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如果不是这次西藏、新疆大穿越,我可能至今也搞不清楚南疆和北疆的概念。在我的头脑中,始终觉得南疆荒凉、北疆苍翠,但我对其划分是较为模糊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其实行走穿越的过程,就是释疑解惑的过程,在无限风光里,把很多似是而非的问题弄个清楚明白……</h3> <h3> 简单来说,新疆是以位于中部的天山山脉为界,天山以北的即为北疆、以南的则为南疆。由北疆和南疆组成的新疆,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至今它的周边还与八个国家接壤。这一地区,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宗教信仰,都极其具有多样性,这在我国,极为少见。独特的地理位置、特殊的自然条件、迥异的自然风光造就了新疆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h3> <h3> 作为南疆最有民族特色的喀什,是我们此行的第一个景点。从三十里营房出发,驱车六百公里,我们前往阿克陶。曾经在冬季到达过北疆,当时北疆一片雪野,苍茫无垠、晶莹剔透。这与我此时见到的新疆,略有差异。当一排排、一片片白杨树扑入眼帘时,广袤荒凉和富有生机两个词语,便牢牢的印在了自己的脑海。笔直平坦的公路在原野上延伸,把一座座宽阔敞亮的城市紧紧的联在一起,就像是灰黄肌肤上翠绿耀眼的宝石。南疆城市的美丽和气派,超乎我的想象……</h3> <h3> 为了进一步探寻南疆的魅力,到达喀什的第二天,我便和“二马”继续前往塔什库尔干,去揭开“冰山上的来客”那神秘的面纱。帕米尔高原上的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峰和葱岭圣湖--卡拉库里,便一一在我们面前展露风姿……</h3> <h3> 塔什库尔干位于新疆西南部,其西北、西南、南部分别与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三国交界,东南和东部与叶城、莎车县相连,北与阿克陶县毗邻。塔什库尔干,在维吾尔语里意为“石头城”,因城北有古代石砌城堡而得名。塔什库尔干塔是以塔吉克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主要生活有塔吉克、维吾尔、柯尔克孜等民族……</h3> <h3> 车过帕米尔,因和青藏高原紧密相依,自然风光也因此大同小异。雪山草原、荒漠戈壁以及蓝天白云构成了它主要景观。那漫山遍野的牛羊,那策马狂奔的牧人,那偶尔在耳畔响起的悠然驼铃,都能勾起你穿越到过去曾经的念想……</h3> <h3> 图片:二马</h3> <h3> 塔什库尔干的石头城,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大石头城之一。石头城呈不规则的方圆形,城内乱石遍地,分内城和外城两部分。外城已遭严重破坏,只能见到城墙、炮台和民居的残址。城外建有多层或断或续的城垣,隔墙之间石丘重叠,乱石成堆。行走废墟间,可以想见当初戍边将士的艰难。看如今,遗存与雪山同在,过去的辉煌与现在的繁荣并存,难免让人心生嗟叹,感慨斗转星移、时光荏苒……</h3> <p> 葡萄美酒夜光杯,</p><p> 欲饮琵琶马上催。</p><p> 醉卧沙场君莫笑,</p><p> 古来征战几人回……</p> <h3> 石头城内依稀可见当初要塞的雄姿。千年风沙掩盖不了守边人卫国的功绩,边关风霜淹没不了将士们思乡的泪痕。断垣残壁诉说着久远的故事,新兴小城描绘出未来的蓝图。作为一名曾经在另一片高原上的边防军人,我为自己曾经的付出感到自豪,也许这份自豪并不能说明什么,但它是我仅存的精神财富……</h3> <h3> 晚上闲暇时,我和“二马”徜徉在塔什库尔干的街头。小城并不大,民族特色的建筑也不多,只有几栋俄式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街上塔吉克人随处可见,那一张张俊朗和清秀的异族面孔,让人侧目追视不已。在一家巴基斯坦人开的小店里,我们陶醉在绍兴黄酒和“咖喱羊肉”的同时,见墙上挂着伟人和领袖的照片,历史匆匆过去几十年,中巴友谊之光为何能一直绽放,从这幅照片上我仿佛读懂了些什么。而这顿简单而又美味的晚餐,则被我戏称为“中巴友谊万岁”……</h3> <h3> 既为南疆记忆,不能少了喀什老城。喀什老城现已部分保护、部分开放,开放的老城已有商业开发之嫌,还好各种传统小吃和手工艺品保存完好!信步逛来,走进一家烤包子店品尝这一思之已久的新疆美味,才发现温家宝总理也曾光顾此店,于是倍觉烤包子的滋味更加香浓、茶水亦更加醇香……</h3> <h3> 入疆才短短三日,心中暗自给西藏和新疆做了一个比拟。从风景上讲,二者风格各异,既有相同的景观,也有各自的特点。西藏海拔较高(尤其是藏北草原),风景显得绝美清冷;新疆人文气息浓厚,更加磅礴大气。虽然此行接触的人不是太多,主要以检查站的民警为主,但他们给我的印象却是和蔼、友善、亲和而充满朝气。就是街上偶尔碰见的本地居民,他们也大多报以温和热情的微笑……</h3> <h3> 前路漫漫,行程过半。大美新疆的帷幕已经拉开,塔克拉玛干、巴音布鲁克,我们的足迹将会一一到达。在此,我必须给我身在新疆的朋友、同学和战友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旅途因你们的存在而更有特色,穿越因你们的情感而更具活力……</h3> <h3> 写于二0一九年六月十九日、青海湖畔,成于二0一九年六月二十日,西宁“锦江之星”酒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