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望西藏(二)

自由落体

<h3>  拉萨之行,身负摄影器材,爬坡走巷行色匆匆,初到海拔3650米的太阳城,尽管遵循“行动迟缓,小声说话”的高原训条,还是让我领教了高反的滋味,持续的胸闷,大口的喘气,尤其是在下蹲与起身转换时,稍不留神就有窒息的感觉。与其说这是在经受折磨,不如说是在享受体验。</h3><h3> 扎西多吉不愧为金牌导游,针对游客出现的高原反应调整了行程安排,次日就走“高原的西双版纳林”——林芝线路。该线路海拔较低,让生理与心理都有个调整适应,以迎接纳木错那根拉山口5190米的挑战!他戏谑地说,后面的行程人数增加概率是零,减少的概率也希望是零!进藏后,因缺氧无法走完行程的游客屡见不鲜。</h3> <h3>  去年才通车的拉林高速,全长约为400公里,由于西藏的经济欠发达,路上车辆很少,路况极好。之前,从拉萨到林芝走的是318国道线,必须翻越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这让往返车辆深受其苦,特别是大雪封山时,湿滑泥泞的路况与高寒缺氧气候更是让司机叫苦不迭。国家交通部门的建设者们克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历时12年,终于贯通了世界屋脊之上的米拉山隧道。5.7公里的米拉山隧道通车后,拉萨到林芝的行程时间整整缩短了一半。</h3><h3> 过了米拉山隧道,海拔渐渐下降,尼洋河风光慢慢呈现在眼前,富饶的邦杰塘草原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名副其实的西藏小江南。</h3> <h3>  不同角度拍摄的尼洋河风光,上面是阳光沐浴下的暖暖色调;下面则是云层遮挡阳光时散射光线下的冷色调。</h3> <h3>  阳光偶尔从云缝间投射到尼洋河上。</h3> <h3>  高速公路免费,全国仅西藏与海南省两地。拉林高速所有路口都不设卡,车辆上下高速畅通无阻,可是整个行程中没有发现违规车辆驶入,偶尔有内地牌照的越野摩托呼啸而过,显然是超速行驶。在西藏的普通公路上,司机见到牛羊都会停车让路,既然路口是敞开的,怎么未见牛羊上路?公路部门是如何有效管控的?当问及该问题时,多吉导游微笑着为我们释疑:很多内地汉人来到西藏都会问类似问题。何为佛?我思我想我言我行,皆为佛,没有藏人会不守规矩,让多年的修行付诸东流。我不禁感叹,藏民的三观树立彰显了宗教的力量,远胜于刻板生硬的法律。其实,藏族是一个彪悍的血性民族,信仰可以抑制人性中的负面本性,让心灵变得简单而纯净。</h3> <h3>  傍晚时分,抵达了林芝的措木及日景点。</h3><h3> 换乘景区的旅行巴士深入措木及日,景区安排18岁的卓玛给我们作向导,这是个美丽而腼腆的藏族女孩,多吉导游用欣慰的口吻说,国家的精准扶贫,才使得偏僻山区的孩子有了就业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卓玛家的生活。沿途原始古朴的自然风光让人目不暇接,游人们已无暇顾及小卓玛那背书似讲解。车到景点尽头,那就是措木及日湖了,藏语为观音菩萨的眼睛,天气晴朗的时候,湖水幽深静谧,而雨天未能见到真容,但还是另有一番意境。</h3> <h3>措姆及日牧场的农用车</h3> <h3>  天空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h3> <h3>  高耸的雪山隐匿于云雾缭绕之中。</h3> <h3>  田园风光钻进了爬满污垢的车窗。</h3> <h3>  茂密苍劲的原始森林扑面而来。挡风玻璃上的雨滴,更渲染了氤氲的氛围。</h3> <h3>浓雾蒸腾,眼前的景象,感觉是像森林大火刚刚被扑灭。</h3> <h3>  大雨中朦胧的游人,成了美景的点缀。</h3> <p class="ql-block">  雨天的措姆及日湖,虽然看不到蓝色的湖水,但湖边纵横交错的枯木,让景色更为原始苍凉。</p> <h3>  鲁朗林海是一个AAAA级景区,多吉导游声称,这里是西藏的瑞士风光所在,也称西藏的西双版纳。车停山脚的观景台,四周古木葱郁,溪水潺潺,远处的山间云雾袅绕,宛如仙境,如醉如痴的景色让人流连忘返......</h3> <h3>  她从哪来?将去哪里?</h3> <h3>  从山脚沿蜿蜒的山间公路盘旋而上,穿行在云雾与密林之间,靠悬崖一侧,高大苍劲的针叶林笼罩着或浓或薄的雾气,车子似乎进入了扑朔迷离的秘境。</h3> <h3>  远山云蒸雾绕,移动的乌云在密林中急速穿行。</h3> <h3>  途径贡布人家的牧场,绿色的草地上刚刚下过小雪,不远处用粗木搭建的工棚,是牧民们的临时栖息处,几只黑色牦牛和棕羊散落在白雪绿草相间的山坡山,姿态悠闲而慵懒,好一派原始的田园景象。</h3> <h3>  </h3> <h3>  仅40分钟的车程里,一路领略一山四季,十里九景的植被变化。上午9点半左右,车子抵达4782米的色季拉山口,四周已是银装素裹,五彩经幡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鲜艳。多吉导游告诉大家,此处是观赏“南迦巴瓦主峰”雄姿的最佳位置,但必须有两个条件:一是天气晴朗,二是运气好,南迦巴瓦终年云雾笼罩,偶露峥嵘,有“羞女峰”之称。站在色季拉山口的观景台,放眼望去,除了白雪皑皑,还是皑皑白雪,两个条件都没有满足。</h3> <h3>  中国大妈兴奋不已,争先恐后地留下嫩嫩的倩影,必须的!</h3> <h3>  中午在达派镇用餐后,换乘景区观光车,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巍峨高峰和峡谷沟壑咫尺为邻,几千米的地形落差,构成了一幅令人震撼的壮丽奇观,这里堪称世界最长、最深的的峡谷。观赏南迦巴瓦峰,如果说色季拉山口是最佳位置,那么索松村就是最近位置,只是三角巨峰南迦巴瓦总是“羞涩”地躲藏在云雾之中。还好,藏寨索松村独特的景观弥补了遗憾。洁白的雪山、茂密的丛林与清澈的雅鲁藏布江交相辉映,草地、山坡、村寨甚至峭壁,到处都是粗壮的野桃树,造型野蛮,饱经风霜,完全不同于江南桃树的温婉。虽然野桃花已经凋谢,雏果满树,但可以发挥想象:早春三月,山坡、村寨、草地花团锦簇,一片粉色的海洋,连江边峭壁上也开满了娇嫩的桃花,与江滩的乱石嶙峋形成的对比美,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如果有幸,我定会故地重游!</h3> <h3>  江滩上的野桃树旁,开裂的沙丘一直伸向江边。</h3> <h3>  索松村美丽的牧场。</h3> <h3>  姑娘们换上了藏族服饰,在高高的经幡下留下了倩影。</h3> <h3>  笑的前仰后翻,傻傻的,但很美!</h3> <h3>  玛尼堆,是藏民用来祈福、阻秽、镇邪的一种习俗。在藏区,山间、路口、湖边、江畔,都能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藏文、神像及各种吉祥图案。在藏民心中,大自然的万物皆有灵性,当然包括玛尼堆旁的这只神鸟 。</h3> <h3>  还有这只神羊,瞧它的眼神,谁能揣摩?</h3> <h3>  离开索松村,我们原路返回。车子经过雅鲁藏布江与尼洋河交汇处,往西拐入了苯日神山景区。即将抵达尼洋河观景台,司机突然停车,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我打开车窗想看个究竟,只见前方公路上,飞蚁漫天飞舞,司机本可以一踩油门穿过蚁群,但他却选择了让路。司机招呼大家下车,步行几十米就是尼洋河观景台,游客们蜂拥而下,却被路边的藏族小摊贩大声喝止,捷足先登的几位不慎踩到了路上的飞蚁,藏民的惊愕表情让游客觉得自己触犯了大忌。</h3><h3> 结束尼洋河观景台游览,多吉导游给大家讲述了当地的风俗:藏人不得猎杀和食用小动物,有人问,藏人也吃牛羊肉,如何界定动物的大与小?多吉回答说,以一家人能否一顿吃完为界。</h3><h3> 司机师傅是位四川籍的老兵,十多年前曾在西藏某部服役开车,退伍后就留在了西藏工作生活,多年藏区经历,使他对当地的风俗习惯十分了解。从“停车让飞蚁”和藏民的“大声喝止”,让我体会到在这片圣洁的土地上人与自然的那种和谐氛围,相信从中一定蕴藏着藏传佛教的教义。</h3> <h3>  每年的这个时候,西南季风送来大量的水汽,沿着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输送到林芝鲁朗地域,随着下午气温的降低,局地降雨, &nbsp;而阳光正好能照射进来,就能看到美丽的鲁朗彩虹。车子驶入鲁朗草原,窗外果然出现了美丽的彩虹。游人们惊呼起来,争相挤到左侧车窗拍照,多吉不屑地眼神分明就是“大惊小怪”。可想而知,彩虹在鲁朗是司空见惯的景象。</h3> <h3>  结束了一天的行程,抵达林芝首府八一镇,小镇东面紧贴着尼洋河,我们下榻的酒店就在尼洋河畔。</h3> <h3>  悠哉悠哉的藏民在红墙下走过。</h3> <h3>  林芝八一镇的夜色。</h3> <h3>  返回拉萨的途中,尼洋河畔有一处崭新的村落,鲜艳的藏族民居装饰倒映在尼洋河中,显得格外圣洁宁静。多吉介绍说,那就是鲁朗旅游小镇,由浙江人开发的旅游休闲地。因商业味很浓,还是节省时间赶路吧。</h3> <h3>  嘎定沟,属典型的峡谷地貌。奇峰异石,古树参天,山势陡峭,落差近200米的瀑布,蔚为壮观;山崖天然形成的佛像造型,惟妙惟肖,在导游的解读下,栩栩如生。一条蜿蜒的石块路把游人引向嘎定沟的深处。此处空气极为清新,天然氧吧让游人们陶醉其中,人间仙境的“仙”字,正是由人与山组成,意为天人合一。</h3> <h3>  回望沟口,苍劲的松树屹立与山崖之上,给人以视觉享受。</h3> <h3>  选一个特别的角度,拍下瀑布底部的一角。</h3> <h3>  这一站,我们来到拉萨城外的草原藏寨,零距离体验原生态藏民的生活。藏族美少妇卓玛茴香在寨口用洁白的哈达迎接客人们的到来,这是藏族同胞对客人的礼遇。卓玛茴香把我们引到她的家里,桌上已经备好了青稞酒和酥油茶。这位云南民族大学毕业的女人,滔滔不绝地给大家介绍了藏民的诸多习俗。其父亲是一位藏医,耳濡目染,她也略懂些浸润着宗教教义的藏医原理。原先,她已经有一份教师的工作,当地政府为了开发旅游业,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外出的藏民回乡创业,当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凤毛麟角,她自然成了政府动员对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她开始了现在这份工作。</h3><h3>&nbsp;</h3> <h3>  “西藏一大怪,牛粪墙上晒。”令人作呕的牛屎在西藏牧区可是件宝。藏民家的院墙上粘满了牛粪饼,有的藏家干脆就将牛粪垒成院子的矮墙,高原严酷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牧区除了草,几乎没有其他植物,于是牛粪便成了藏民们懒以生存的唯一燃料。在牧区,牛羊数量的多少是衡量贫富的标准,牛粪也成财富的象征,牛粪与牛羊成正比关系。</h3> <h3>  从村寨坑坑洼洼的泥路和简陋的住宅可以判断,藏民的生活仍处于贫困状态,村民们早已习惯了这种宁静的生活。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村民的日子一定会不断改善。</h3> <h3>  这个土家伙,学究名:聚光光伏太阳能。土名:太阳灶。高原阳光充沛,在藏寨屋顶与院子里随处可见。</h3> <h3>  拉萨已经不远,三天的林芝之行马上就要结束。“西藏小江南”的景色名不虚传,令人震撼的江河、圣洁神秘的雪山将深深地嵌入我的人生记忆。几位高反严重的旅友经过三天低海拔的调整,体能已完全恢复,更觉得不虚此行。后面的行程,将要挑战海拔4000米以上的羊卓雍错与纳木错。若美好,是收获;若糟糕,是经历。不用忐忑,迈着坚定的步伐继续前进!</h3><h3> 敬请期待“仰望西藏(三)”</h3><h3>&nbsp;</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