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行之岱庙

闲人

<h3>  这次山东行,计划泰山是重点。所以把岱庙和泰山一起游览。2019年5月26日,我们从济南到泰安,首先去岱庙游览。</h3><h3> 岱庙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南麓俗称“”东岳庙”。始建于汉代,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和祭拜泰山神的地方。 </h3><h3> 岱庙的大门显得是那么的古朴。门口有一条马路。 马路前面是双龙池,马路后面是石牌坊。</h3> <h3>  遥参庭位坐落在岱庙正阳门外,是岱庙的前厅。遥参庭为过厅式院落, 古代帝王每逢来泰山举行祭典,先要在这里举行简单的参拜仪式,以表示对泰山神的虔诚。因此,古时又称“草参亭”。又称“天下第一行宫”。</h3> <h3>  遥参亭与岱庙之间是岱庙坊,又名玲珑坊,为四柱三间三楼式牌坊,高低错落,通体浮雕,造型雄伟,精工细琢,为清代石雕建筑的珍品。</h3> <h3>  在前面参观岱庙坊时,以为岱庙就这么一点儿东西。到了后面才知道,正阳门里面才是岱庙代表的精华部分。 正阳门位于岱庙坊后。正阳门始建于宋,毁于二十世纪中叶。1985年重建正阳门。</h3> <h3>  殿堂台基下立一石碑,用玻璃护罩。这就是驰名中外的“名山刻石之祖”秦刻石。“泰山秦刻石”镌刻秦始皇功德铭和秦二世诏书,为丞相李斯书写,他以简练秀雅的小篆代替了当时笔画繁赘的大篆,字迹刚劲挺拔,碑文共222字。明嘉靖年间还装尚存29字。原立于岱顶玉女池旁,后几经沧桑,几次失而复得,今唯剩10个残字,完整者7,其中“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堪称稀世之宝。列为国家一级文物。</h3> <h3>  </h3><h3><br></h3> <h3>庙墙四角角楼。东北为艮、东南为巽、西北为乾、西南为坤。</h3> <h3>唐槐院位于岱庙西,原有延禧殿,旧称延禧院,清未时殿废。</h3> <h3>  汉柏院位于庙东南隅,院内原有炳灵殿,又有汉柏,故旧称炳灵宫或东宫,今称汉柏院。</h3> <h3>  东御座位于汉柏院北,原为清代皇帝驻跸之所。</h3> <h3>  天贶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元称仁安殿,明称峻极殿。</h3> <h3>  岱庙后院东西两侧,东为铜亭,西为铁塔。原有13级,立于泰城天书观,抗日战争中被日军飞机炸毁,现仅存三节,高约四米。</h3> <h3>  岱庙历史久远,藏碑颇为丰富,现存历代碑刻300余通,林立而群,形制各异, 形成一座天然的中国历史书法博物馆,故有岱庙碑林之称。</h3> <h3>  大金重修东岳庙之杯。又称“三美碑”,立于金大定22年。碑文记载了金大定18年春岱庙受大后的情景及重修经过。</h3> <h3>  大宋封祀坛颂碑,立于宋大中祥符二年,碑文颂扬宋真宗封禅泰山,并详细记载了封禅典礼的整个过程。</h3> <h3>  重修东岳庙记碑,立于清康熙17年。</h3> <h3>  大宋天贶殿碑,立于宋大中祥符二年。</h3> <h3>  东岳天齐仁圣帝碑。</h3> <h3>  经幢,唐代。由须弥座,幢身、宝顶三部分组成,幢身经文因年久风化,现已湮灭。</h3> <h3>  后寝宫创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内祀泰山神妃“淑明后”,殿前杏树为清代所植。</h3> <h3>廊下的文物。</h3> <h3>  岱庙。里面的文物太丰富了,因为时间有限,走马观花的看了一遍。记录的也不全,希望以后有机会再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