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 嫩蕊商量细细开,绿树浓阴夏日长,阳光从叶缝间洒下,迎着临颖县南街学校满园绿色的清香,漯河市小学语文工作室习作研修暨送教活动拉开了帷幕。伴着缕缕书香,合着丰盈的节奏,一曲研训交响曲在耳边悦耳交织</font>着……</h3> <h3><font color="#010101"> 参加本次研讨活动的有:市教研室潘玲珂主任、临颖县教研室李耀林主任、张建华主任、召陵区教研室刘辉主任、郾城区教研室王素群老师、开发区教研室刘新华老师、小语工作室全体成员及临颖县小语届的同行们……</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临颖县教研室李耀林主任为本次活动发表热情洋溢的致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活动由海燕老师主持,分课堂观摩、磨课分享、专题讲座、互动评课四个环节进行。</font>在本次教研活动中,我们习作研修小组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由李宝霞老师和张晓航老师共同来上这节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习作课。</h3> <h3>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大都依赖于兴趣。”习作兴趣是影响学生习作自觉性和积极性最直接的因素。《新课标》在设定初始学段的习作目标时,就把重点放在了培养儿童的习作兴趣和增强习作的自信心上。其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先愿意习作、热爱习作。</h3> <h3> 首先由李宝霞老师来上第一节课,她带领孩子们抓特点,拟标题,开好头。依着教学目标突出了“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爱护童心、童趣、童真”这一理念,在题目的拟定上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类型,并在写好开头的指导中,结合了教材中学过的典型课文。</h3> <h3> 李老师那富有感染力的话语触动了孩子们的那根心弦,孩子们说写情绪高涨,乐于表达,课堂气氛活跃。</h3> <h3> 张晓航老师与上节课衔接紧密、流畅,她温婉的声音、精巧的构思,与孩子进行轻松的课堂互动,用新颖的写作法宝— 抓镜头、 思维导图等方式,就是给习作列好了提纲,不同的镜头来自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但体现的都是同一个特点。原本枯燥乏味的习作课被张老师上得行云流水、如沐春风,也为全体语文老师的习作课打开了一扇窗!<br></h3> <h3> 南街学校的孩子们更是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位老师,他们精彩绝伦的回答,精妙优美的练笔,赢得了听课老师们的一致好评!</h3> <h3> 张晓燕老师的《磨课 交流 探究 成长》,分享了小组教研磨课中的感受与收获。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也是充实的、愉悦的。从教材和教参的研读,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到整节课流程的设计,再到板书设计的编排,每个环节都需要老师的精心钻研和扎实的语文功底。研讨过程,是每个人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碰撞的过程,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灵感,触动我们对课堂的把控。<br></h3> <h3> “磨课”磨的是课,但最终磨练出来的却是教师。对我们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h3> <h3> 孙素华老师的讲座《把握特点、讲究策略,提高习作教学实效性》,从统编教材“习作教学”的编排特点、编者意图和习作教学实施策略两个方面来为大家作理论指导如何让学生爱写、能写、会写。<br></h3> <h3> 作文教学,也是“作文教育”,让我们从“兴趣”“内容”“方法”三个维度的教与学出发,通过写作这一方式,使孩子们获得从能力到精神的成长。</h3> <h3> 临颖教研室张建华主任给予了两节课高度的评价,并给出了真诚、全面深入的点评: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一节完整的习作课,目标明确紧抓特点,习作讲评给方法。又指出平时的课堂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有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不能放松。</h3> <h3> 市教研室潘玲珂主任对本次习作研修活动作总结,并强调:“习作指导要有抓手有指导,降低写作难度。教师对教材把握一定要依托课标,将课标每个学段的具体要求熟记于心”。同时对统编教材作了解读:老师要梳理教材的编排结构,明确每一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每节课要一课一得。如何有效的运用统编教材,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与会老师们茅塞顿开!更理性的梳理课堂,更高效的运用统编教材,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h3> <h3> 小学语文工作室第一轮的研修暨送教活动,到今天已是最后一站。在小语工作室我们共研共修,收获满满……但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努力的脚步将永不停驻!期待下一轮的精彩……</h3> <h3><font color="#010101"> 阵阵微风,徐徐吹入语文课堂的百花园,新思想,新思路,馥郁芬芳。我们尽情感受着语文的浪漫与诗意,留下一番回味与思考……</font></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