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近日再读劳伦斯的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感慨系之。</h3><h3>第一次拜读是30年前,壮年的我读后一定是心潮澎湃,但到底如何澎湃已不得而知了。我始终认为读书与吃饭一样——过往的饭菜温暖了当时我们的脾胃滋养了我们的身体,过往的读物丰富了当时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我们的灵魂;只有为数不多意义特殊的美味令人记忆犹新,平常的饭菜都随着新陈代谢不知所踪。只有寥若晨星触及灵魂的美文让人魂牵梦萦,普通的书籍都伴着岁月流水烟消云散。它们是我们不可或缺的物质精神食粮,不能因为现在的遗忘就否定它们无与伦比的价值。</h3> <h3>我无意探讨曾经的感慨,一种强烈的喟叹如一股湍急的血流冲撞心门——他们真是几对疯狂的情人!</h3> <h3>莫瑞尔太太与儿子保罗是一对疯狂的情人。</h3><h3>莫瑞尔太太极力阻止儿子保罗与米丽亚姆的相爱是担心米丽亚姆将儿子从自己手里夺走,勉强接受保罗与克拉拉的接触是知道克拉拉不会与保罗修成正果。她的阻扰已经让保罗意识到“只要有母亲在身边他就不能与别人相爱”这已然超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h3><h3>保罗对母亲的爱更到了亦母子亦情人的境界。儿时过度的依恋尚在情理之中,两次的恋爱都屈从于母亲亦可以理解,但面对重病的母亲的称呼、行为就有点出人意表了。</h3><h3>首先是保罗对莫瑞尔太太的称呼,保罗多次称母亲“我的小鸽子”“小鸽子”“小东西”“亲爱的”……如果说对病中母亲的抚摸与亲吻是西方礼仪无可厚非,那么这亲昵的称呼足见保罗已视母亲为精神上的情人了。</h3><h3>其次是保罗对莫瑞尔太太的行为。面对病情沉重而又极度留恋生命的莫瑞尔太太,保罗选择把大量的吗啡溶于牛奶中欺骗母亲喝下以结束她的生命的方式来解脱她的痛苦。十年前的荷兰才第一个通过安乐死立法,百年前的英国断没有这样的前卫,在以孝为本的我们看来大逆不道的行为保罗为什么敢斗胆而为?因为作为情人的保罗希望母亲留在自己心中的都是美好的记忆,不希望情人为无法改变的结局而遭受不必要的痛苦。</h3><h3><br></h3> <h3>母子情深可歌可泣,但保罗与母亲近乎畸形的依恋,类同偏执的深情早已超出了舔犊的范畴到了添堵的高度,成了一对畸形的情人!</h3> <h3>保罗与米丽亚姆又是一对疯狂的情人。</h3><h3>保罗与米丽亚姆年少相识,经过七年的苦恋,有共同的爱好——读书,有相同的家境——寒门,有相似的追求——改变(不同的是保罗力图改变的是家庭的经济状况,米丽亚姆力求改变的是自己的精神状态)。</h3> <h3>他们本应成为幸福的伴侣,可是最终未能步入婚姻的殿堂。这里除了莫瑞尔太太的戏份外,三观不合更是爱情杀手。保罗认为米丽亚姆“不是想要一个伴侣,而是想要在他身上找到耶稣基督”“如果离开她就是骗取了她的生活,如果不离开她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生活”而米丽亚姆则认为“他没有宗教信仰,整日烦躁不安变幻无常像一个任性的孩子,会毁掉自己的”……</h3><h3>如果不是过分的理智就只能理解为是被迫分手后的托辞。在我看来米丽亚姆所追求的只是精神的自律,而不能进行灵魂的布道,更谈不上从事心灵的拯救,她充其量只是可以朝拜的圣母,令人敬仰的观音,而不能成为同甘共苦的妻子。经过母亲离世打击而变得成熟的保罗选择离开是迟早的事情。</h3><h3>他们只能是一对灵魂碰撞的红颜知己,不忍或离的精神情人!</h3><h3><br></h3> <h3>保罗与克拉拉更是一对疯狂的情人。</h3><h3>首先,他们媾和的时间是一个疯狂。23岁的保罗甫与米丽亚姆不和就投向31岁的分居的克拉拉的怀抱,彼此在不经意间成了对方的精神备胎,身体润滑剂,何其疯狂!</h3><h3>其次,他们发展的进度是一个疯狂。短暂的接触就开始了疯狂的挥霍,殊不知挥霍的不仅是自己的激情同时也挥霍了彼此的信任。最终导致克拉拉认为“他终究是一个卑鄙的家伙,拿走了他想要的东西后又把自己丢了回去”而保罗则认为“她想得到他但不想理解他,她要的是红极一时的那个人,而不是陷于困难的真正的他”。如此看来克拉拉与米丽亚姆的区别是米丽亚姆是精神的灵魂的,克拉拉是物质的肉欲的。克拉拉只能作为旅程中的伙伴,宣泄肉欲的布娃娃,挥霍无度的提款机更不能成为相濡以沫的妻子。</h3> <h3>他们的分手是一个必然,就像弯道中相撞在一起的两个运动员虽然有亲密的躯体接触,但心终究不属于彼此,快速的分开是偶然中的必然。</h3><h3>他们充其量只能算一对肌肤相亲的娼妇淫夫,一双鲜廉寡耻的肉欲情人!</h3> <h3>在感慨这些疯狂的情人的同时我又思考了它们的因果关系:保罗与莫瑞尔太太的关系是问题的根源,因为有了这层畸形的情人关系才导致原本可以成为眷属的保罗与米丽亚姆的分手,才有了保罗与克拉拉这对肉欲情人。之所以保罗与莫瑞尔太太会出现这种畸形关系,是因为莫瑞尔太太与丈夫不和谐的夫妻关系。莫瑞尔太太出身于中产阶级,理智自律、知书达理、兴趣高雅,莫瑞尔是低层矿工,粗俗鲁莽、不学无术、嗜酒浅薄。这原本没有可能的两位却因为莫瑞尔的英俊形成了交集,开始了始于颜值的交往,注定了磕磕碰碰的宿命。</h3><h3>人们都在嘲讽爱情婚姻中的“门当户对”观念,似乎固守这种观念的人是“出土文物”。殊不知门户相当的双方经济基础、家庭氛围、所受教育大同小异。经济基础相同消费观就出入不大,因为人的消费观很大程度取决于最初的家境;家庭氛围所受教育相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就不会格格不入。这样的组合容易沟通能够达成一致家庭自然较多和睦。</h3><h3>人们常常诟病爱情中的一见钟情,但又不断的重复这种错误,一再发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的感喟,是因为爱恋的双方都有一个“恋爱准备期”在这期间双方心中都隐隐约约的勾勒出自己的“白马王子”“白雪公主”的形象,一旦出现在眼前的对方与这个“恋爱准备期”的形象大致相符就会有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的感触,就会芳心暗许私定终身。这就是始于颜值的理论基础。</h3><h3>虽然一见钟情有它的理论依据,但我们应该理智的对待,尽量少些冲动的浪漫。纵使门当户对遭人嘲笑,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它的合理性,尽量多些理性的选择。</h3> <h3>但有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地球村带来的流动性萎缩了适龄青年的选择性;宅男宅女衍生的泛隐居性减少了少男少女的遇见性,教育住房就业养老的不确定性窒息了婚龄男女的冲动性。长此以往我们的孩子,孩子的孩子情犊初开时少了理性的选择,迫于压力后多了盲目的冲动,如此莫瑞尔与太太的悲剧势必还会上演,疯狂的情人定然层出不穷。</h3><h3>把孩子们的压力减下来,让青年们愉快的走出来,让他们在轻松的心情下获得充分的选择机会这样他们必然会做出陷于才华终于人品的正确抉择,收获圆满的爱情和睦的家庭人间的天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