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协和8年制医学生第一次授课—叙事医学

赵大夫

<h1> 作为北医的老师一直给北医8年制授课,从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给协和8年制医学生讲课,毕竟一个是北大,一个是清华。<br> 今天受王仲主任的邀请来给协和8年制医学生讲叙事医学,虽然很期待,但又很忐忑。协和8年制医学生的培养走的是精英路线,每年招生人数不多,可却是优中选优。我是这么认为,这是一批起点高、智商高、思维活跃、有个性、有主见的学生。好在我讲课的内容不是同学们的强项,好多人之前都不知道什么是叙事医学,多多少少让我有些安慰。<br> 5点半开课,课时3个小时,听课的学生20位左右。讲课前先与同学们做了小小的互动,了解到他们已上学七年,完成了三年基础课,在美国做了两年的科研实验,又在协和临床实习了两年,还有一年毕业。理论、科研、临床样样不丢,多么让人羡慕的背景。如果不考虑其他,单从技术层面来看,简直无可挑剔,这些同学日后会大有前途。<br> 但今天要给同学们讲的这3小时非技术、非理论的课程,在同学们的心中是什么样的感受?能接受吗?我没有把握。临床沟通和叙事医学这个话题不是第一次讲了,按说自信心也不是一点没有,可在当今普遍重技术,轻人文的临床,给医学生的培养也带上了唯疾病论的色彩。<br> 我也是使出了浑身的解数,尽量想把临床沟通和叙事医学跟眼前的这批高材生说清楚、讲明白。举了不少临床的例子,介绍了一路走过来的临床体会。我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不管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多高,临床没有沟通,将会使行医的路越走越窄;不管医生手术做的多么漂亮,医生没有叙事,将不会给病人带来好的就医感受。<br> 我虽然讲的手舞足蹈,有时甚至自我陶醉。可我深知沟通也好,叙事也罢,如果没有在病人面前的真实体验,没有发自骨子里对医学的热爱,对病人的关心,大家也只有看我独自表演罢了。<br> 3个小时的讲课我还有一丝丝的不过瘾,即使肚子在一次次催我下课,因为我把自己入了戏。可对同学们是否公平?我就说不好了。第一次为协和8年制医学生授课,希望不要太毁了同学们的心情。 </h1><h1> 摄影 段雪明</h1><h3></h3> <h3>有些人讲课规规矩矩,表情平静,妙语连珠;有些人讲课手舞足蹈,表情夸张,说话啰嗦,我属于后者</h3> <h3>听课有时是享受,有时无动于衷,有时是一种痛苦,每个听者的心境都不一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