你陶醉!心有阳光,人间总是温暖的,一人一事,一举一动,使你记住友爱,忘却不善;心有阳光,道路总是宽广的,一步一趋,一胜一负,成败之际,得失之间,你会变得如此淡然,不见你的泪水,只见你的笑颜,不见你的狂欢,只见你的平淡。生命在顺势之间而有为,生活在运动之中而自然。因为这一切都很简单,淡淡的时光,不攀不比,静静地生活,稳稳的幸福,不苦不累,自己为自己鼓掌,胸怀坦然,稳妥过好退休生活,默默无闻地让岁月放射出芬芳。 </h3><h3> 当今,我们身边不乏有这样的阳光老人,每当问及他们的感受时,都念念不忘前人的“诗意人生”,说是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白居易和刘禹锡两位著名诗人晚年都患有眼疾、足疾,看书、行动都不便,两人用诗对答,抒发各自的老年心态。白居易在《咏老赠梦得》中:“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逢,迹共少年疏。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刘禹锡感慨万千,挥笔写下《酬乐天咏老见示》:“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辛矣,下此便翛然。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前四句与白居易同感共鸣:你我都一样,百病缠身,读来极为亲切。后六句突然转折,表明二人经历了人生荣辱沉浮,对人生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只要拥有一份好心情,一生就没白过,巧借黄昏时的满天红霞,抒发了他们的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h3><h3> “文官告老还乡,武将解甲归田”,是中国古代官吏的人生归宿,“宦海深泊”后,“落叶归根”便成为不二选择。时下,虽不倡导,亦有“告老还乡”者,在“乡土养老”中争当“新乡贤”,晚霞放射出了芳香。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退休后回乡义务植树造林,一干就是22年,最后把价值几亿的森林送给了大山里的群众。河南省开封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金喜退而不休,帮村里修路、通电、办沼气,改善了群众生活,并引资4亿多元,建立起公司加农户的新型合作社,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江西省南昌市市长李豆罗,退休当天下午就返回家乡,用五年时间把家乡建成了游客如云的4A级优美景区。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退休后,把落后的家乡改造成“岳阳第一村”。我县也有几位科局职干部退休后到乡下承包荒山、土地,搞种植业,帮助村民脱贫致富。还有更多的是在发挥自己的特长,做自己所喜欢做的事,快乐过好每一天。我应邀打工,继续写写编编,先后8次(项)受到县、市、省老干局、南阳军分区、南阳日报的表彰或奖励。这些,对于我虽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也来之不易,虽苦有乐。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