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士隐为何隐而不仕 ——字斟句酌说“士隐”

王宇明

<p>&nbsp; &nbsp; &nbsp; &nbsp;<b>题记</b>:著名作家刘心武先生研究《红楼梦》,强调自己主要是从文本出发;台湾大学教授欧丽娟女士讲解《红楼梦》,声称“文字中间有魔鬼”—— 特别提醒读者要注重文字研究。笔者按照他们讲授的方法重读《红楼梦》,收获果然不同。《甄士隐为何隐而不仕——字斟句酌说“士隐”》就是近读《红楼梦》第一回的心得体会。<br><br>&nbsp; &nbsp; &nbsp; &nbsp; 甄士隐是《红楼梦》一书的开卷人物。在曹雪芹笔下,他是江南乡宦、士子,其家庭在当地亦推为望族。因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堪称神仙一流人品,度过了人生一段风流闲雅自在的好日子。后因唯一的女儿被人贩子拐卖、葫芦庙失火焚家、田庄无收、田产遭岳父封肃侵噬而穷困潦倒,跌落到社会底层和人生低谷,看破红尘,与一疯跛道人“飘飘而去”,不知所终。甄士隐及其一家人的遭遇的确非常悲惨。从艺术手法上看,甄家“小荣枯”是贾府“大荣枯”的预演。甄士隐一家的悲剧,不仅为全书明确了基调,而且还暗示着书中主要人物的命运与结局。<br>&nbsp; &nbsp; &nbsp; &nbsp; 尽管作者声称,书中所写人物故事无“朝代年纪、地域邦国”可考,亦非伤时骂世之旨,毫不干涉政治。但根据前辈红学大师们考证发现,《红楼梦》的故事背景是清朝,书中不仅大量暗示了清初和康、雍、乾三朝的政治时局,而且所写主要人物和事件都在当时社会找到影子。他们似乎若有所指,而又不敢造次。甄士隐就是这样一位人物。<br>&nbsp; &nbsp; &nbsp; &nbsp; 在“文字狱”盛行的年代,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衍出一段故事来悦人耳目,并巧妙地将要传世的一些重要信息暗暗植入其中,这是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的匠心独运,也是这部著作在艺术上取得巨大成功和无限魅力的原因之所在。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书中所说的甄士隐一家的悲剧——不幸意外丢失女儿、一场偶燃的大火毁家、投人不慎遭暗算,与政治没有什么联系,这些都是假语村言。而真实的情况却另有隐情,并且就隐藏在假语村言之中。接下来,笔者就试图运用字斟句酌、条分缕析的方法,恢复人物原型,还原事实真相。<br>&nbsp; &nbsp; &nbsp; &nbsp;大家都知道,曹雪芹在开篇交代“此书从何而起”,构思切入的是女娲炼石补天和木石情缘的故事;在介绍甄士隐所在的家乡苏州时,巧妙地借用中国古代“天塌西北,地陷东南”的神话。这可不是随便说的。稍了解明、清历史的人都不难看出,“天塌西北,地陷东南”,在这里正暗示了两个重大历史事实:“天塌西北”,是隐喻明末农民起义军在李自成的率领下攻克北京,崇祯皇帝走投无路、吊死煤山,明王朝宣告灭亡;“地陷东南”,是隐喻满人打着为崇祯皇帝报仇和帮助恢复明朝统治的旗号联合吴三桂入关,在打败李自成后拒不退兵,继续南下大举进攻,包括苏州在内的东南大片土地相继陷落,江南已经在清王朝的残酷统治之下。明白这些,自然也就明白书中所写人物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那个地方。<br>&nbsp; &nbsp; &nbsp; &nbsp; 通观全书,曹雪芹为他笔下人物取名字是煞费苦心的。作者安&nbsp; 排开卷人物“姓甄名费,字士隐”,为江南望族、乡宦。这也是有深刻用意的。据红学大师周汝昌先生考证:士隐,出自《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意即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这表明,甄士隐隐而不仕,并非真的出自禀性恬淡,无意功名,而是因为统治者道德违费。那么,当初满清统治者到底做了哪些道德违费的事情?以致江南汉人特别是官宦、乡绅、读书人如此仇恨与怒怼?原来,清初满人刚入关的时候,满人壮丁总共只有几万人,男女老幼加在一起总人口也不过数十万。而汉族人口有将近一亿,数量远远多于满人。满清统治者总担心这样的政权不稳固,于是就采用高压政策逼迫汉人臣服。江南是当时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是反抗斗争最激烈和受压迫最严重的地区:一是清廷残酷镇压江南汉人起义与反抗。曾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江南血腥惨案。二是实行严苛的税政。顺治18年,朝廷将上年奏销未完钱粮的江南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并溧阳一县的官绅士子13517人不问青红皂白、钱粮多寡全部废黜,其中不少人被逮捕,械送刑部议处。此案江南縉绅著名人物几乎全部罗织在内,甚至某探花仅欠银一钱亦被黜,一时“士籍学校为之一空”。继之,又乘大创之后十年并征,“押吏势同狼虎,士子不异俘囚。”三是强制汉人剃发易服。清初,摄政王多尔衮颁布 “剃发令”,强制汉人剃发,后又要求易服,还下发禁止女子缠足的“禁缠令”,大搞精神文化暴力。四是大兴“文字狱”。雍正时期,文人汪景祺因在自己写的《西征随笔》一书里说,年号带“正”字的皇帝都没有好下场。雍正知道后,不仅将汪景祺砍头示众、全家发配为奴,还将他的头颅挂在北京菜市口街上示众十余年。乾隆朝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仅有文人因写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的诗句而获罪,有几个疯子因说了或写了一些令统治者不高兴的话,都被凌迟处死。这样的残暴统治、野蛮行径,给清初满汉两族关系留下了难以愈合的创伤。很多汉族精英因看清了满清王朝的残暴本质,宁愿躲到深山里去,或索性剃光头去做和尚,也不愿意跟清廷合作,出来当官做事。如康熙年间,清廷为了缓和满汉关系,笼络汉族读书人,特开“博学鸿词”科举考试,但很多汉族读书人,像王夫之、顾炎武等都坚决不参加。<br>&nbsp; &nbsp; &nbsp; &nbsp; 曹雪芹在书中提醒读者:“篇中凡用‘梦’用‘幻’等字,是提醒阅者眼目,亦是此书本旨。”甄士隐和贾宝玉都在梦中经历了“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的“太虚幻境”,在这个非常虚幻的地方,两人都有着恶梦般的经历。甄士隐经历的是“方欲举步,忽听一声霹雳,有若山崩地裂。”“方欲举步”,乃行为取向;“霹雳”者,系惊天动地的巨大响声。笔者以为,这是暗示甄士隐在选择不与清廷合作及归隐过程中,不断听到有清王朝实行恐怖统治,残酷打击和迫害不合作者或反清人士的消息传来,以及自己听到后在心理和思想上引起的恐惧。不过醒来时看到的是“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和“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女儿,并带她一起出去玩,这表明危险只是潜在的,还没有真正来到身边,现实依然能苟安。当然,有人将其理解为甄士隐已经受到惊心动魄的残酷打击,也未为不可。<br>&nbsp; &nbsp; &nbsp; &nbsp; 时值乱世,作为江南望族的甄士隐,或许只是想做一个本分的“中产”阶级,与家人一起过一份偷安的隐居生活。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或许是因为他的不合作和不效力,引起了清王朝的注意、猜忌和不满,最终受到统治者接二连三的残酷打击与迫害。首先应该是被革去官职、废掉功名。这从曹雪芹设定他“姓甄名费,字士隐”就能看出。“名费”,即功名被废。被废的原因,前面已经交代背景,具体可能是因为抵制“剃发易服”,也可能是因为“奏销案”。接着是家人受到牵连、骨肉分离。这从“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不幸将其丢失可以看出。“霍启”,即祸起;“社火花灯”,可以理解为当时民间的反满斗争行动或事件。将二者连起来,就是英莲的丢失祸起反满事件。最后是本人受到迫害、家被抄。作者交代,令甄士隐败家的大火是从“葫芦庙炸供”烧起的。红学界有共识,书中“葫芦”的意思,就是“胡虏”; “庙”,就是“庙堂”、宫廷;“炸”,就是“信札”;“供”,就是“进贡”。把“葫芦庙炸供”的意思联系起来,就是“进贡给清王朝帝王阅读的信札”,也就是向清朝君主密奏的举报材料。正是因为告密者的举报而燃起的冲天大火,“烧得如火焰山一般”,“也不知烧了多少人家,可怜甄家在隔壁,早成了一片瓦砾场了。”这表明甄家败家,真正的原因是遭受清朝“文字狱”的株连。<br>&nbsp; &nbsp; &nbsp; &nbsp;总之,曹雪芹笔下的甄士隐是不愿与清廷合作,并遭受清王朝残酷打击和迫害的官宦乡绅、文人士子的缩影。透过这一典型人物,读者不仅看到了满清统治者在入主中原、统治中原时的铁血、野蛮与残酷,更看到了在改朝换代过程中一幅幅政治惨变的图画。到乾隆时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清朝在全国的统治得到巩固,甚至出现所谓的盛世。清廷为了掩盖其统治上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洗刷历史的血腥,乾隆皇帝借修《四库全书》之际,大肆篡改历史,并销毁对统治者不利的各种书籍和文献记载。这也是作者曹雪芹所说的“真事隐”的应有之义。<br><br></p><p>&nbsp; &nbsp; &nbsp; &nbsp;<b>注</b>:本文参考了百度人物和部分红学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br><br></p><p>&nbsp; &nbsp; &nbsp; &nbsp;作者简介<br>&nbsp; &nbsp; &nbsp; &nbsp;王宇明:浠水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业余创作小小说和杂文。已在《湖北日报》、《飞天》、小小说《百花园》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流云琢月》。<br></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