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安看厝到曾厝

刘小亮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在翔安,众多成片成群的传统村落中,很多都是习惯以同姓宗族群居而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农耕社会体系架构。有的村庄名称还均以村庄主要姓氏为前缀,冠以村落名字,比如蔡厝、黄厝、许厝、杨厝、彭厝等等,从其名字就可以窥探得知这个村庄姓氏均是以前缀字眼为主,群居分布其中,和谐自然维持社会最基层的单元部落。然而在内厝镇的曾厝村,就不能“望名生义”,武断地认定此村落主要以曾姓族人群居于此,深入曾厝村方知这里主要以陈姓为主,究竟是何原因也不得而知。曾厝的村民大抵都姓陈,且源自陈氏两个不同地域宗族先祖,在村中聚居地也是比邻而居,曾厝村北俗称“顶头”,居住着1000多位陈氏同宗,其祖先由金门分支而来。另一陈姓约500多人,则居住在村南“下头”,其祖先由漳州繁衍迁徙于此。此时,我无意去探究曾厝村名字的由来,也不想去对陈氏两个不同祖先为何会聚于此而去追根探源。其实,同一地域同为陈姓,就是他们共同共居共繁衍的足够理由。</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涉足此地,我主要是被那一栋栋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老厝宅所吸引,这里那一片地域特色浓郁的乡村聚落足以让我沉迷其中。这些传统古朴的红砖厝与周边钢筋水泥框架叠筑起的现代民居放在一起,我觉得就是一杯醇香四溢浓茶与一杯白开水之间的距离,“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这到底是人类文明的进步呢?还是建筑灿烂文化的蜕化?我也在努力找寻其中真切的答案!如今,&nbsp;曾厝村现存的红砖古厝就达100多栋,大都建于清朝中后期,大都是远渡南洋的归国华侨兴建的,也有华侨捐资由后人修建的。整个村落厝宅的规划布局,似乎映衬着当地村落族长对一方乡约民规治理的痕迹。此地的厝宅建筑排列整齐有序,均有百年以上历史,还是牵连起曾厝海内外陈氏血缘关系的桥梁纽带。</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据村里的老人说,曾厝的这片古厝宅均是按照在金门陈氏祖厝的“梳式”建筑样式规划构建,像梳子一样排列有序。每栋厝宅坐北朝南,建筑正面宽11.2米,前后进深19.6米,占地面积大抵相当,大约200平方米。前座护厝两间,中为天井。后进面阔三间,均以穿斗式木构架,硬山顶,燕尾脊。也许是曾厝村这方水土地域狭窄,每栋厝宅前面均没有留有宽阔的晒埕,也没有修建围墙,用以护厝。整个村庄只有陈氏小宗和陈氏祖庙祠堂才有一定范围的晒埕和围墙,以彰显家庙祖祠的端庄和大气。在“顶头”的大厝都有设置门匾,上刻“浯江衍派”、“浯江分支”、“浯水流芳”等字样,&nbsp;“浯江”是金门的别称,曾厝村“顶头”陈氏取其为堂号,挂了匾上的牌,这些信息告诉陈氏后人要饮水思源,不忘祖先,始终不要忘记自己是从哪里来,这也是陈氏家族繁衍生息一脉相承的渊源。</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曾厝村是翔安区域内闻名遐迩的侨乡,90%以上的家庭均有海外侨属关系,据说陈氏先贤们在南洋马六甲创建伟业,并且在当地建造了闽南特色的“曾厝街”,在海外享有盛名。在曾厝的厝宅大部分也是由回乡的华侨捐资兴建,形成了如今成片错落有致的厝宅群,成了翔安区域内不可多得的古民居建筑群。近年来,村庄搭上了乡村振兴项目的快车道,对村里的厝宅及公共设施进行了修复改造提升,面貌焕然一新。“有曾厝的富,没有曾厝的厝”这是外人对曾厝这片古厝的整体印象评价。如今身入其境,我心底也是由衷地赞叹:“翔安古厝古宅数曾厝”!无论从总体布局到具体院落晒呈,&nbsp;还是从那些砖雕木雕的精致到屋顶燕脊马背墙的设置,还有那些门庭的对联镌刻和宗祠庙堂雕梁画栋的考究,无不折射闽南地域文化元素的再现,陈氏家族文化的渊源流长。</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有时我在想,人类的繁衍生息的力量真是不可估量,曾厝的陈氏恒元祖先当年从金门飘洋跨海流散此地,历经一代代繁衍分枝散叶,后又南渡扩展海外,让曾厝陈姓的血脉得到了广泛地衍播。据不完全统计,现居住于马六甲的“顶头”陈氏后裔约5000多人,而居住于台湾的后裔则有上万人之多,另在广东潮汕地区也有不少曾厝分衍的陈氏后裔。</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在这个阳光灿烂的春日,和着心存的那份痴恋,我来到这片颇具年代感的曾厝宅院中。就像一位来这里走亲访友的故交,走进一栋栋年代久远的厝宅里,它不留余地的映入了我的视界。这些宅院犹如一台内存历史风华,历经千帆的岁月留声机,在向我广播着这里曾经有过的风华往事。触摸那斑驳的墙体,风化的红砖,断落残缺的燕尾脊,散落的瓦片,满阶的青苔,模糊的字眼,时而窜出一条“汪汪”作叫的小狗,这片厝宅夹杂在一片一片现代民居丛中,一条高速铁路从村庄侧旁穿梭而过,现代与久远的元素在这里纵横交织,会聚成一个视角紊乱的错觉。</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nbsp;&nbsp;&nbsp;&nbsp;曾厝的厝宅让人流连忘返,那些厝宅里的人文故事更是韵味十足。曾厝的这片古宅古厝,看似一位饱经风霜,阅历丰厚的老嬷嬷,面对眼前似水的流年,淡看世事的更迭,万物的循环,也见证着这里曾经留下的那些人,那些事。“书田无税子孙耕,荆树有花兄弟乐”、“东平格言为善为乐,司马家训积德当先”,那座座门楼牌坊上印刻的诗书对联,让陈氏后辈们抬头就能见到家风家训。条条蕴涵深刻的对联让我似乎走进了厝宅主人内心的精神世界,也看到了一个家庭家风家训优良传统的延续和传承。在陈氏家庙祠堂里,有一块“爱国贤裔”牌匾,以表彰曾厝村华侨对祖国也作出贡献,也是我国华侨在抗战时期同仇敌忾踊跃捐资的历史见证。1939年,曾厝村旅居马来西亚的华侨捐出巨资购置飞机支援祖国抗日。当年,为表彰曾厝村陈氏先辈的义举,由时任同安县县长、县党部书记长、陆军七五师四四六团团长等三人联名题刻,这也是曾厝村陈氏子孙引以为豪的美谈。</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行走于曾厝村,除了那片古色古香、雕梁画栋的厝宅外,还有建筑样式融汇着中西合壁的三栋别墅,让人耳目一新,眼前一亮。尤其是陈棋盘楼,有一种鹤立鸡群的醒目,成为了曾厝村又一道绝对亮丽的风景。陈棋盘洋楼位于曾厝村中部,建于清末,系马来亚华侨陈棋盘私宅。房屋坐北朝南,为3层楼阁式民居(原为五层),面阔4间15米,进深1间5.1米,楼高12米。一、二层正面中间为凹形门廊及门厅,门匾镌刻“云霞竞远”4字,东侧2间厢房,西侧1间厢房,西侧厢房有木梯通往楼顶,3层中为天台,两侧为护厝,为水形山尖硬山顶,卷棚顶。此建筑采用传统的花岗岩石构墙裙,一、二层檐下“水车堵”的彩绘泥塑,门旁的“交趾陶”对联,二层门厅的木雕门扇及门廊上的垂莲拱、漆金木雕构件和砖雕等,三层的护厝形式等,以及屋面形式、建筑材料及装饰技法以传统的闽南红砖民居风格为主。但在二、三层采用的花瓶式琉璃栏杆、二楼铺设的釉面花砖地板及楼阁式造型等方面有明显南洋风格。这栋洋房有别与其它建筑,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于别墅的防御功能。当年,此栋建筑为全村最高点,楼房四周布设枪孔,二层厅堂中央为活动的镂空楼板,这些具有较强的军事防御功能。&nbsp;&nbsp;</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另外,与陈棋盘楼比邻修建也是一栋建筑样式独特的别墅,位于曾厝280号,整栋建筑颇具几分伟岸壮观,门庭一幅精美石雕的诗联引得我驻足:“诗荣南岛创微业,阔怀择里建蜗居”,从字里行间,便可知悉这栋房屋主人也是陈氏先辈们早年跨洋南渡,经历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奋斗的见证物。别墅主人陈金阔致富后心怀故土,回到曾厝为同宗兄弟们创建蜗居。从对联里“微业”和“蜗居”的用词,彰显主人陈金阔为人之低调,处事之谦卑,家底富裕而不骄横。据其后人介绍,陈金阔13岁就跟着同乡族人南渡马六甲,创建不凡的业绩,现其后人居住其中,他们称其叔公陈金阔是在上世纪50年回乡创建此屋。整栋房屋端庄大气,红砖窗花,大理石柱,南洋瓷砖,雕刻五角红星做窗花,突显时代特征,应该是当年曾厝村最漂亮的一栋建筑!</span></p> <p><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据说陈金阔并没有在此居住多少时日,便回到马六甲安度余生,不愿再回来,其后代也甚少回乡,其中缘由也颇具故事回味。我也曾走访过厦门区域内几个华侨众多的村落,诸如海沧区新垵村、霞阳等地,也听到村落老人讲述类似陈金阔一样的情形,这是华侨村落的不幸,甚至说是村落没落的根源所在。都存在着靠海外宗亲寄钱度日的怪状,这些华侨村有的人视觉"近视",自觉海外有亲威财富源源不断的供给,便忘记了先辈们艰苦卓绝开创事业的优良家风,仅仅靠着先辈们打拼创造的财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更有甚者在当地好吃懒做,赌博斗殴,游手好闲,在南洋海外打拼的宗族先辈们得知这种情况后,痛心不已,觉得也不能纵容这种坐吃山空的“寄生虫”。慢慢地,他们除一些不得以的救济,以及涉及家乡一些公益事业建设会捐资外,有意无意在"断奶",也不愿与大陆的家族亲威有过多的来往。“靠树树会倒,靠兄兄有嫂”,不是不能依靠,不要无原则无底线的依靠别人,即便亲情兄弟朋友。</span></p><p><span style="font-size: 15px;">&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个地方也好,一个家族也罢,一个人更是如此,只有自己坚强有力才是最根本,靠外力的救济和施舍不是长久之计,也不是立足之本,这或许也是这些华侨村庄后辈们最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span></p>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更多内容,关注“浏下足迹"</p></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