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以读书促进数学教师专业化成长,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沙一小数学组于2019年6月20日开展了“跟吴正宪老师学习”读书分享活动。<br></h3> <h3> 本次活动中汇报的每位老师都以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积极向大家分享自己读书心得。</h3> <h3> 刘彩霞老师分享《听吴正宪老师上课》。</h3><h3> “真情”,是品味吴老师的课堂最突出且最有力的字眼。她用这真情诠释着生命课堂的深刻内涵,用真情润泽学生的心灵,用真情培育和谐的课堂环境,用真情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愿望,用真情点燃孩子创新的思维火花。</h3> <h3> 奇小丽老师读《听吴正宪老师评课》的心得汇报:评课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要研究教育思想;不仅要研究教师的教,还要研究学生的学。</h3> <h3> 刘二梅老师《跟吴正宪老师学当老师》</h3><h3>一、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平台,而不是教师的舞台。</h3><h3>二、课堂需要深耕细作。<br></h3><h3>三、课堂需要真情呼唤。</h3> <h3> 柴乐老师分享《吴正宪答小学数学教学50问》。所谓教学重点,就是在本节课一定要解决的问题,一定要达到的目标。在一节课的40分钟里面一定要把重心放在教学重点上,而难点的突破如果课堂上不能有效的完成,可以留在练习的时间再来解决。这样即能合理的安排好时间,使一节课有张有弛,又能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h3> <h3> 《吴正宪课堂教学策略》金建敏老师分享了吴老师三招:</h3><h3>即把握一个前提——领会课标精神;</h3><h3>做到一个基本——读懂教材;</h3><h3>树立一个意识——研究学生。</h3><h3><br></h3> <h3> 杨秀梅老师呼吁一线教师一定要读“新课标”,解读新课标是读懂教材的重要前提。“新课标”看似很远,实际上就藏在每个例题,每个练习的背后。老师们要深入学习“新课标”,从课程的理念上读懂教材的编写意图,准确把握教学的方向和目标。</h3> <h3> 贾梅老师详细解读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把学生当做主体,就要真正关注学生的持续发展,把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为教学核心目标,才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具备终身学习与发展的能力。</h3> <h3> 陈建军老师“调研学生现状的策略”:</h3><h3>*找准教学起点--唤醒学生的已有经验</h3><h3>*关注学生需求--情感需求和知识需求<br></h3><h3>*重整教材--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br></h3> <h3> 杜秀清老师分析了在解决问题中“回顾与反思”环节的教学意图是什么?要全面认识回顾与反思环节的学习内容。避免“回顾与反思=检查对错”的认识误区。我们应该明确每个年级,每个学段的培养重点在哪个层次,依据不同层次,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培养。</h3> <h3> 最后,贾老师总结,老师们要以书为伴,真正挖掘书中的内涵,并且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成为一种享受。</h3><h3><br></h3><h3><br></h3><h3> 审核:贾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