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里的那棵树

文丽

<h3>  晨至河边散步,远远忽被一片粉色吸引,天与地之间的一团团一簇簇一片片让我放眼望去,高低错落、行云流水、羽衣霓裳,原来合欢花开了,太棒了,晨起的迷朦一下子消散。迎着快快跑去,来到树下,抬头凝望,应当是去年此时来河边时看到这棵树的,与小妹同行,问起时才忆起名字,当时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小时候。</h3><h3> 那时一家人在县城住,当时漂亮的地方就是人民公园了,还记得当时的县城公园还没有现在南阳市人民公园的四分之一大,但一样花草树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小时学到的诗词画面似乎都体现在了人民公园上。那时家里来的乡里乡亲都会领到公园去玩,但公园那时也是收费的,没有特殊需要,平日去公园玩也是一种奢侈呢,暑假里能和亲戚们的孩子一起到公园去玩真是一件年年盼望的事。公园里看到最多的就是合欢树了,到那里大家会一路冲向大大的凉亭,然后纷纷抢坐在那里,望过去,一棵棵高高大大的合欢树或连片或点缀,在凉亭四周洒下一片片荫凉,粉色的海洋般的伞花团团簇簇,在我眼里那时是最漂亮的树,最美丽的花。后小学毕业时随父母迁至南阳,不谙世事的一群毛孩子在这繁花盛开时节在一片绿荫凉里开心撒欢的情景成了童年最美的回忆。</h3><h3> 而今,在白河岸边,一直都被各种时尚绿植包围的我,早忘却了那样的花和树,去年时节忽然被这一样的花树唤醒童年的思绪,今天不经意又双叕叕地撞上,闯入视野,合欢树依然那样高高大大,枝干伸出长长的手臂又搭建了稳妥妥的荫凉,向上再看一看轻盈若蒲公英,飘然若蝴蝶般的合欢花,还是那样纤巧和美丽。查阅资料,合欢树全身是宝,花语是合家欢乐与邻友好,还是威海市市花呢。 </h3><h3> 想着树,想起余光中的《五株荔树》“平台上自东向西一排荔树,庇荫着古厝半亩的故事”,这是余光中老先生多年深深的乡愁;鲁迅先生《秋夜》“我的院外,有一株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枣树是鲁迅先生在革命的黑夜里孤勇奋斗的陪伴; 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三松堂自序》“亭中有三松,抚而盘桓,较渊明犹多其二焉”,三棵松树是冯友兰先生治学精神、爱国精神的“心性与寄托” ;南阳城市建设为留下城区村民对一棵老皂荚树的念想而改变城建规划成为群众津津乐道的美谈,见证的是当地领导尊重自然的大智慧和亲民爱民的大情怀;思绪翻飞飘到塞罕坝从一棵树到万顷林海、阿拉善千年不朽的胡杨林、山西洪桐县的移民大槐树……<br></h3><h3> 一棵树,一棵几十年上百年几百年的古树,经风沐雨,扎根泥土,仰望苍穹,又俯看众生,它孤独存在,却又注入多少代人多少双眼睛的热望、多少人类感情的“心性与寄托”,它是城市发展的见证,是城市发展的过去与未来的连接,是人类情感贯穿的联结,是存在的活的化石,是我们无法割舍难以忘怀的老前辈、老朋友。再抬头望只为你开花遮荫默默奉献的合欢树,一切树,那棵V型皂角树,再看看眼前满眼的绿地、绿植、绿城、绿水,我欣欣然继续向着前方的园林走去。</h3> <h3>此文刊登于《河南思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