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辽东长城:蔓枝草到金牛洞段

莲蓬

<p>辽东长城,以往只是在锥子山顶向东望过,并未实际涉足。</p><p>整个辽东镇防线,虽绵延上千公里,却号称“地图上的长城”,因为除了个别堡城、卫城和烽火台遗址外,墙体基本无存。保存较好的,只有从蓟镇锥子山延伸出来的13公里。</p><p>寒老将这13公里,分成两段穿越,一段是蔓枝草到金牛洞,另一段是蔓枝草到锥山沟。前者较易,后者则比较艰险。</p><p><br></p><p>6月22日,绥中永安堡乡一带晴,气温29度,体感超过了30度。蔓枝草到金牛洞穿越,这次来的人较少,仅有38人。入伏后,大家更喜欢祖山、都山这样比较荫凉的地方吧!</p><p>攻略做得不足,以为仅是休闲程度,结果因高温关系,走得比穿越还难受──不是疲劳,是那种有劲使不出心口发堵的感觉,我的体质实在不适合夏天玩户外。</p><p>本来以为没太多可看的,结果还真不错,无论风景还是古迹。连穿三段长城,分别是蔓枝草长城、鼓山长城和金牛洞长城。</p><p>开始就是很有特点的阶梯式边墙,两边皆有女墙。台阶我开始以为是后期维修,但一路都有,才明白不是,原样就是如此。蔓枝草长城共有三个敌楼,分在东西两山,向东去有两个敌楼,2号楼3号楼。楼体比较有特点,和锥子山以西蓟镇长城风格明显不同。一路东去,风景如画,其间还有一大洞,洞口有古松。但夏季被植被遮挡,未能发现。</p><p>石匣口摩崖石刻找到了,字已模糊,我来就是为了看两个名字,明宁前兵备佥事李松,还有游击刘沄。名字勉强认出。万历元年立也清楚,此石刻可与下周椴木冲长城上的阅视碑结合起来看。</p><p>继续沿宽阔的季节河往东行,河道洁白如洗,快到金牛洞时,又有奇特的黑色河床。中途经过鼓山一号楼,保存完好,但我们没有时间上去,休闲组的姜哥和太阳花大姐居然在楼里游览,厉害啊。那楼不太好上。</p><p>一路长城直扑险崖,还有一段修复过的河道长城,到金牛洞,感觉状态已快崩溃,草草下山,公路赤日炎炎,不想再走,进到路边老乡家要求租车,大哥玩手机游戏不肯下线,好说歹说,才勉强出门开车,接上前方的五人,三点钟到达集合点,穿越结束!</p><p>其间发生了两件比较大的事,一件是蔓枝草遇仙记,遇到一条长达两米多的大蛇,态度友好,尾大入洞,但凛然不可侵犯,人不能近。一件是徐祯姐在蔓枝草东长城被迷魂,无论媳妇和前方的队友怎么指挥,她就是走不出来,反复再三,直到申时才冲破迷障。万物皆有灵,山野犹是,我们是客人,客人应该有客人的规矩。</p><p><br></p><p><br></p><p><br></p> <p></p><p>上图来自《辽东志》,为辽西长城的一部分。我们穿越的十三公里,仅有两个位置与之有关,铁场堡和永安堡。</p><p><br></p><p><font color="#39B54A">明代在此的三方布置策略是“今之边患,三卫为紧,女真次之,朝鲜无患” <br></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中国历史大辞典》,对辽东镇自然地理位置的解释如下:“明代九边之一。相当辽东都司的辖境。镇守总兵官驻守广宁(今辽宁北镇县),隆庆元年(1567)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市)。明末废。”<br><br>对辽东都司的解释为“明洪武四年(1371)置定辽都卫,八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定辽中卫(今辽阳市)。辖区相当今辽宁<br>大部。自正统后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自天启元年(1621)至崇祯十五年(1642)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辽东志》载,辽东边墙最早修筑时间是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明史·王翱传》载: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王翱奉命“提督辽东军务......乃躬行边,起山海关抵开原,缮城垣,浚沟堑,五里为堡,十里为屯,使烽燧相接”。“(正统七年)乃自巡边,沿山海关抵开原,高墙深沟,五里为堡,十里为屯,烽燧斥堠,珠联璧贯,千里相望”。这正是毕恭受王翱举荐主修辽东边墙的五年。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完工。次年,毕恭因修建辽东边墙有功,擢升为辽东都指挥使。</font></p><p><br></p><p><font color="#39B54A">洪武二十年, 纳哈出势力颠覆, 辽东故元势力溃灭。当年八月置大宁卫。 其后,从辽东都司到大宁都司,东西联络,互相呼应,使明朝的北边防线由点到面,稳步地向长城以北农牧交汇地带推进了百余公里,无论对后方的卫所分布还是前沿的肃清之战,均能攻守兼备,对军事防御体系的完整起到重要作用。<br><br>在明太祖洪武末期设定的防务规划中,辽东首疆以开原韩王藩国、沈阳沈王藩国、广宁辽王藩国三藩并立,与西侧大宁宁王藩国和北平燕王藩国等共同坐镇边陲,及所在各都司、行都司及其下属卫所军兵,各据形势,首尾相应,北可防御蒙古,东则扼制诸“夷”,构建国家整个北疆国防完整之防务体系。大宁在建置之初即负有联络辽东及其西边各镇声势之责,虽不属于明辽东镇范围,但实际上与辽东防务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br><br>洪武时期初建成形的北边防御体系, 对安定北部边疆可谓功不可没。 靖难之役给北部边防遗留了两大关键缺失,除了西北边疆的东胜、兴和之撤,就是东北边疆的大宁都司之废。大宁废弃主动弃地数百里,给蒙古军兵提供了自由出入的孔隙,使得辽东成为山海关外深入东北的孤岛,三面受敌,对明代东北边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明朝中后期辽东局势逐渐危急,破败的辽东边墙急需整修,而现有的规模也略显不足,所以万历三十七年(1598年)在辽东巡抚熊廷弼的主持下,明军在从山海关西锥子山起,东经开原南至宽甸的鸭绿江的广大区域内重新整修了辽东长城两千一百余里。总体来说,根据其行径的地理环境及其修筑时间等因素,辽东长城一般分为三部分即辽河西段长城、辽河套段长城、辽河东段长城。 </font></p><p><br><font color="#39B54A">其中位于燕山余脉的辽西明代边墙,更是因为其险峻的山区,让长城的修筑于蜿蜒的山脉,具有“第三八达岭”之称的西沟长城就位于此。</font></p><br><p>(以上资料为网络搜集整理)<br></p><p></p><p><br></p> <h3>车到蔓枝草。</h3><h3><br></h3><h3>蔓枝草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长城脚下,往东是去往石匣子金牛洞,往西是去往椴木冲小河口董家口长城,往南是椴木冲锥子山娄家沟九门口方向,往北就是永安堡乡政府及学校。</h3> 蔓枝草长城边的文保碑。<br><br> 性急的队友已经走在了长城上,我还在后面墨迹。 上墙,媳妇与淡看云卷舒。我们是队伍的最后边。 <p>哪里,更后的是四合院,不急,慢慢走吧。</p><p><br></p><p>注意往西山去是两道长城,东山看遗址应该也有,构成防御纵深。</p><p><br></p> 石墙呈阶梯式,比较高,靠内一边有台阶。 回望,可见墙体两边皆有女墙。西山那边的敌楼是蔓枝草1号楼。<br> <p>行到这里徐祯姐大声喊我,才发现路边好大一条蛇在迎候。</p><p>我是属蛇的,从小对蛇有亲近感,倒没吓一跳,不过这么大,也是相当意外啊。</p><p>我上到前面高台拍照,媳妇也被这家伙吸引了,近前欣赏,我赶紧让她保持距离。</p><p>后面的四合院和淡看云卷舒,当时还浑然不知。</p><p>据说前面走过的五个队友都没发现这条蛇,第六个才发现的。</p><p><br></p><p>蛇心话:真没礼貌,当主人不在啊?!<br></p><p><br></p> <p>大蛇全像。外面的长度已经超过两米,尾巴还在洞里。看起来萌萌达的,我们来时,不惊,也不后退。但如果近前,则作出戒备状,凛然不可侵犯的样子。(大树摄)</p><p><br></p><p>查百度百科,此蛇为王锦蛇,亦名菜花蛇。</p><p><br></p><p><font color="#39B54A">王锦蛇属游蛇科蛇类,体大凶猛,且无毒,食谱广泛,野外捕食鼠、鸟、鸟蛋及其他小型动物。中国主要分布于河南、山东南部(以前分布较多,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恶化和人为因素等,现在较为少见)陕西、四川、云南、贵州、湖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国外分布于越南、日本(均有记录)。生活于平原、丘陵和山地。垂直分布范围:300~2300m。</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原色王锦蛇(大部分)头部有黑纹“王”字,多数体表呈黑黄白三色环纹,鳞间末多黄色,触摸有肌肉感且粗糙紧实。多有后1/3无纹路呈星点至尾尖。<br>(因公母,体色差异,变异不一)腹部多为黄色,手感平滑,全长可达2.5米以上。</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王锦蛇身体呈圆筒形,可达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边、库区及田野均有栖息。它动作敏捷,性情较凶狠,爬行速度快,会攀岩上树。主要以鼠类、蛙类、鸟类及鸟蛋为主食,在食物短缺时甚至残食同类。野生王锦蛇有应激反应,受惊吓后释放腺体,人工繁殖多无此类问题。该蛇系产卵繁殖,每年的6~7月产卵,每次产8~15枚不等,孵化期为40~45天左右。</font></p> 有点奇怪,资料上说此蛇性情凶猛,但看起来对我们还算相当友好,但也守住家门口绝不后退,颇有“保家卫国”气势。且腹部隆起,未必是吃饱消食中,也许在产卵。(大树摄) 继续走,前方的两位美女队友。 我们离开后,四合院还依依不舍的在那儿盯蛇半天——想干嘛?不准抓啊。 北边的蔓枝草村。离长城有一段距离。 这是一段未维修过的石墙。无砖,三等边墙。 回拍。 大树兄在走上来。 蔓枝草二号楼到了。此处出现砖砌垛口,升级到二等边墙。 楼门比较简陋,无石质构件,纯砖砌,拱门的砌法是二券无伏。上有一牌匾,字已不存。看大小,似乎是楼名。 炎热的气温开始发威,大家状态都一般。 楼内景象,回字廊。 南侧东侧西侧都有通道可进入中室。中室西有上顶阶梯。 <h3>站在楼顶往东看最高点的蔓枝草3号楼。</h3> <h3>西面1号楼和前去椴木冲方向。</h3> 下楼后回拍,此楼东西两侧各有一门,南北侧各三箭窗。 前方路上有桑葚树,挺甜的。 从高点回望2号楼。 四合院在指点1号楼。 3号楼到了,此处为全程最高点。 东面,两箭窗。 西面,仅此一门,相当高,四米。门上有牌匾,字同样不存。券顶也比较简陋,二券无伏,门下有石材门基。 贺哥放下包爬上去了。我爬了一半,身子感觉发沉,没敢冒险停止。今天实在没状态。<br> 媳妇从南面绕过来,南面三箭窗。 淡看云卷舒在楼顶。 离开3号楼东行,前方是陡崖。我上到对面山头回拍,大树等人在下行中。后来徐祯姐在此被迷魂,没有找到下行的路。 蔓枝草长城的东西两山头。 山下的蔓枝草村、永安堡乡镇与宽阔的季节河道。 继续前进。<br> 前方已经可以望见边外村了——我们今天的集合点。 阳光太热情了啊。大家在高点暂时休息下。 回望我们走过来的山路,虽然不算险,但真不怎么休闲。 下崖中,小菜。就是闷热。 滔滔大河向东流啊!——水呢? 险崖,也就那么回事儿。 我在下崖中——一失足会怎样?一失足就掉山谷去了罢。(贺哥摄) 树荫下休息会儿,心跳有点快啊。旁边有棵鬼脸树。 <p>终于下撤到底,来到公路上。路边丢有碾盘等遗物,不知是不是原石匣口官兵留下的。</p><p>从这里下到河滩去石匣口。<br></p> 对面河岸有一小庙。<br> <p>后面跟过来的美女,不晓得叫什么。她不认识路,一路跟着我有点犹疑。比如上了公路为什么又要下难走的河滩她就不太好理解。^_^</p><p>走到这里,沿此路一直向北走就可以进入集合点——边外村了。</p><p><br></p> <p>就是这条道照直走可以进入边外村,到达村中古钟那里。</p><p><br></p><p>此地亦是《辽东志》、〈全辽志〉中所载石狭口关。南为石匣口村,北为边外村。<br></p><p><br></p><p>关楼已不存,目前仅有残墙遗址。<br></p><p><br></p> 媳妇、忘江湖兄、淡看、拥抱自然等人在右侧石崖上。还不错,我说了位置,他们就自己找到摩崖石刻了,因为字迹模糊,那儿不太好找,特别是在夏天。 左侧的长城残垣。 <p>《辽东志》中有关石狭口的记载。此处为敌台,其它敌台应该也在附近,今已不存。比如小将军石台,应该在大风口水库那里。</p><p>永安堡,驻有官军151员。嗯,我们还看到了椴木冲台。<br></p> 文保碑:鼓山长城题名石刻。<br> 石刻在一块平整的石壁上,石壁坐东朝西,约三四十度,前面勉强可以站下两人,周围是灌木和蒿草。辽宁省长城考察报告中有:“(石刻)南北长1.47、东西宽1.36米。……仿笏头式,阴刻楷书…… <p>除中间处于黑底儿上的“景嶽”、“中軍吳疆備御中軍楊武烈”、“國忠張良臣”等几个字外,其它大都模糊不清。我也没想认出全部字,只找两个关键名字,李松、劉澐。还真找到了。(见图最右)</p><p>部分题名人物与官职如下:</p><p><br></p><p>宁前道兵备佥事:李松</p><p>前屯游击都指挥:刘沄</p><p> 备御(即前屯备御):葛景嶽</p><p> 游营中军(前屯营中军):吴疆</p><p>掌印指挥:(广宁前屯卫掌印指挥):杨绍勋</p><p><br></p><p>网摘资料如下:</p><p><br></p><p><font color="#39B54A">李松自隆庆五年(1571年)至万历十年(1583年)任宁前兵备12年,其间对修举宁前边工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也是他的主要功绩。考诸史籍,李松任职期间宁前边工共分三个阶段:隆庆五年七月至万历元年七月,万历二年二月至三年五月,万历三年五月至十年十一月。<br><br> <br><br>第一阶段是在原有基础上全面修葺。隆庆五年七月,封贡事成,边患稍宁,大学士高拱题请整饬边备,每年遣大臣阅视九边,以积钱粮、修险隘、练兵马、整器械、开屯田、理盐法、收胡马、散逆党八事殿最边吏。明神宗嘉纳之,着兵部议行,部覆如议。八月,敕各边督抚修边备。时张学颜因高拱推举已于本年二月巡抚辽东。奉到敕谕后,他“遵行维谨,经画周详,号令明肃。”此前蓟昌二镇修筑边墙边台时,张学颜任蓟州兵备副使,经始从事其间,业已亲巡其工且亲见其利。“及其入辽受事,锐意修举,然以辽视蓟,难易相悬。其议初下,境内哗然,危言诪张,惟务阻挠。”但他“排群疑以决策,冒众怨以图成。身任安危,首为疏请。总督刘应节力主其议,时申明命以饬庶官。乃就边堡、路台通行相度,疏者请议增,圮者议葺,薄者议厚,卑者议高。加围垣以护台,加敌台以护堡,加角楼以护垣。外修边墙,浚路壕以防驰突。乃布式于各寺道将领,期以协心蒇事,画地程工。”</font><br><br> <br><br><font color="#39B54A">万历元年,兵部右侍郎汪道昆阅视辽东边务,勘得辽东全镇两年共计“修完城堡一百三十七座,铺城九座,关厢四座,路台、屯堡、门角、台圈、烟墩、山城一千九百三十四座,边墙二十八万二千三百七十三丈九尺,路壕二万九千九百四十一丈。俱各坚固,足堪经久。” 他在叙录效劳文武官员时提及了鼓山题刻中的三位:<br><br>“文职如宁前兵备佥事李松……或当疲敝之区而拮据尽力,或守繁难之地而胼胝不辞。甘苦下同于诸军,焦劳更甚于诸将。俱应叙赏,而李松……各当其难,应议加俸者也。……前屯备御葛景嶽……提调中前所指挥吴疆……以上各官分理勤劳,均应议赏。若陈大魁、吴疆,独修一堡,其功独多,则又应议录用者也[28]。”七月,兵部覆奏,“巡抚张学颜、总兵李成梁、兵备李松、参将马文龙等各升赏有差。”<br><br> <br><br>第二阶段着重修建台堡。万历二年二月,督抚刘应节、张学颜题奏“修筑辽东、西台墙共七百九十一里,调军夫一万,匠役六百,扣算须四十馀年报完,用官银四十馀万。”兵部以“边长工巨,为力甚难”,题准造空心敌台,两台之间用砖与乱石为墙,台墙相连以便固守。同年五月,兵部覆刘应节等,宁前只修台三百座,五年修完。</font><br><br> <br><br><font color="#39B54A">第三阶段为台墙并举。据《明神宗实录》万历三年五月己酉条:<br><br>“先是,阅视蓟辽侍郎汪道昆、刘应节等累有修筑宁前一带台墙之议,部覆以边长费巨,议修台而不修墙。至是,总督侍郎杨兆复议,以谓‘台而不墙与无台同,墙不坚厚与无墙同,且台而不墙,壁垒无依,无以防虏,亦无以台为也。审时度势,必台墙兼举。’且言宜允任宁前副使李松以重,责成于是。部议覆,听焉。”<br><br> <br><br>从时间上推断,“石狭口边工” 为李松为首的宁前官员主动兴举的本地单独边工。考万历元年八月,汪道昆在《辽东善后事宜疏》中称“顷臣复核辽东边工亦既”,又称“当事者任积劳,而甫告成事不可谓不竭其忠。乃今曾未息肩,安敢复言兴事?”说明最迟在八月初十(丁巳)以前第一阶段的边工已经结束。另外,未见辽东巡抚张学颜、总兵李成梁题名,说明系本地单独边工,不劳上级官员出席竣工仪式。并且因系宁前主动兴举,迥异以往,故而题名留念。而题名因陋就简刻在山坡上,也表明仅限于重修隘口,工程不大,工期较短,李松无意张扬。<br><br> <br><br>汪道昆万历元年年初来到辽东,阅视宁前是在三月以前。他对李松的履历有所了解,对李松的才干业绩称许有加,在奏疏里写道:<br><br>“整饬宁前兵备佥事李松,自昔不畏强梁,迄今备尝险阻。骑射兼长,每当锋而御寇;台垣并起,亲按塞以巡工。皎皎乎贞孤之节,不愧四知;恢恢乎出众之才,独当一面。精练尚需岁月,保釐可寄封疆。以上诸臣资深绩著,边务多裨,应遵敕谕荐扬,所当照例升赏者也。”<br><br> <br><br>当时宁前民生凋敝,边事日危。汪道昆与李松几次深谈,在他一再追问下,李松呈上备边方略:<br><br>“先据宁远卫舍馀梁栋等告称,宁前逼近虏巢,地孤兵寡,兼以荒乱相继,边备倾颓。先蒙部堂经略修边,寻以岁饥中止。迩来属夷董忽里、专难等驻牧,百里之内倏忽去来,昼夜兼防,耕种久废。即今边墙虽渐修葺,缘旧额仅取就近,居卑一带边山尽属虏便,彼据高瞭,我无遁形;我奋仰攻,彼先得险。即如今春不过三月,尖哨陷没虏地三十馀人,盖将屠我耳目,挠我腹心。栋等虽获苟延,亦终被毙。诚得比照口西事例,依山据险,增筑墙台,即令各营及贴守官军乘台拒守,一劳永逸,众得聊生。自此岁省调兵,尤属撙节,否则每年修守征发,卒无宁居,有众虽生之年,犹死之日也。”<br><br> <br><br>汪道昆随李松亲勘所辖延边地方,“西自铁场堡临关起,东至椴木堡沿河止,计边地四百六十六里,于内为堡者二十一,为口者六十五,当虏极冲。内除大险山二百一里不通马步,不用台墙,仍中险山一百四十三里,应铲偏坡,每里约给犒赏军夫银三十两。平川漫坡一百二十二里,俱应筑墙,每里约银八十两。依墙造大敌台八十六座,大水关台二十八座,每座约银二十两。通共计银一万六千三百三十两,大约照前修工旧例已足完工。西翼山海可以巩上都,东接广宁可以藩北镇,军兵咸利,地方永安矣。(李松)并将延边地方地里及相度边墙边台开款造册,画图贴说,呈报前来。”李松的设想极富创见,区画指陈亦皆周悉,汪道昆深以为然,于是遂有修筑宁前一带台墙之议。</font></p><p><br></p> <p><font color="#39B54A">在《辽东志》和《全辽志》中都有“石狭口台”的记载。《报告》中将东南起自河口屯南,西北止于石匣口屯北的一段长城标记为“鼓山长城6段”,此处是该段长城的末尾。《报告》称这里为“水门”,标记原位于其上的敌台为“鼓山长城4号敌台”。历史学者刘谦先生1979年曾只身全程考察辽东镇长城,并拍摄了石狭口台的照片。从照片中可以看到拱券洞门、洞门上的敌台残迹和两翼的城墙。<br><br>  <br><br>石狭口台最终被拆毁据说是在上世纪末或本世纪初修建眼前这段公路时,从此400多年的珍贵古迹化为乌有,只有东侧山坡上的明代石刻依然见证着它曾经的存在,这就是“鼓山长城题刻”。刘谦先生记录鼓山题刻为16行,136字,辨识出57字。《报告》则在前人基础上进行了补录并纠正了错字,确认为17行,147字,辨识出138字。全文如下:<br><br><font color="#B06FBB">重修永安堡石狭口边工题名<br><br>宁前道兵备佥事 李松<br><br>前屯游击都指挥刘沄<br></font></font><font color="#B06FBB"><br>□□□□<br><br>备御□□景嶽<br><br>游营中军吴疆 备御中军 杨武烈<br><br>千总官 孟国忠 张良臣<br><br>把总守官<br><br>指挥[孙标 镇抚 王煦<br><br>千户何世臣 朱旒 胡永□<br><br>捕盗指挥 于乔<br></font><br><font color="#B06FBB">防工官<br><br>提调指挥吴□ 守堡指挥[20] 陈伯侯<br><br>把总指挥 程邦□ 亢思恭 陈邦 刘进忠<br><br>收支钱粮官<br><br>掌印指挥杨绍勋 经历王冸<br><br>万历元年九月十二日立</font></p><p><br></p><p><br></p> 因为我高温下没有状态,我和大伙说我不确定还去金牛洞。他们就先行向东离开。我和媳妇来到河谷荫凉处,先吃点东西再说。 这时候喝点冰啤酒,就是爽啊!——别问我怎么有冰啤酒的,就是有。 吃饱喝足后又有了点精神,那么继续走吧!——沿着河滩,断断续续可以看到山上有石墙连接。 又一保存完好的敌楼,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鼓山长城1号楼。因为没看到其它楼,暂且称它为1号楼吧。此处离金牛洞还有一半路程。 沿机耕道通过玉米地。前方是老乡的农药车。 <p>楼内有人。居然是姜哥和太阳花大姐等人在里面,上去后不知怎么下来了。山下老乡说:下面就有路。</p><p><br></p><p>我俩看看算了,没那个时间上了。<br></p> 石墙,沿河滩。  还是河滩上的石墙,最左面是山险,长城直接扑上崖。 山崖上的石墙。甚至还有墩台,看起来不好上,也没时间上去,就经过时看看吧。 侧面照。<br> 通过一片洁白的河滩。路上会合了忘江湖兄、拥抱自然。 <p>在这儿又会合了贺哥和淡看云卷舒,远方的小人是拥抱自然在走过来。</p><p>我们继续走向金牛洞。<br></p> 黑色河床,也是一奇特的景色。 跨过河床来到城墙前。这段河套中的石墙应该被维修过。<br> 向后看。这种笔直顺河滩修的长城我是头一回见。 石墙断头。大伙儿都上去考察了,我自己又感觉有气无力,没上,继续走。<br> 文保碑,内容与蔓枝草长城的那块一样。<br> 远处的金牛洞城墙。<br> <p><font color="#39B54A">再往前行就是金牛洞段长城,这段长城破旧不堪,比较难走但也能走。金牛山长城,坐落在永安堡乡边外村,属辽东镇长城。西接鼓山,东止金牛山,全长320米。由锥子山向东延伸的辽东长城现存的最东端。这段由西而来,过石闸口后,仍沿石河右岸的山岭曲折向东,几经盘旋最后到河口村附近,越过石河,直上岸边的金牛洞山,到半山间的金牛洞,长城就修到陡直的石壁止,据调查,长城在跨过石河曾设九道水门,据险筑墙,工程巨大。早年被水冲毁,遗迹不可寻。也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水上长城。</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9B54A">水上长城有一传说,当年秦始皇在此修建长城占用了河道,龙王很生气与秦始皇打赌言,你在我的河道上修建长城我就给你冲垮,秦始皇说累弯你的龙腰也冲不垮我修的水上长城,由此可见长城多么地坚固结实,总之再结实的也架不住人为破坏。<br><br>原有九个水门洞,当地百姓所言最后残留部分毁于文革时期,现在只有靠山体两侧有长城遗址和水上长城遗址可见,清辙的河水诱引游人,攀上长城来到一个不算大的金牛洞。</font></p> <p>金牛洞长城上有我们的队友在行进。不过他们现在是下山中。</p><p><br></p><p><font color="#39B54A">位于葫芦岛市绥中县永安堡乡的锥子山长城至今保存比较完好,近年来,备受徒步爱好者的喜爱。这里是明朝修建的辽东镇长城和蓟镇长城的交会处,令人奇怪的是,蓟镇长城在此交会后又向东延伸了13公里到金牛洞,如此,就形成了“三龙交会”的壮观景象。<br><br>据史料记载,金牛洞从唐朝始就是一个防御体系相当完备的关隘,唐灭亡后,这里曾“栅戍相接”,是防御契丹等北方民族的重要工事。<br><br>明长城在锥子山为何多建了13公里<br><br>葫芦岛市的长城资源闻名中外,其中位于绥中县永安堡乡的锥子山长城,因辽东镇长城和蓟镇长城在此交会,形成“三龙交会”的场面,成为万里长城中绝无仅有的胜景。<br><br>“锥子山为明长城的分界点。一边是蓟镇长城,一边是辽东镇长城,这里是辽东镇长城的最西端,却不是蓟镇长城的最东端。蓟镇长城在锥子山分出了一支,向东延伸了13公里,其最东端位于永安堡乡河口屯的金牛洞。这样也使得这段长城从空中俯瞰形成了一个‘丁’字形。”中国长城协会会员、葫芦岛市政协文史办副主任张恺新如是说。<br></font><br><font color="#39B54A">张恺新告诉记者,从锥子山到金牛洞这13公里的明长城属于蓟镇长城的一部分,修筑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是当时的兵部右侍郎、辽东巡抚张学颜和辽东总兵李成梁主持修建的。<br><br>据介绍,金牛洞长城所在地被老百姓称为金牛洞山。那么,为什么蓟镇长城偏偏要在锥子山分出一支,并且向东延伸到金牛洞呢?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对此比较合理的解释是,因蒙古的残余势力屡屡威胁辽西地区的安全,为了拱卫辽西走廊腹地,明万历年间增修了这段长城,并且在建筑规制上和蓟镇长城一致,增强了其坚固性,利于防守。<br><br>当地百姓给记者讲了一段传说故事。<br><br>当年秦始皇修长城时,城墙已经修了上万里,但不知道要修到哪里为止。后来秦始皇做梦梦到神仙指点,称长城要照着老牛走的路修,老牛走到哪里就修到哪里。果然有一天,长城东段出现了一头硕大的老牛,从长城断处向东走去,修长城的民夫于是连忙在后面赶修,后来老牛走到永安堡乡的河口屯时,过了河就直奔岸边高山上的一个石洞。民夫们把长城修到洞旁的绝壁之后,进洞寻找,老牛不见了,于是停止修筑长城,这里就成了长城的终点。</font><br><br><font color="#39B54A">当然这个传说不是史实,因为金牛洞长城是明代修筑的,秦长城的走势与后来的明长城大有不同,它并没有在金牛洞通过。<br><br>从唐代开始,金牛洞便是兵家必争之地<br><br>张恺新说:“金牛洞的历史底蕴十分深厚。早在唐代,这里就是防御北方少数民族的军事要塞。如北宋初年,翰林学士宋白奉诏依据唐代史料撰修的《续通典》,对金牛洞有所提及。”<br><br>《续通典》中有这样一段记述:“渝关关城下有渝水入大海。其关东临海,北有兔耳山、覆舟山,山皆斗峻,山下循海岸东北行。三面皆海,北连陆关,西乱山至进牛栅凡六口,栅戍相接,此所以天限戎狄者也。”张恺新说,里面提到的渝关全称临渝关,地点在今山海关东五公里的边墙子屯,而“进牛栅”就是今天的金牛洞。<br><br>张恺新说:“由此可见,宋白笔下的‘进牛栅’在唐代就已经是一个军事要塞,从‘栅’字看,这里当时未必有关城,也许只是依山险而修建了一些木制防御工事,凭借地势的险要抵御着少数民族军队的进攻。‘戎’‘狄’正是古代中原统治者对西部和北部少数民族部落的统称。”</font><br><br><font color="#39B54A">此外,在比《续通典》晚83年修成的史书《资治通鉴》中,也能找到有关金牛洞的记载。<br><br>在《资治通鉴》第二百六十九卷《后梁纪·贞明三年》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意思是说,在幽州北方700里有渝关,关下有渝水直通大海。从关的东边北边向北沿着海边有条小道,最狭的地方不过数尺宽,两旁都是乱石山,高峻到没有办法翻越。从这里往北一直到进牛口一带,过去设置有八支防御军队,招募士兵防守。当地的田租都供应军食,不送缴到蓟州城里,幽州每年另外补给布匹以供应战士们的衣服。每年,这里都早早收割,廓清郊野,强固营垒来防备契丹。契丹兵一到,则常紧闭营垒,不出战,等到契丹兵撤退的时候,再挑选骁勇善战的军士占据隘口截击他们,所以契丹常常失利败走。士兵们都自行开垦田园,如果勇敢作战有功劳的,另外升级赏赐,因此契丹不敢轻易入侵。到了周德威担任卢龙节度使的时候,仗恃着武勇,不再注意边防,于是就丧失渝关这个天险,从此契丹人每每南下到营州、平州之间牧马。<br><br>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张恺新认为,渝关一线是防御北部契丹部落进犯的屏障,因为从渝关到进牛口,有八支防御军队,每年都招募大量军士防守,可见这里战略位置的重要。<br></font><br><font color="#39B54A">契丹部落是在唐朝末年崛起的,周德威担任卢龙节度使是后梁乾化三年(913年)的事情,这个时候唐朝灭亡才不过6年。可见,在唐朝曾经为防御契丹部落起过重要作用的渝关防线和进牛口,在唐朝灭亡几年后就因为守将的骄横恃勇而荒废了。<br><br>张恺新说:“从地理位置上看,宋朝史籍中的‘进牛栅’‘进牛口’就是今天的金牛洞。之所以‘进’字后来演化为‘金’,很可能是谐音讹字的缘故。《续通典》记载‘至进牛栅凡六口,栅戍相接’。可见这个防御体系在唐代是十分完备的。‘凡六口’进一步佐证了‘进牛栅’和‘进牛口’是同一地点,属于防御隘口。”<br><br>张恺新表示:“明朝时之所以在这里修筑长城关口,其实很大程度上与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军事要塞有关,明朝时很多熟读《资治通鉴》的文官武将掌握军权,他们经过实地勘测,不会不注意汲取唐代防御少数民族部落的经验,修筑通往金牛洞的长城其实是一种历史的延续,也更体现了这里战略位置的重要。”</font><br><br><font color="#39B54A">记者发现,修成于清康熙十九年的我国古代历史地理学代表性史籍《读史方舆纪要》中,也收录了《续通典》中“进牛栅”的那段文字。对此,张恺新认为,可以说“进牛栅”的名字已经被写入了我国历史地理学的权威著作中。<br><br>不过围绕着“金牛洞”仍有一些谜团还未解开,如唐代的金牛洞是否有关城,还只是依山险用“栅栏”式的防御设施抵挡契丹部落?《续通典》记载的“至进牛栅凡六口,栅戍相接”,由于缺乏相关史料的记载,这六个隘口又分别是什么,是否就是今天的九门口、夕阳口、小河口等长城隘口?如果是,则更能证明后来的明代蓟镇长城实际上在防御设施布置上与唐代有很大程度的继承性和衔接性,吸收了唐代的战略防御策略。</font></p><p><br></p> <p>到达金牛洞长城,但此时我因中暑已进入快崩溃状态了。<br></p><p><br></p><p><font color="#39B54A">金牛洞位于边外村河口屯东二百米半山洼处。洞口面西南,呈圆形,洞高约二点六米,宽三点三米,深十米,距洞口一点七米处靠西又有一小洞,叫做洞中洞,高约一点六米,宽二点六米,深二点七米,洞外下二十米处有长城残段,高约三十米,宽二十米,洼处有下水涵洞。距洞下一千五百米,大龙湾水潭上五十米处城墙为双层,顺山势呈椭圆状,恰似牛圈。<br></font> </p><br><p><font color="#39B54A">这也算是长城北边的终点了,至于其它长城延续到丹东只是书本上的,就是丹东虎山长城也是后来修建的,留存于葫芦岛连山区南票区境内的长城也都是石头垒砌的只有虹螺山和植股山有明显痕迹其它没见到实体。</font><br></p> 往山下看,想象一下当年的关口。<br> 金牛洞内。(媳妇摄) <p>洞中有洞。<br></p><p><br></p><p><font color="#39B54A">金牛洞有段传说:金牛洞位于边外村河口屯东二百米半山洼处。洞口面西南,呈圆形,洞高约二点六米,宽三点三米,深十米,距洞口一点七米处靠西又有一小洞,叫做洞中洞,高约一点六米,宽二点六米,深二点七米,洞外下二十米处有长城残段,高约三十米,宽二十米,洼处有下水涵洞。距洞下一千五百米,大龙湾水潭上五十米处城墙为双层,顺山势呈椭圆状,恰似牛圈,传说辽西锥子山至河口这段长城是沿着金牛脚印修的,金牛从里走,就修到哪里,金牛入洞,长城也就停止。<br> 原来在秦朝时候,秦始皇在辽西郡的渤海址锚湾西修碣石宫,宫修好后就住在这里,一面观海山美景,一面看修长城。<br> <br>有一天,秦始皇正在碣石宫看景,忽然老龙头那边海面上卷起两丈高水柱,一条乌龙一跃而起,后面有一头金牛紧追不放,一犄角把龙顶掉了几片鳞。那乌龙疼得难忍,回头又和金牛斗起来。那金牛越斗越勇,乌龙难敌,无奈只好大叫一声,一下子钻进大海里,金牛也随后钻了下去。秦始皇看得眼直了,心想这么好一头金牛,连乌龙都给斗败了,要是归我该有多好哇。可是怎么能把金牛抓回来呢?想呀想,他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直到五更天才朦朦胧胧地睡着了,猛地有一个老太太向他走来,对他说:“祖龙,祖龙,快出碣宫,访求丝母,拜求丝绳,挥鞭赶山,金牛现形。”说完老太太就没影了。秦始皇一下子醒了,心想梦中老母叫我求访丝母,拜求丝绳,看来和养蚕抽丝有关,辽西地区养蚕抽丝的,只有蛇山周围最多,我何不连夜就去。蛇山离碣石宫只有四十里左右,秦始皇骑上千里驹,天放亮就到蛇山了。他一边走一边看,见路旁有一柴门,他推门而入,见一白发老妇人正在缫丝。说也奇怪,那丝竟然有蓝、黄、赤、白、黑五种颜色,就像彩虹那么漂亮。秦始皇顾不得皇帝的脸面,走上前拜了一拜,说:“老人家,你可知道这儿有位丝母吗?”老妇人说:“你找丝母干什么?”秦始皇说:“我想拜求一条五彩丝绳。”老太太一听笑着说:“我们这里出产的都是五彩线,客人要用,自己拿吧。”秦始皇见老太太挺好说话,便拿了一束五彩线。可一回身,那老太太连柴屋竟然都不见了。他这才明白过来,这是遇上神仙了,连忙向空中磕了三个响头,打马回碣石宫了。<br> 秦始皇亲手把五彩线做成了五彩丝鞭,栓好把儿,甩了一下,“啪”地一声脆响,那海水慢慢地退了三尺。他很高兴,我有神鞭了!就又连甩了三鞭,把海里的乱石头都赶到老龙头那里去了,只留下碣石立在海里。接着,他又转身向北抽了五鞭子,鞭声一落山就裂开了,老大一个燕山就出现了五个山头,像锥子一样插入蓝天,这就是现在的锥子山。秦始皇一时欢喜,越抽越上劲,又一连抽了九鞭,山崩地裂后,北边又出现了九座山峰,这就是石峡口的九顶狼牙山。这时秦始皇哈哈大笑说:“我秦阿赢乃祖龙人皇,天下万物均归孤家一人执掌,只是金牛还不归我所有。金牛啊,前日孤见你与乌龙相斗,便十分喜爱。今日孤家鞭山,你就出来吧!”说完,又“啪”的一鞭。猛地,眼前金光四射,那金牛出现在锥子山第二峰上。只见那金牛给秦始皇作了三个揖,便向东北跑了。秦始皇一见金牛跑了,连忙拎着鞭子随后赶来,为了不使自己记错道,就用白灰在地上撒了白印。金牛跑下锥子山,又跃上九顶狼牙山,又进入石峡口峡谷。秦始皇边追边喊:“金牛,别走!”这时,又有一座大山挡住了去路,下面是看不见底的大龙潭。秦始皇追得正紧,慌忙之中,金牛跳上半山腰,可迎面那座山很陡,金牛急了,用金角对准悬崖使劲一顶,一下子顶出个洞来,刚好能钻进去。这时秦始皇已经追至洞口了,金牛又猛一使劲,身子钻进了山腰不见了。</font><br> <font color="#39B54A">秦始皇没捉到金牛,回到碣石宫,就降下旨意:“金牛钻山了,留下金牛洞,辽西这段长城,就在金牛跑过的地方修吧!修道金牛洞为止。”这个命令一下,修长城的人们可高兴了,因为经这金牛一跑,跑平了,所以这段长城修得特别好,高三丈,宽两丈,还在金牛山和龙潭修筑了敌楼和三角形团城。完工那天,几万名民工和军士把剩下的石料都扔到大龙潭边的一个大坑里,越堆越高,堆成了一个大包,直到现在,大龙潭边上还有大堆的石头呢。</font></p><p><br></p> <p>草草下到河滩,赤日炎炎下,实在不想通过毫无遮挡的乡间公路了。看路边停着一辆面包车,便进屋要求租车。</p><p><br></p><p>大哥在玩吃鸡,那个不情愿啊!耽误了十分钟才肯出来开车。<br></p> 村内古钟。拍得这么清楚我就不复制内容了。 光绪十六年(1991)的,才一百多年。当时这儿叫边外庄。 地面的碑石残块上有字,应该还能拼一下,不过算了。 <p>快发车时才发现徐祯姐没下来。有知道的说是迷路了。不由吓了一跳,又说可能返回了,在蔓枝草长城那儿等,我们过去,并不见人。一时不知所措,山水和馨予都上山接去了,我拿了背包正在整理,又收到消息说从后面石狭口那儿下来了。<br></p><p><br></p><p>山野中,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不稀奇。<br></p> <p>再摘点资料吧,本篇游记终。下周在椴木冲长城阅视碑上,可以看到李成梁。<br></p><p><br></p><p><font color="#39B54A">辽东镇作为明代九边之首又是京师肩背,对防御蒙古、女真和保卫京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辽东之得失关系明朝兴亡,而辽东总兵作为辽东最高军事长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辽东总兵的设立是明初统治者对辽东镇守体制不断探索的结果,永乐以前辽东是部设总兵的,明廷通过都司、大将、辽王镇守辽东,结果都没能有效地解决辽东的防务问题。成祖即位后总兵镇守体制替代塞王都司的制度;但这也有其他的原因,他不能允许京城附近存在藩王,尤其是塞王,他自己就是靠叛乱取得皇位的,当然不希望靖难再来一次。仁宗即位后总兵制度得以最终确定,随着副总兵、参将、游击等职官的陆续设置,辽东总兵镇守体制不断完善,到嘉靖末年辽东总兵镇守体制最终形成。在总兵镇守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辽东总兵的权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其总体趋势是不断被削弱的。永乐至宣德时期辽东总兵权力最为显赫,除执掌军权外,还兼管民政、经济以及司法等事务。正统以后,随着明朝统治政策由尚武向崇文转变,辽东总兵的权力逐渐被文臣分割或剥夺,失去了军事自主权,必须接受督抚的调遣、节制。但这也不是绝对的,有一个人就是例外,他就是李成梁。<br> 在蓟辽总督谭论手下有两员大将,蓟州总兵戚继光和辽东总兵李成梁,戚继光不用说了,是一位公认的民族英雄,而李成梁就比较复杂了,他是一个不能够用一句话来描述的人,甚至不能用一句话来定义。<br> 李成梁(1526年-1615年),铁岭卫人。因家贫,四十岁以生员袭职。初为险山参将,因屡建战功,隆庆元年(1567年)进副总兵官,协守辽阳。明嘉靖后期至隆庆年间,辽东边患严重,十年间三员大将相继战死。隆庆四年(1570年),李成梁接替战死的前任任辽东总兵,开始了征战的旅途。他的战绩是很让人吃惊的,从隆庆元年到万历十九年的二十五年间,他彻底击败了蒙古插汗部、泰宁部、朵颜部;建州女真王杲部、海西女真叶赫部、哈达部。尤其是在万历年间,师出必捷,威振绝域,更拓疆七百里,建宽甸六堡。<br> 在整个明朝将吏贪懦,边备废弛的情况下,李成梁镇守辽东期间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两百年来前所未有。明廷旌表其功,万历八年建石坊于广宁,增秩受禄数次。十九年李成梁去职后,辽东并无可胜任之人,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益弛。李成梁长子李如松接任辽东总兵,他是一员良将猛将,可惜李如松一年之后便在与蒙古部落的交战中阵亡。不容乐观的局势使李成梁被迫再度出山,这时的将军已经七十六岁了。<br> 他老了,不能骑上战马出征了,复职后,李成梁以抚为主,倡导对北方各部的官方民间贸易往来,“诸部耽市赏利,争就款。”此后的将近九年的时间,辽东安定无战事。因为此时的辽东,已经不是彼时的辽东了,建州女真部在努尔哈赤领导下日益强大,已令四方各部畏服,难以撼动。李成梁只得改变策略,转攻为守,放弃宽甸一带,将当地居民迁入内地,目的一为坚壁清野,二是辟出一片利于攻防的缓冲区,遏制女真的入侵。此举在战略上并无过失,但京城里的言官们却闻讯哗然,纷纷指责李成梁放弃国土,丧权辱国。<br>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李成梁死了,画生说他是矛盾的传奇,原因有二:一是他腐败的的治军方式,二是他和努尔哈赤特殊的关系。</font><br> <font color="#39B54A">李成梁镇边的辉煌战绩令“帝辄祭告郊庙,受廷臣贺,蟒衣金缯岁赐稠叠”。进封宁远伯,又加太子少保,太傅,世廕锦衣指挥使等荣誉职务,“子如松、如柏、如桢、如樟、如梅皆为总兵官;如梓、如梓、如桂、如楠,亦官至参将。”一时功盖当世,权顷辽东。但权力带来的是腐败,李成梁的显赫让“子弟尽列崇阶,仆隶无不荣显”,他个人则是“贵极而骄,奢侈无度”。明代的政风到万历年已经相当衰败,士大夫们结党营私,贿赂公行,凡事全靠讲人情,攀关系,钻营有方。李成梁虽位高权重,这方面也不含糊,他以金银“灌输权门,结纳朝士,中外要人,无不饱其重赇,为之左右”,即便张居正,专权时也受过他的贿赂。《明史》责李成梁“全辽商民之利尽笼入己”,这话当然有些夸张,不过李成梁当时不仅掌控着辽东军事,也控制着东北经济,“军赀、马价、盐课、市赏,岁干没不赀”。他是一方军阀,家资当然百万,这就像国民党了,腐败必定失败。李成梁治军与戚继光不同,戚继光靠制度带兵,李成梁则依仗个人的威望和感召力,对有功将士奖赏很厚,靠允以荣华富贵激励士气。故而到了后来,“成梁诸战功率藉健儿。其后健儿李平胡、李宁、李兴、秦得倚、孙守廉辈皆富贵,拥专城,暮气难振。”早年的进取之心丧失,功业逐渐由盛而衰。先是有怯战之事,而后又传出掩败为功,杀良冒功的行为,这些虽都是部下所为,但李成梁难辞其咎。</font><br> <font color="#39B54A">他和戚继光都是总兵,都担当边疆防卫的重任,但他们的经历和政策全然不同。戚继光在东南沿海立下赫赫战功后,就被调到北方戍边,扼制来自蒙古的威胁。戚继光采取一劳永逸的策略,力求进行毁灭性肃清,使敌军不敢再犯,防守的时候,则大修长城,研究开发各种兵器与军事战术,以求长期巩固防线。戚继光因这两手而威名远扬,北方平乱之后,竟十多年不见烽烟。对于一个帝国来讲,这是好事。但对于个人来讲,却绝对不是好事。因为长久没有战争,戚继光无战功可立,从而无法封侯晋爵,他就不再重要了,慢慢被人忽视、遗忘。而李成梁则完全不同,在其镇守辽西的时候。他对付女真族的策略是:一方面以夷制夷,拉一个打一个;一方面给敌人留下后路,以便自己随时有仗可打,有功可立。结果,关外烽火不断,他的战功一再累积,爵位竟升至最高,成了朝廷不可或缺的栋梁,没有人不敬他三分。<br>  但这就有一个疑问了,他以夷制夷,拉一个打一个,但就是不打努尔哈赤,所以后金的崛起,他有着不可低估的“功劳”。因为李成梁把努尔哈赤所有的敌人都打到了,努尔哈赤也就轻松的统一了女真诸部。<br>  一切事情还应该从万历元年(1573年)说起,在这一年,张居正以俯瞰天下的姿态登上大明帝国的舞台。由于建州女真不断侵犯边境,明朝为了加强对建州女真的控制和防御,除继续修筑辽东边墙外,还采纳了李成梁的建议,开始修筑宽甸六堡。按照李成梁的意思,朝廷移建环山堡于张其哈制佃,险山堡于宽甸,沿江新安四堡于长佃、长岭诸处,这就是著名的宽甸六堡。六堡位于鸭绿江以西,毗连建州女真,是防御女真的前哨,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六堡成后,李成梁又以此开市,和少数民族做生意。这样做,首先是缓和了当时明朝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另一方面,开市带来的可观收入也给辽东士兵带来了很大的好处。<br>  从另一种角度来讲,修建宽甸六堡其实就是重新在边境上修建了一个镇。这也正是李成梁的愚蠢之处,这就像是一道大墙,完全阻隔住了明帝国与墙另一面的努尔哈赤。任努尔哈赤在墙那边疯狂地发展,这面始终得不到太重要的信息。可是他最愚蠢的还在后面,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这个地方已经有住户六万多。也正是这一年,二次出任辽东指挥官的李成梁又废除了六堡。因为他看到了努尔哈赤的崛起,他跟朝廷说,这个家伙太厉害了,六堡是孤地,很难防守,撤了它。于是宽甸六堡被撤,六万多户人家从那里撤进辽东。有的人因为不愿意离开就被李成梁像杀猪一样地杀掉。宽甸六堡废除时正是努尔哈赤快要有实力向明帝国开战的时候。我们现在无法猜透,李成梁怎么会和努尔哈赤这么有默契,他就像是努尔哈赤肚子里的蛔虫,努尔哈赤想要崛起,他就修一道墙不让明帝国看到,努尔哈赤想要与明帝国开战,他就立即把墙拆除。</font><br>  <font color="#39B54A">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在首辅沈一贯的建议下,李成梁以七十六岁高龄再次出任辽东总兵一职,在辽东又镇守了八年。当他第二次出任辽东总指挥官时,彻底破坏掉明帝国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联合可能,他实行暴力征伐,先是对泰宁部速把亥,然后是叶赫女真的清嘉奴、扬嘉奴。而这一时期,努尔哈赤已经统一了建州女真,正一步步蚕食海西女真,力量不断壮大起来。<br>  他另一个举动某种方面也给努尔哈赤扫清了道路,他建议朝廷封努尔哈赤官职,让努尔哈赤在众少数民族中有了帝国冠名的威望。然后是自己冒功敛财。李成梁当时已近八十,为了弥补四十岁前的穷困岁月,疯狂地在辽东敛财。钱财从哪里来?当然是辽东人民那里来,他用尽最后的生命把辽东人民逼得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逼得百姓把大明帝国骂了一百辈祖宗。百姓们无法生存下去只有逃跑,胆子大一点的就闹事。<br>  在萨尔浒之战前,努尔哈赤的情报大部分都来自汉人,原因已不用明说。他甚至连士兵都不放过,画生无法想象,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头子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经过他几年的折腾,辽东的士兵,甚至连马匹都软了。士兵们哪里还有心情打仗,天天在祈祷自己能有吃的,能不被盘剥。当努尔哈赤向明帝国宣战、杨镐来到辽东挑选士兵时才发现,这是一群根本就不能打仗的士兵。而让他们成为这样的士兵的就是李成梁。<br>  这就是李成梁和努尔哈赤的关系,传说努尔哈赤曾在李成梁手下当职,又有说他们之间是亲戚,这些画生不是很了解,也没有考证过。但李成梁的确帮助了努尔哈赤,没有他很难有后来的清太祖高皇帝和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帝国。读《明史.李成梁传》就像是读一部传奇,但这个传奇是矛盾的。他是明朝的不世之功臣,又是万恶的罪臣,他的功过是非就让后人继续评说罢。</font></p><p><font color="#39B54A"><br></font></p><p><font color="#333333">万历四十六年四月,清军攻破旅顺关,七月,经鸦鹘关攻破清河城,努尔哈赤毁关而进,从此辽东长城被撕开了一个大豁口,全辽之地,尽被后金铁骑践踏。万历四十七年,萨尔浒之战,明军由攻转入被动防守。此后虽有宁远大捷,用红夷大炮重伤努尔哈赤,但辽东失守,已完全不可逆转。不久,吴三桂带当时大明最强悍的军队关宁铁骑退守山海关。1644年,内忧外患下,朱氏大明崩。</font></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