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迹天涯之浪漫豪情篇——内蒙古

筝韵

<h3>除了大海要去弄潮,沙漠、草原也必须要去驰骋。带着满怀激情,在流金似火的6月,飞到了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h3> <h3>呼市古老,来之前的各种想象,被眼前的一切所代替。现代、整洁、文明、守法。</h3> <h3>夜景也很美。</h3> <h3>听导游介绍,这家的乳制品很好吃,确实名不虚传,价格也不贵。</h3> <h3>呼市的早晨,市民的晨练和我们那里差不多。汉化了的少数民族。</h3> <h3>第二天上午向库布齐沙漠进发。刚踏进沙漠的时候没什么感觉,中途换乘了大巴、沙漠装甲、小火车来到大漠深处。大家的情绪被点燃了。</h3> <h3>我们到的是库布齐沙漠响沙湾景区,也就是沙漠的一角。已经美不胜收了。响沙湾有四个景点,一整天时间就玩了一个,感觉还没有尽兴。</h3> <h3>这里的大漠苍苍、沙漠小火车、会响的沙子以及弥漫天际的黄沙中的蒙古包,无不带给我们神秘的感觉。</h3> <h3>大漠里除了游乐设施,还有沙雕,游览了一个以三国为题材的沙雕城。</h3> <h3>观看了一场鄂尔多斯婚礼,沙漠里的有情人终成眷属。</h3> <h3>不见大漠孤烟直,望断黄沙天际流。</h3> <h3>沙填了诗,心填进了远方,我是沙漠一点绿,唯有一路欢歌长。</h3> <h3>心是风啊我是沙,我随心愿走天涯。</h3> <h3>众里寻它千百度,它说几度就几度;沙漠是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一会就起风降温了。骑在骆驼背上,风吹的摇晃,沙子打在脸上有点痛,带着口罩嘴巴里还是进了沙子。紧接着下起了雨,赶紧去蒙古包看草原原生态表演。呼麦、马头琴、富有磁性的男女声,都是一种享受。</h3> <h3>晚上住宿4A级旅游城市鄂尔多斯,以为回到了美丽的江南。城市建设现代气派,寺庙豪华威严,街道整洁,绿化率很高很美,车少人少,走在街上感觉很悠闲。虽然康巴什的房地产泡沫给挤破,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们靠的是“羊煤土气”,享的是少数民族福利。</h3> <h3>第四天,向希拉穆仁草原进发。阴山山脉在内蒙古中部东西走向,横亘1000多公里,是天然的“不叫胡虏度阴山”的屏障。我们翻越阴山山脉大青山段,往北来到希拉穆仁大草原。她坐落在阴山以北,和外蒙古相接壤,广阔无垠。属于荒漠草原,枯水期长,我们来时的这场雨是春节以来的第一场雨。即便这样也丝毫不影响她的吸引力,人们从四面八方来此欣赏她的美。</h3> <h3>热情好客的牧民以下马酒的形式欢迎,以诈马宴、烤全羊的形式招待,晚上住的蒙古包也是高逼格。</h3> <h3>成吉思汗是蒙古人的骄傲,草原上的大英雄,历代拥有疆土最多的皇帝。人们尊敬他,每个蒙古包都挂着他的画像。</h3> <h3>晚上八点多天还没有黑,西边的太阳像一轮明月,撒下的余晖照耀在草原上,宁静、悠然,赋予人们许多遐想。</h3> <h3>次日清晨,一行20人,有的骑马,有的坐马车,驰骋草原,体验牧民生活。</h3> <h3>牧民除了骑马,现在也用上了电驴子,小汽车。在政府关心和帮助下,由游牧逐渐定居下来,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h3> <h3>坐在马车上听赶车的老大爷讲述着草原的前世今生,讲大汗成吉思汗、呼韩邪单于、落雁昭君、牧民日常以及他自己的幸福家庭。</h3> <h3>虽然7.8月才是草原的雨季,但是此次这场雨过后,小草已经开始吐出新绿,蓝天白云下,伸手仿佛就能够到天,顺手就能扯下一片云彩。一切都是那么古朴、纯洁、宽敞、透明。</h3> <h3>草地是床,蓝天做蚊帐,白云朵朵似棉被,沿着草原去流浪,处处都可以安放,那一颗玻璃易碎的心房。</h3> <h3>导游说:草原一年只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真是不假,站在草原上,自己就像一个风筝,随时随地都有可能被刮上天。</h3> <h3>一场精彩的草原马术表演。诉说的是马背上的民族,骁勇善战,通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建立了自己强大的国家。</h3> <h3>40分钟的露天表演,由于草原天气变化无常,我们还经历了一次沙尘暴的洗礼,可想而知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是多么的不易。</h3> <h3>最后一天回到呼市,参观了将军府衙,蒙亮工艺品厂和内蒙古博物院,更深入了解了内蒙古的历史和发展,敬畏之情犹然而生。</h3> <h3>这个放在将军府的匾,正反都能读通,惠少一点,民多一点,时刻提醒在位官员要多给实惠于民间。</h3> <h3>内蒙古5天行程结束,这里是歌的世界,舞的海洋,醉汉的天堂,游子的诗和远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