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恩育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融合”教学研讨活动</h3> <p>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高全体教职员工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使全体师生在信息化中受益,实现教育信息的交互、共享、开放、协作、高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开展了本次教学活动。</p><p><br></p><p> 本次教学活动以科学学科为主,由中心校的四位科学教师分别进行课堂教学,然后全乡科学学科教师一起坐下来进行研讨。</p> 史帅老师的教龄还不满一年,可他虚心好学,进步非常快。你看他通过娴熟的课堂教学技巧、环节清晰的教学思路,由浅入深,环环相扣,让孩子们在实验中明白了磁铁磁力大小是怎样变化的。 对学生的实验进行指导 孩子们正在小心的进行实验 焦景录老师讲的是一年级的科学课。他用游戏导入新课,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分组实验探究不同物体的特征。深化新知环节又巧妙的利用游戏帮助学生巩固所学。 通过观察对比,发现物体的特征。 赵春艳老师以看图片猜城市开始了新课的教学,通过学生活动准确地演示了转动方向不同,看到太阳的时间也不同。教学中,有演示、有自学、还有汇报交流。就这样一节本有难度的教学内容孩子们轻松学会了。 太阳的位置固定,10人围成一圈,分别进行顺时针和逆时针转动,看看北京和乌鲁木齐两个城市哪个先看到太阳。 刘秀利老师教学的是一节六年级的科学课。课堂上孩子们按照观察——猜想——实验——得出结论的步骤进行科学知识的学习。白醋与苏打混合一起的反应、点燃的木条放到两个瓶子里的不同现象深深的吸引着孩子们。 学生四人一组,分工明确,正在认真地做实验。 下午是研讨时间。首先是四位讲课教师介绍自己本节课教学思路及教学感悟。 在评课环节,所有参与活动的人员都能参与其中,点评准确。对于教师课堂上的优点给予充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不足。 本次教研活动既做到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的高度融合,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也对学科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让所有参与活动的教师都受益匪浅。 让孩子们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发现成功的喜悦,发展他们的科学思维,培养他们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是教学学科的培养目标,更是教师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