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 那闪亮的银饰斑斓的绣衣 —苗族姊妹节侗族谷雨节

花边涟漪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那是一块令人向往的神奇土地,这里有着中国最大的苗寨和中国最大的侗寨。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过去交通闭塞,因而保存了完好的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黔东南一年共有民族节日一百多个,有百节之乡的美称。2019年4月我走进黔东南,与苗族侗族一起过节,分享节日快乐,感受民族风情,体验苗族侗族的原生态。        雷山县的郎德上寨,一个08年奥运火炬曾经传递过的地方,依山傍水,群山环绕,掩映在茂林修竹中的吊脚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们来迟了,没有赶上热情洋溢的十二道拦路酒,匆匆沿着石块小路走进寨子中央的芦笙场,表演已经开始了,四周坐满了游客,我赶紧就席地而坐,还好正在表演第二个节目,接着是苗族大妈的苗族飞歌,虽然听不懂唱的是什么,但歌声高亢嘹亮,豪迈奔放,让我很难相信这是她们唱的。苗家姑娘们表演的锦鸡舞是整场表演的高潮,舞蹈动作模仿锦鸡觅食、嬉戏、展翅翱翔等,其舞姿轻盈流畅、优雅自然,五彩斑斓的长裙飞舞着,银饰细碎吊坠的摇晃玎玲声,美轮美奂。接下来,身穿蓝衣大褂的男人们手捧芦笙登场,芦笙声中,围绕芦笙场中心的铜鼓,他们的动作简单而稳健,长短不同的芦笙合奏出婉转悠扬节奏欢快的旋律。最后是集体舞,还邀请游客上场共舞,边绕场边舞。        我信步在寨内游荡,只见青瓦的木质吊脚楼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斑驳青苔的石块小路串联起各家各户。寨子里游人并不多,可以静静地欣赏苗族吊脚楼的独特魅力,时而有当地苗家人匆匆走过,这里的苗家姑娘身着长裙,故称为“长裙苗”。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寨子里一家杀猪,多人在帮忙,正在瓜分肢解,现场有点血腥,赶紧走开。郎德苗寨前一弯小溪穿越而过,溪流之上有风雨桥飞跨两端。感觉郎德上寨是原生态保持得较好的古朴苗寨。        著名的 西江千户苗寨距离郎德苗寨不远,这里是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区。景区门口,游人如织,而身穿苗族服装的迎宾女们很奇怪,表情淡漠,无动于衷,好几个人低头垂目,没有一点喜庆欢快的感觉。        沿着白水河从第七座风雨桥匆匆忙忙走到第一座风雨桥,风雨桥是一种集桥、廊、亭三者为一体的桥梁建筑,这七座桥又各有特点。沿途的风景都来不及好好欣赏,就乘观光车上观景台了,入住的宾馆就在观景台附近。在房间里透过落地窗就可以俯瞰整个苗寨,用不着去观景台了。晚餐和梦梦一起吃的酸汤鱼,味道还不错。没有好好在西江苗寨里漫步,留下一些遗憾,感觉西江千户苗寨有点过度商业化了。        台江县苗族姊妹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日礼仪古朴独特,节日以青年女子为中心,邀约情人们相聚同吃姊妹饭、共跳踩鼓舞、游方对歌、互赠信物、订立婚约,真实地展现了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生活景象。被喻为“藏在花蕊里的节日”,是“最古老的东方情人节”。         4月18日上午台江姊妹节最震撼人心的活动苗族盛装游行开始了。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黔东南苗族有很多分支,服饰各不相同,大约有200余种,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保存最好的区域,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苗族服饰不仅仅艳丽繁复,具有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由于苗族没有文字,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任,具有部分文字表达功能,又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银饰、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        盛装的苗族美女从四面八方汇集到游行的起点,我问一个路过的美女,银饰有十斤重吗?她说“40斤重”。游行开始了,眼花缭乱,目不暇接,闪亮的银饰亮瞎了眼,斑斓的绣衣看花了眼,观看的人比游行的人还要激动,尤其是拿着长枪短炮的。太阳有点晒,天气有点热,游行的美女边走边跳,应该很辛苦。 中午在秀眉广场旁翁你河两岸,摆开传统的长桌宴品尝最地道的苗族特色美食。        老屯村的姐妹盛装拦门酒,游客实在太多了,现场有点混乱。我就流连在卖绣片的摊贩那里,左挑右选,买了两块苗族绣片,打算缝在衣服和裙子上,既是装饰,也是留念。以独木龙舟闻名的长滩村位于秀美的巴拉河畔,说好的那些活动我都没有看到,但是村子里的吊脚楼古色古香,值得一看。        镇远古城依山傍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千百年间把守着中原入西南的咽喉要道,水运曾兴极一时,中原文化在城中的一砖一瓦上留下历史的印迹,使镇远在黔东南显示出与众不同的气质。镇远的古建筑数不胜数,镇远的古民居既有江南庭院的风貌,又有山地建筑的布局,其中“歪门邪道”是镇远民居建筑中独具特色之处。        喜欢镇远的古巷道,狭长幽深,拐弯抹角,爬坡上坎,又交错相通,从四方井巷走到复兴巷,斑驳青苔的青石板路,古民居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悠悠岁月留下沧桑痕迹,值得细细回味。在四方井旁的茶馆,团友请客,用现打上来的四方井水烧开泡茶,正好坐下休息休息,端起茶杯,暗香袭来,轻啜一口,顿觉神清气爽。入住离祝圣桥不远的舞阳河畔的水景房,清晨凭栏远望,祝圣桥在淡淡的晨雾中,舞阳河水绿如蓝。        肇兴侗寨是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这里的鼓楼群最为著名,五座鼓楼风格各异,蔚为大观。侗族建筑布局巧妙,鼓楼、花桥、溪流与鳞次栉比的吊脚楼相间,错落有致,使整个侗寨古朴而别具一格,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虽然肇兴侗寨早已名声在外,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但当地居民都很淡然,并不理会身边游客们好奇的目光和咔嚓咔嚓的快门声,按部就班地继续着自己的日常生活,当地的民俗和生活方式保存较好,这里的商业味道并不浓。这次最遗憾的是没有听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大歌,因为谷雨节晚上的歌舞晚会取消了。        谷雨节侗语叫“渐苟嫩堕拉”,意为吃乌米、播稻种,是对农作时令的提示和对黄牛耕田劳作的尊重以及对爱情的独特表达。过去在谷雨节这天晚上,侗族青年男子会到曾经暗恋却已结婚的女子家门口,将卣卣里装上一些糖果丢进女子家里,女子家就将卣卣里的糖果倒出来,盛上乌米饭还给男子,并往该男子脸上抹上锅灰,算是回礼。传递的是纯洁的爱情、倾心的仰慕,以及不能相伴终生的遗憾。        如今这项传统民俗活动已经演变为全民娱乐活动,丢卣卣、讨乌米饭,直接简化为“打花脸”的全民狂欢。还不到8点,天还没有黑,侗寨的孩子们就抢先一步,开始了你追我跑的打花脸,现在抹花脸的涂料是蜡染的染料—靛蓝,很多商铺门口摆放着,5元一小碗,为即将开始的抹花脸提供弹药。        我没有敢出去,只在客栈的门口看看,一有什么不好赶紧躲进客栈,来来往往的路人或多或少都是花脸,仍然兴致勃勃,没有人能保住“清白”,就连执勤的武警也无可奈何被抹成花脸了。陆陆续续返回客栈的游客意犹未尽,诉说着被别人抹 的紧张激动,抹别人的淋漓痛快。抹成黑人一样的客栈老板像是变了一个人,滔滔不绝,妙语连珠,嬉皮笑脸,鬼灵精怪,和下午见到的那个成熟稳重,话语不多的中年男人,还是同一个人吗?最后他把我们三个看热闹的全抹成花脸了。这一夜整个侗寨像沸腾一般,给我留下独特的与众不同难以忘怀的记忆。        号称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岜沙苗寨,男子的服饰很特别,展现他们强壮勇武的气质,据说日本的武士装束和岜沙男子的装束几乎一样,所以有人认为日本人的祖先是岜沙人。岜沙女子的服饰很漂亮,黑色的衣裙领口袖口和下摆配上多条多色绣花花边,刺绣精美的胸衣,整体颜色搭配谐调,还有银项圈、银手镯,银发簪,银步摇,十分美丽动人。在芦笙堂,岜沙男子的舞蹈展现他们持枪一族的日常生活,铿锵而豪放。岜沙女子的甩帕舞婀娜多姿 ,优美而舒展,最后是表演岜沙苗族男子特有的镰刀剃头。        赶到加榜梯田天有些阴了,刚刚灌了水的梯田闪着银白色的光芒,勾勒出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好似闪亮的绿色涟漪起伏波动随风荡漾。正是春耕大忙时节,当地人正忙着耕地插秧。夜里电闪雷鸣,瓢泼大雨,住在梯田旁的农家乐停电了。清晨推窗望去,云雾飘渺悠然,雾锁云笼,梯田若隐若现,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陶醉其中。        黔东南多彩的民族风情令人耳目一新,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