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桥风光(一)

虚竹任我行

<h3>贵州河谷纵横,明清古桥遗存也多,几乎包含中国古代桥梁的所有类型,其中石拱桥数量最多,如石板桥、石梁桥、木梁桥、铁索桥等也不少。</h3><h3><br></h3><h3>蜈蚣桥</h3><h3>座落在贵州修文县城西北面15公里的洒坪乡二槽沟猫洞河上,是明代龙场驿至六广驿的要津。桥为明成化五年(1469)贵州宣慰使安观所建。毁后又于万历十九年(1591)由贵州宣慰使安国享重建,历时三年竣工,更名‘龙源桥’,但世人仍称之为蜈蚣桥。</h3><h3>&nbsp;&nbsp;&nbsp;&nbsp;蜈蚣桥为龙场九驿古驿道上十桥之冠。桥系3孔石拱平桥,每孔跨度8米,引桥共长40米,宽11米,高9米。</h3> <h3>葛镜桥:</h3><h3>&nbsp;座落于现贵州福泉县麻哈江上,建于1573年——1615年间。《中国桥梁技术史》记载:“十六世纪贵州平越葛镜,历时三十年建成了葛镜桥,不但悉罄家资,在经济上独立成桥,同时二毁三建,从失败中吸取经验,完成了桥的技术上的改革”。“葛镜桥全长51.44米,3孔,大拱高9.61米,桥面宽8.5米,高约30米,三孔跨径分别为25.62米、12.3米6.26米;三孔拱高分别为9.61米、7.9米和5.02米。</h3> <h3>三元桥</h3><h3>据历史记载,龙里县中部古驿道从三元镇新安入境,经龙里进入贵阳。屹立于镇政府所在地的三元桥,史记“道光十二年(1832年)乡民徐廷扬倡建三元桥一座,桥身跨径50余米,高11米,为五孔建筑,是通往新添(今贵定)的主要桥梁之一。</h3> <h3>瓮城桥</h3><h3>始建于明弘治六年( 1493年),位于贵州贵定县盘江镇,距牟珠洞约2公里,亦名惠政桥。桥长21丈,高6丈,宽2丈。该桥为都御史邓廷瓒、宣慰使安贵荣修建,桥落成御史钱钺写有记。明万历年间,贵州巡抚郭子章曾捐资修建凉亭和栏杆。此桥历来是贵阳通往湖南、广西的重要桥梁。</h3><h3>原为五孔石桥,因防洪需要,现增加一孔。</h3> <h3>姬昌桥</h3><h3>位于贵州省清镇县,清(镇)毕(节)公路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原为13孔,1934年,清毕公路通车,改为公路桥,增加2孔,为15孔,跨径4.7米-7米不等,全长132米。</h3> <h3>龙洞桥</h3><h3>又名见龙桥,俗称老桥,始建于明朝初年,位于贵阳龙洞堡。道光《贵阳府志》载:“龙洞桥,在城南十五里头铺。”根据《徐霞客游记》记载的黔游路线,明代大旅行家徐宏祖应该也曾走过这座桥。</h3><h3>桥长64米,宽的一端8.5米,窄的一端4.7米,依山形水势,修建得别具匠心,是由一座单孔石桥和一座双孔石桥衔接而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