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小学语文一、二、三年级上册教材中几处值得商榷的地方

希乐舅舅

<h3></h3><h3> 笔者就部编小学语文一、二、三年级上册教材提出一孔之见,供教材编者以及语文教师同行参考。<br></h3><h3><br></h3><h3>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第⑦课第33页中的儿歌《过桥》中的第一句话“数学题,三四道,一排等号像小桥”。其中的“三四道”含有“大概其”“不确定”的意思,这都能理解。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像“三”和“四”这样简单的数字,有“三道数学题”还是有"四道数学题”应该是比较明确的事情,是不必要模糊的事情,如果模糊了,反倒给人随意、不真实的感觉。考虑到本课是关于声母“z c s”的教学,笔者觉得该句应该改为“数学题,有四道”这样比较合适。相关联的,原来的“一排等号像小桥”也改为“四个等号像小桥”,这样就能够解决原来的儿歌中不确定的“三四道”和“一排等号”之间意向的不对等。改过之后,这首儿歌就会更加真实:一个孩子要做四道数学题,这四道题的等号排在一起看上去就像小桥一样,认真做对了这几道题,也就像顺利通过了小桥一样。</h3><h3><br></h3><h3>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语文园地二”,第36页“用拼音”第1小题“按照声母连一连,看看这是什么”。题目要求“看看这是什么”指的是一种静态存在的事物,跟本题的情景不太相符,如果改成“按照声母连一连,看看连成了什么”这样就是让学生在对连线后形成的图案进行判断了,就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图像了,这样跟题目的创意也就更贴合了。</h3><h3><br></h3><h3> 一年级上册“汉语拼音”部分,第50页儿歌《两只羊》中的第一句“桥东走来一只羊,桥西走来一只羊,一起走到小桥上”,这里的“一起”用得不恰当,不符合儿歌的情境:两只羊对面而行,各走各的,都不管对方,所以,不能说“一起走”。如果改为“桥东走来一只羊,桥西走来一只羊,迎面走到小桥上”这样空间位置感更明显,更符合儿歌情境,更利于学生的想象。</h3><h3><br></h3><h3>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第53页“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小鸟念书》有两点值得推敲。一是第一自然段的分段问题。教材中的该段文字是这样的:老师教大家念书。老师念一句,我们跟着念一句。窗外的风吹着,淅淅沙沙;窗外的鸟叫着,叽叽喳喳。笔者觉得,联系上下文,以及从一年级孩子的阅读特点来看,应该将“窗外的风吹着,淅淅沙沙;窗外的鸟叫着,叽叽喳喳”单独成段。如果想增加该句与前边的密切联系,可以将前一句的句号改为破折号。另一个值得推敲的地方是这篇文章的立意,文章最后落到“小鸟念错了”,这样虽然有情趣,但是却立意不高,也不合乎情理:按照文意,好像小鸟应该跟风一样念“淅淅沙沙”才对,但是这样却不是小鸟的声音了。笔者觉得,在最后应该加上这样一句话:老师也笑了。哈哈!小鸟没念错,小鸟说的是自己的话。风和小鸟各有各的特点,小鸟不盲从,小鸟在做自己!从立德树人的角度来讲,这样的立意比原来高出一筹。</h3><h3><br></h3><h3> 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66页“和大人一起读”中的《小松鼠找花生》倒数第二段:他等啊,等啊,等到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这个故事要告诉学生“花生是长在地底下的”这是没错的。但是,这段话却容易给学生造成知识性的错误:花生的花落光了,就可以找到花生了,只不过花生应该在地底下,在土里头。但是,我们如果认真研究一下花生的生长过程,就会发现:花生的花落了之后,它的子房向下生长,钻入土中发育成花生荚,长成成熟的果实。民谣曰:“花生花生,落花而生”,这也是为什么花生又叫落花生的原因。花生的花落光了,即使小松鼠到地底下去找花生,也是找不到的。因为这时离花生成熟还需要一段时间。鉴于这样的道理,笔者觉得此处应该这样来改:他等啊等啊,等得花都落光了,等得秋天也来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这样就把花开花落、果实成熟需要一个过程、秋季花生才成熟等科学常识都体现出来了。</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第2课《我是什么》,第6页第一自然段: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笔者认为,此处的“开大会”是一个不太合适的意向,太过成人化,缺少儿童情趣。如果去掉或者改为“开运动会”“做游戏”都比原来的要好。同页第二自然段中“我也做过很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笔者认为,这里介绍水对人类的危害,从知识的角度来讲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立德树人的人文性角度来讲,却需要再改进,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是水明明知道自己做的是“坏事”,但是却不以为然,既无是非观,又无羞耻心。建议改为:我也做过很多错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这样,用上“错事”这个说法就让“水”(文中是第一人称)有了是非,而且有了趋利向善的认知,这正是在潜移默化地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第26页“用部首查字法,查查下面的字”。该题让学生用部首查字法练习查“狐狸、葡萄、紫、酸、笨”这几个字。在旁边的泡泡中有这样的话“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我认识了这些字。”笔者建议将泡泡中的话去掉,或者改为“通过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我认识了不认识的字”或者“通过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我认识了很多字”。这样改有这样几个角度的考虑:该题中的字并不是对所有学生来讲都是“生字”;有的词语已经在前边出现过,学生已经认识;有的字学生通过其他的方法已经认识;部首查字法识字只是识字方法之一;学生的识字过程有很大的个性化。所以,改后从教学思想上讲更加严谨。</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第5课《红马的故事》,第32页,老师让学生画画,学生说:“不会画。老师,我们不会画”。第三自然段如下:“怎么不会?动脑筋想,用眼睛看啦!”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笔者认为,在前边的情节,已经描写了老师的两次语言,这是老师第三次说话,在这里强调“老师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莫名其妙,前后不搭。如果有必要强调这一点,在前边老师一开口说话就应该说,而不应该到这里再去关注老师说的普通话是否标准。从故事的连贯性的角度考量,从故事本身的人文性的角度考量,从推广普通话的积极角度考量,笔者建议将“不太标准的普通话”去掉,简单地说成“老师笑着说”更恰当。</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56页“识字加油站”中,以南昌站到北京西站的火车票作为具体内容,右边的泡泡写的是这样一句话“我从火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按照教材的编排意图,该处除了学习这张车票有关的一些生字,更重要的是在渗透生活中识字的理念。不然,我们就不能对“为什么要学这张车票而不选用别的火车票”自圆其说。而且,在实际教学中,还要避免教师真的只将这张火车票作为学习内容,而是要鼓励教师们让学生找到不同的车票,在认识车票的过程中去识字。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不是所有的地方的学生都会接触到火车票,因此,从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角度,建议此处的泡泡改为“从车票上也能认识很多字”。这样,教学的空间就比“利用火车票识字”更大些了,教材的开放性就更明显了。</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四”,第58页“我爱阅读”中的《画家乡》,配有两幅图,分别和这篇文章的第三、第五自然段相对应。但是,该文的题目是“画家乡”,内容也分别介绍了海边、山里、平原、草原、城市的孩子画的家乡,因此配图应该为“孩子们自己画的家乡”或者“孩子们正在画自己的家乡”更合适,但是现在的两幅配图却是孩子也置身其中的画面,更像是带有孩子自己形象的家乡的风景照片。如果非要把这两幅配图说成是孩子们自己画的家乡,则显得非常不合乎孩子们的思路,也显得缺乏创新意识。该文曾经是原来人教版教材中的课文,原来配得图更多,而且都是跟现在同样的思路,不恰当之处就更加明显。</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第13课《寒号鸟》,第64页倒数第二自然段: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这里的“重复”一词明显不合适。因为此处,故事已经到了高潮阶段,寒号鸟发出了哀鸣,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号鸟就被冻死了。因此,寒号鸟的哀号不是这句话的简单重复,也不是这个情节的简单重复,而是天气越来越冷,寒号鸟越来越接近被冻死。联系下文,笔者建议将“寒号鸟重复着哀号”改为“寒号鸟只能无助地哀号”或者“寒号鸟只能绝望地哀号”。</h3><h3><br></h3><h3> 二年级上册第16课《朱德的扁担》,第76页第三自然段中,“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这句话中的“挑起粮食”跟前后文联系紧密,应该改为“挑着粮食”为好。改后变成“他穿着草鞋,带着斗笠,挑着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这样动作和意思都比较连贯,刻画出是朱德同志的一个整体形象,更有画面感。</h3><h3>二年级上册第19课《雾在哪里》,第90页的结尾段:雾呢?不知道消失到哪里去了。笔者认为“消失”一词用在这里不太恰当。“消失”表示一种结局和状态,而“到哪里去了”则表示一个过程,两者有表意不和谐的地方。顺承着前边,可以改为“雾呢?谁也不知道他藏到哪里去了”,这样可以与文章的开头以及各段话中的“藏”一致起来,也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h3><h3><br></h3><h3> 三年级上册第1课《大青树下的小学》,第2页第一自然段中的“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笔者认为“打扮”一词在这里用得不恰当,浓缩一下,这句话就成了“服装打扮学校”,这样的表述不是很恰当,改为“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装扮得绚丽多彩”更好些。第3页第一自然段中“下课了”部分应该另起段,因为第二自然段是从“上课了”开始的,写下课的部分另起段为好。</h3><h3><br></h3><h3> 三年级上册第14课《不会叫的狗》,第53页第一自然段中: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不会像马那样嘶鸣。从语感的角度来讲,这句话中提到了四种动物的叫,后边的牛和马是怎样叫的写出来了,而前边的狗和猫是怎样叫的却没写出来。笔者认为这样写读起来的话不如将前边的两种动物是怎样叫的也写出来,变成“它不会像狗一样汪汪叫,不会像猫一样喵喵叫,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不会像马那样嘶鸣”,更生动形象,语感也更好一些。</h3><h3><br></h3><h3> 三年级上册第25课《掌声》,第103页,第一自然段:上课前,她早早地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笔者认为,“上课前”和“下课后”两部分内容明显的是并列的关系,中间应该用分号。如果不用分号,也可以将“上课前”和“下课后”后边的逗号去掉,变成:上课前她早早就来到教室,下课后她又总是最后一个离开。该段最后一句话: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姿势。笔者认为“姿势”这个词更适合用于写“静态的样子”,而英子作为一个腿脚有残疾的孩子,更不愿意让人看到的是她走路时的样子,如果她不走路,腿脚的毛病别人也发现不了。所以,建议该处改为“因为她小时候生过病,腿脚落下了残疾,不愿意让别人看见她走路的样子”。</h3><h3><br></h3><h3> 三年级上册第25课《掌声》,第103页,第三自然段内容比较多,有英子走上讲台,同学们送上掌声;英子感动地流泪;英子讲述故事;同学们掌声鼓励;英子走下讲台。笔者认为,英子被掌声所感动留下眼泪和后边的英子讲故事再次赢得掌声都属于比较重要的故事情节,而且文字比较多,从故事的线索上来讲,都可以扣住“掌声”。因此建议在“在掌声里,我们看到,英子的泪水流了下来”和“掌声渐渐平息”之间应该分段来写。</h3><h3>&nbsp;</h3><h3> 基层教师开展教材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是对教材建设的支持,是对教材的敬畏与热爱。</h3><h3>&nbsp;</h3>

第页

上册

自然段

花生

寒号鸟

第课

笔者

这样

教材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