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读后感

fish

<h3> 最近,我读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一书。本书时通过剖析发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真实事例,阐述了数学的核心概念与基本技能有哪些、怎么教等内容。通过案例来呈现,使得教学的“有效性”既有针对性又有扩展性。正如引言中所提到的,有效教学的构成元素有以下几点:</h3><h3>一、把握数学本质是有效教学的根本;</h3><h3> 把握数学本质真这么重要吗?书中的一个案例给我印象十分深刻。这是一节第一册减法的课。在理解了例题,并得到“5-2=3”之后,教师请学生自己动手“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意外的“生成”事件。一个小女孩介绍:“我本来有5个水果,送给同桌2个,问我还剩几个水果?我列的算式是5-2=3。”立刻有小男孩反对:“怎么还是5-2=3,重复了,不能写到黑板上。”小女孩不服气:“我没重复,老师的是汽车,我的是水果,水果不等于汽车。”小男孩仍反驳:“反正你的算式是5-2=3,还说不重复。”于是全班很疑惑。面对这样的“生成”,可能有的教师会简单的以一句“是同一个算式,我们就不写在黑板上了”来结束学生的疑问。但我们认真想想,减法的本质是什么?减法是解决一类问题的一个模型。因此这位教师是这样处理的。“你们还能想一个事情,也用5-2=3来表示吗?”“为什么有的事情是发生在停车场里,有的事情发生在教师里,而且有的说是摘花,有的说是铅笔,完全都不一样的事,却能都用5-2=3来表示?”孩子们终于发现了“虽然事件是不一样的,但他们所表示的意思都是一样的”,也感悟出了“算式真神奇”。学生能有如此的感悟,这是教学最成功之处,因此我们可以说:教师能够有效地处理“生成”,关键在于教师对数学本质的理解。</h3><h3>二、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是有效教学的保障;</h3><h3>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真的理解学生的“问题”,了解学生的思维障碍,才能促进学生开启思维的大脑,进行真正的思考,真正的自主建构。书中案例发生在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教学导入环节,教学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是通过创设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转化”的教学思想并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书中创设的两个情境都是求实际生活中王奶奶家的两块地的面积。第一块地,教师引导需要将凸出的“半圆”移补到凹进去的“半圆”中,渗透“转化”思想。但学生疑惑“这是一块地怎么移补?”教师却回答“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接下来出示一幅坑坑洼洼的类似平行四边形的地,教师想让学生把它近似看成平行四边形来求它的面积,学生问道:“这地坑坑洼洼怎么补啊?”教师回答:“不都说了吗,这不是真的地,我们是在做数学题。”在这个案例中教师没有真正理解学生问题的本质,给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学习数学有用”都是假的,其实学习数学就是为了做题,考个好分数。学生的第一次“怎么补”困惑在“什么是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混为一起,没有感受到应用数学的核心是将实际问题抽象转化为数学问题,再运用数学方法问题寻求答案,再将答案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从而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生第二个问题引出了重要的数学思想:积分。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把“地”分割成规则的“小格子”,一直细分下去,最终得到精确的“地”的面积值。要明白越是简单朴素的问题往往蕴含着数学本质的思想方法。</h3><h3>三、确定合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三维”教学目标;</h3><h3>四、设计“有过程”的教学才能落实“三维”教学目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