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江山多娇</h3><h3> 长治篇</h3><h3> 张英强</h3><h3> 山西省长治市,座落在上党盆地,太行山脉和太岳山脉拥抱之中。四季分明,冬冷不至寒,夏热不至暑。有北方之江南之称。</h3><h3> 我祖籍是北京宣武区西砖胡同。父亲是军人,转业转到了长治,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北京是祖籍,长治是故乡。在这里,有我快乐和夹着饥饿的童年,有学校里学习知识的乐趣和因浩劫失去上学机会的痛苦。在这里,找到了我的爱妻,哺育了一双儿女,我的兄弟姐妹在这,我的亲人在这,我的父母长眠在这里。能说这里不是故乡?</h3><h3>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长治是一个小城,东西不过5华里,南北不过7华里。四条大街呈十字形,中间站一个警察,就能管理整个城区交通。历史悠久,城区内有历代潞州署衙遗址,俗称钟鼓二楼,有明代沈王府,俗称皇城(现为烈士陵园),有全国保存最好规模最大的城隍庙。郊区二贤庄,是单雄忠单雄信府宅遗址,隋唐诸英雄曾聚于此。城虽小,却是晋东南十七县(市)的中心。八十年代晋东南地区分为长治市和晋城市,长治市成为地级市,辖四区八县。</h3><h3> 那个年代,由于交通不便和人囗流动的限制,长治比较闭塞。马路上的牛车,还是包铁皮的木轮,车轴是枣木的。偶尔会有大卡车,还是十个轮子的,是朝鮮战场的战利品,也有美式吉普。直到六十年代初,木轮车才退出道路。</h3><h3> 民风淳朴善良。我家租住在一座颇气派的大院里,虽老却风范依旧。房东和邻居,无论回族汉族,都在为生存奔波,无人怨恨,无人消沉。虽有成份一说,似觉人人平等,户户安祥。这种气氛,终被那场浩劫打碎而再无呈现。</h3> <h3>改革开放四十年后,再观长治,两个世界,有人称“小香港”,“小上海”,似乎确切。过去的贫穷封闭不再,一派新兴城市的模样。城区扩大数倍,宽阔大街车水马龙,三河一渠风光无限。长治有晋东南地区唯一的飞机场,波音及空客通航包括北上广的大中城市,高铁即将开通。长治及所辖各县区旅游资源丰富。</h3><h3> 随着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资源丰富,人杰地灵的优势充分展现,长治发展前途不可估量。故乡会变的越来越好。</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