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菡萏为莲,茉莉来宾。6月19日,灵宝市小学语文读书分享会在六小广德厅如期举行,全市二十多个单位、一百多名代表参与了此次活动,市教体局副局长何赞朝、教研室副主任郭兴华等领导也莅临会场,参加了读书分享会。</p> 在市教研室组织下,读书分享会共交流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梁晓声自选集》两本书。《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交流方式为“分享+提问”式,分四个单元依次展开交流。每个单元由赵飞燕工作室一个团队承担领读及提问任务,与会教师人人准备,随时接受提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教师读书的深度,分享了教师的读书收获。第一篇章由市五小杨君团队三位领读者围绕“如何科学设计教学基本程序、如何处理语文课堂的“言”和“意”的关系”做了经验分享;第二篇章由市三小何皎洁团队以“教学目标的选定与表述、不同年级的语言侧重点”为话题做了深入探讨;第三篇章由邵丽娜团队结合书中典型案例,深入探讨了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棘手问题;第四篇章由市四小韦慧歌团队围绕习作教学展开讨论,她们提出的“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围绕例文做到举一反三、怎样有效落实评改环节”等问题,引发了会场热议......<br> 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有一千个人读一本书,就会有一千种读后感。在随机发言环节,实验小学、市一小、市二小、市三小、市四小、市六小、实验二小、实验四小、中州实验小学、焦村、朱阳、豫灵、寺河等单位代表积极参与互动,共鸣之声此起彼伏,萦绕整个会场。<br> 焦村镇中心小学吕静静老师在针对问题“平时的教学中,你是如何依据文本对学生进行表达方面的练习的?”她以《失踪的森林王国》一课为例和各位老师做了如下分享: 课文开始出示两组词语,第一组:鸟语花香、安居乐业……第二组:妖魔鬼怪、浑浊不堪…… 这样确定了本课以词语为抓手的教学思路。在本课的表达练习中,设计了以下三个梯度的练习:(1)填空手( )足蹈 ( )二连三……(2)给词语分类:有森林时王国的景象、砍掉森林时王国的景象。(3)选词造句:从以上词语中选三至四个,试着用一段话说说森林王国消失的原因。 这样将词语教学与课文的感悟融为一体,重视语言文字训练,以词语的理解促进课文内容的理解感悟,又在理解感悟课文内容的过程中,学习词语,积累词语,内化词语,运用词语说一段话,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br> 市一小张凤英老师作读书交流吋,以执教《鬼是一棵矮杉树》为例,从详略得当、情境创设、环境衬托等多个角度分享了自己习作教学方面的小窍门。市六小的来金平老师在分享习作训练方面,提出了不能只重视优秀案例的范评作用,更要抓住“病文“作为突破口进行深入指导的独到看法,给人印象深刻……<br> 台上的领读者有条理的点拨每个章节的重点,台下老师积极地针对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会老师都投入、忘我地沉浸在《从教课文到教语文》这本书的交流之中。<br> 《梁晓声自选集》采取漫谈式进行分享,老师们主动的站起来将自己的读书所得与大家分享。最后,市教研室赵飞燕老师指出,读书要有三个层次:自己读书有所感悟只是属于读书的第一层次;读书的第二个层次是“知行合一”,即:将书中所学知识广泛用于课堂实践中,在实践的运用中将所学内化;在此基础之上,努力向第三个层次迈进,即:于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再读书,经历“反刍式阅读”。历经此读书三部曲,才是真正的把书读透、读懂。<br><p><br></p><p><br></p> <p> <br> 将近四个小时的分享会如同窗外的细雨,不仅退去了人们内心的浮躁与酷暑,也为全市语文教师送去了一场甘霖,真可谓是“好雨知时节,当夏及发生。随风沁人心,拔节细无声。”</p><p>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和那个最美的自己隔着一本书的距离。读书,是师者一生的修行,任重道远,我们永远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