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匆匆,时光飞逝,从春风花草香的季节到夏木荫荫的酷暑,一转眼一个学期在教研的相依相随下又临近期末。六月六日我们愉快地走进三年级1班教室,聆听郭婵凤老师执教的《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教研课。</h3> <h3>教材分析</h3><h3> </h3><h3> 《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是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的单元主题是“有趣的故事”。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几个表示时间的词句清晰地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急性子顾客迫不及待地想要穿上新衣服,4天之内不断地变换要求;慢性子裁缝却没有一点儿不耐烦,始终不慌不忙地回应。整个故事妙趣横生,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br></h3> <h3>课前准备</h3><h3><br></h3><h3> 为了上好这节课,课前郭老师认真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精心设计,充分准备。三年级的老师们更是热情相助,群策群力,共同研讨。</h3> <h3>课堂展风采</h3><h3><br></h3><h3> 开课伊始,郭老师激趣谈话,很快把孩子们引入到课文的阅读中。让孩子们在自由读文中自主识字。</h3> <h3> 接着郭老师通过识字交流,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识记字的方法,扎扎实实打好语文基础,人人过好字词关,词语赛读孩子们学得很欢。</h3> <h3> 识字与写字教学在精读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课标建议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本节课,郭老师在写字教学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让学生先观察字形结构,再提醒他们书写要点。最后重点指导难写,易写错的字,做到精讲精练。</h3> <h3> 接着郭老师让孩子们小组合作学习,大家一起来攻克难关:画出时间词结合课文插图给故事分段、概括段意。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轻松愉快地完成了任务。</h3> <h3> 交流展示上学生发言,声音响亮,自信满满;倾听者,则用心感悟,认认真真聆听。课堂好习惯,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h3> <h3> 学生自由补充,分享自己的个性阅读心得体会。</h3> <h3> 瞧!孩子们声情并茂的角色朗读课文,把我们老师也给迷住了。</h3> <h3>课后反思</h3><h3><br></h3><h3>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课后郭老师认真进行了教后反思,这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是: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深化了“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这一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阅读教学和识字写字两方面也都有了自己的创新。不足之处是:多音字的处理上耗时过多,除了教学目标里的“缝”,又额外拓展了“夹”和“卷”,有画蛇添足之嫌,导致后面的小组交流部分用时过短,没有给够学生分享交流的时间。改进措施:如果再重新上这节课,我会这样做:首先谈话导入,引入课题。接着出示课后词语,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然后分角色朗读课文,重点抓住课文中急性子顾客和慢性子裁缝三次对话的语气,感受人物性格特点,把握读的感情基调,并从顾客的“变”与裁缝的“不变”中感受体会故事的趣味性,为下一课时的复述故事作好铺垫。最后再指导书写。</h3> <h3> 老师们也充分肯定郭老师的课总能给人启发,这节课上郭老师能充分地利用教材文本和课文插图来引导学生分段,概括段意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h3> <h3> 年级组长陈明凤总结:教研让我们的课堂常教常新,充满活力,让教研和我们一路相依相随,砥砺前行,不断提升!</h3> <h3>摄影:蓝秀宽</h3><h3>编辑:郭婵凤</h3><h3>审核:三年级语文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