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美西藏行

张宏伟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常听说坐上火车去拉萨,那里有海拔七八千米的高峰十多座,那里有8844.43米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那里有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那里有神秘的藏传文化,那里有淳朴善良的藏族同胞……;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愿望,去西藏看看、到雪域走走,饱览博大雄浑雪域高原的自然风光;探究神秘虔诚古老吐蕃的藏传文化;欣赏海纳百川边陲重镇的人文地理。今年终于有了这个机会,在经过了一段时间充分的准备,一群想法一致、脾气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组织了起来,利用端午节小长假,开启了向往已久的西藏之旅。沿着时间的坐标纪录美好的瞬间,留下难忘的足迹,更多展现的是大自然的瑰丽。</p> <h3>  六月六日下午六时16人组成的团队乘坐大巴踏上了西藏之旅。</h3> <h3> 抵达郑州后大家在火车站候车大厅临时休息了几个小时,七日凌晨5:14时我们乘坐的由上海开往拉萨的Z165次列车准点弛离郑州火车站。</h3> <h3>  Z165列车途径的站点。</h3> <h3> </h3> <h3>  六月七日晚上9:30列车到达西宁火车站后,根据列车有关规定由无氧火车换乘了有氧火车。</h3> <h3>  沿途的景色尽收眼底,好美啊!进入青海境内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全长114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沿途观赏了昆仑山景、穿越了世界上最长的高原冻土隧道昆仑山隧道、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风火山隧道、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可可西里无人区、长江源、长江源大桥、藏北羌塘大草原、措那湖。</h3> <h3>  列车于六月八日晚7:35安全抵达西藏拉萨火车站,共历时38个小时20分钟,大家不约而同的说,坐的时间好长啊!应该创下了许多人一次乘坐火车时间最长的纪录。</h3> <h3>  六月九日游览扎基寺、卡定沟、尼央阁藏东南文化博览园。</h3> <h3>  扎基寺位于拉萨市北郊的扎基路上,是全西藏唯一的一座财神庙,寺庙虽小,但香火十分鼎盛。扎基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寺庙色拉寺的分寺,也是一座可以免费参观的寺庙。</h3> <h3>  卡定沟:又名嘎定沟,位于林芝市境内,G318林芝至拉萨段,海拔2980米,地处雅鲁藏布江支流尼洋河畔。卡定藏语译为人间仙境,此处山势险要高耸入云,是典型的峡谷地貌,奇峰异石古树参天,落差近200米的瀑布飞流直下雄伟壮观,山崖天然形成的大佛、女神、观音、护法、如来佛祖、喇嘛颂经、神龟叫天、神鹰献宝、酥油灯,以及藏文“六字真言”佛字等;清新自然的天然氧吧让人无限陶醉。</h3> <h3>  尼洋阁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镇娘乳岗前边,是一座高36.9米高的藏式建筑,是西藏的第一座阁楼,传说是当年工布王为西藏本土教苯教的开山祖师辛饶米沃所建的一座传教宫殿,其建筑风格可以称得上是林芝一带建筑的代表作之一。</h3> <h3>  认真听取导游的讲解。</h3> <h3> 六月十日乘坐热气球、游览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景区、苯日神山、鲁朗林海、色季拉山口。</h3> <h3>  乘坐热气球是临时增加的项目,大伙四人一组,在工作人员的操作下登上50米的高空,俯瞰脚下雅鲁藏布江汹涌澎湃、一泻千里,远眺远方南迦巴瓦峰尽收眼底、一览无余。导游介绍说能看到南迦巴瓦峰的全貌一年当中非常有限,有福气的才能饱眼福,看来我们都是有福之人。</h3> <h3>  南迦巴瓦峰藏语意为“直刺蓝天的战矛”。南迦巴瓦峰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誉。南迦巴瓦峰山脚处温泉众多,植物异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险登山及疗养胜地。 南迦巴瓦以其势逼蓝天的雄姿,异峰突起,其雄险的山体和变幻莫测的气候,使它直到1992年才被中日联合登山队征服,至今它仍是世界各国登山组织向往的目标。</h3> <h3>  苯日神山位于林芝县驻地普拢的东南方,雅鲁藏布江北侧的工波地区。该山是本波教徒们所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教徒们把自己今世的幸福、来世的解脱等所有希望都寄托给苯日神山,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种疾病,他们年年按时绕转该山。藏族所有史记中都公认,苯日神山是世界上唯一一座是由敦巴辛饶佛亲自加持的神山。因为此山是被幸饶弥沃如来佛祖加持过的大神山,所以至今仍然被加以重视和崇拜。绕转苯日神山也是全世界众多信众心中的理想。</h3> <h3> 鲁朗林海:鲁朗藏语意为“龙王谷”,位于被誉为“雪域瑞士” 的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鲁朗镇境内,距八一镇80公里左右的川藏公路南路(318国道)上,座落在深山老林之中,处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涌入的印度洋水气带,海拔2700-4200米属高原温暖半湿润气候,素有“西藏江南”美称。 鲁朗林海是一处云山雾海里的森林,有“叫人不想家的”的美誉,整个景点如诗如画,周边雪山林立,沟内森林葱笼,林间还有整齐如人工修剪般的草甸,周边溪流蜿蜒,有成千上万种野花竞相开放,简直就是人间天堂。 那望不断的连绵大山,那看不够的松涛云海,那听不厌的江河奔流,凡是目睹这壮景的人,无不荡气回肠,激情飞扬。真正是雪山林海,云涛彩霞,一岭四季,十里九景。</h3> <h3>  色季拉山:属念青唐古拉山脉,是西藏林芝县东部与中西部的分界带,是尼洋河流域与帕隆藏布江的分水岭,为川藏公路南线所跨越。登临海拔4728米处的山口,可观日出、云海、无际的林海和远眺南迦巴瓦峰峻美的雄姿。</h3><h3> 大家初次登上海拔4700以上,高原反应不同程度表现出来,头蒙、头疼、气短、无力,真正体会到人们说的来西藏就是一次身体的体检。</h3> <h3>  巧遇襄垣和晋城的自驾游客人,没有想到来到西藏能见到老乡,倍感亲切,真可谓地球村。</h3> <h3>  全体队员留影南迦巴瓦峰脚下。</h3> <h3>  六月十一日藏民家访。西嘎门巴村位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羌纳乡,是一个移民村,村民由贫困地区搬迁而来(由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带的墨脱县甘登乡鲁古村和果登村合并搬迁)。2018年7月25日,李克强总理来到西嘎门巴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西嘎门巴村也从最初的47户发展到现在的66户,生活条件逐渐改善。九成家庭的年收入都达到了15万元水平。收入来源靠务农、土地流转、旅游接待等,医疗和教育都有保障。</h3> <h3>  六月十二日游览大昭寺和布达拉宫,观看大型情景剧《文成公主》。</h3> <h3>  大昭寺,又名“祖拉康”、“觉康”(藏语意为佛殿),位于拉萨老城区中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院,是藏王松赞干布建造,拉萨之所以有“圣地”之誉,与这座佛像有关。寺庙最初称“惹萨”,后来惹萨又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称,并演化成当下的“拉萨”。大昭寺建成后,经过元、明、清历朝屡加修改扩建,才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大昭寺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藏传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是西藏现存最辉煌的吐蕃时期的建筑,也是西藏最早的土木结构建筑,并且开创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庙市局规式。环大昭寺内中心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为“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大昭寺外辐射出的街道叫“八廓街”即八角街。以大昭寺为中心,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包括进来的一大圈称为“林廓”。这从内到外的三个环型,便是藏民们行转经仪式的路线。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尔、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的青石地板上留下了等身长头的深深印痕。万盏酥油灯长明,留下了岁月和朝圣者的痕迹。</h3> <h3>  布达拉宫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红山上,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的,17世纪重建后,布达拉宫成为历代达来喇嘛的冬宫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统治中心。整座宫殿具有鲜明的藏式风格,依山而建,气势雄伟。布达拉宫中还收藏了无数的珍宝,堪称是一座艺术的殿堂。“布达拉”译为舟岛,是梵语音译,又译作“普陀罗”或“普陀”,原指观世音菩萨所居之岛。 “布达拉”,或译“普陀珞珈”,都是梵语“Potalaka”的音译,意为“佛教圣地”。 布达拉宫俗称“第二普陀山”。 布达拉宫坐落在东经91°2’和北纬29°7’的文汇点。东西长360多米,山下海拔3650米。占地总面积36万余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3万余平方米。 布达拉宫主楼高117米,看似13层,实际9层。其中宫殿、灵塔殿、佛殿、经堂、僧舍、庭院等一应俱全,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建筑群。也是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中国最著名的古代建筑之一,被誉为世界屋脊的明珠。 从五世达来喇嘛起,重大的宗教、政治仪式均在此举行,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来喇嘛灵塔的地方。 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4年,布达拉宫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以拉萨自然山川为背景,在高原圣域的璀璨星空下,讲述了大唐文成公主与吐蕃王松赞干布和亲的故事。在文成公主曾经扎营的拉萨慈觉林村,循着公主的足迹,叩响历史的回音,把时光推回到1300多年前,再现了文成公主历经艰险的漫漫征途和曲折起伏的心路历程,演绎出大唐盛世的爱情传奇,传唱了汉藏和美的动人史诗。《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演出时长90分钟,分五幕:《大唐之韵》 《天地梵音》、《藏舞大美》、《高原之神》、《藏汉和美》。<br></h3> <h3>  全体队员留影文成公主剧场。</h3> <h3>  六月十三日游览羊卓雍措湖。羊卓雍措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像珊瑚枝一般,因此它在藏语中又被称为“上面的珊瑚湖”。其位于西藏山南市浪卡子县,拉萨西南约70公里处,与纳木错、玛旁雍错并称西藏三大圣湖,是喜马拉雅山北麓最大的内陆湖泊,湖光山色之美,冠绝藏南。羊卓雍措面积675km2,湖面海拔4,441米。其湖面平静,一片翠蓝,仿佛如山南高原上的蓝宝石。</h3><h3> 我们看到巨石上标高海拔4998,是一个让人心悸的高度,但是经过今天的高原适应,大家对高原反应已经有了明显适应。</h3> <h3>  冈巴拉山雷达哨所。春节联欢晚会上经常听到边疆哨所慰问全国人民,就是这个哨所。</h3> <h3>  独具特色的藏餐。</h3> <h3>  品尝美味的同时观看歌舞表演。</h3> <h3>  六月十四日游览纳木错。纳木错位于西藏自治区中部,是西藏第二大湖泊,也是中国第三大的咸水湖。湖面海拔4718米,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约1920km2。纳木错最深处超过了120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都是“天湖”之意。纳木错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 纳木措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为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h3><h3><br></h3> <h3>  那根拉山口海拔5190米,是跨过念青唐古拉山脉去纳木错的山间通道,属于号称生命禁区的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口。从山口向北望去,远远看到碧蓝碧蓝的纳木错。</h3><h3> 我们站在山口,遥望四野,心里顿时会涌起雄浑、苍茫、辽阔的感觉。高原反应再次被我们征服。</h3> <h3>  纳木错湖里成千上万的红嘴鸥。</h3> <h3>  草原上的卓玛牦牛。</h3> <h3>  全体队员留影纳木错湖畔。</h3> <h3>  乘坐的开往日喀则极具民族特色的火车内饰。</h3> <h3>  六月十五日游览日喀则扎什伦布寺。扎什伦布寺意为“吉祥须弥寺”,全名为“扎什伦布白吉德钦曲唐结勒南巴杰瓦林”,意为“吉祥须弥聚福殊胜诸方州”。位于西藏日喀则的尼色日山下。是该地区最大的寺庙。明朝正统12年,宗喀巴弟子根敦主兴建。后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加以扩建。寺中错钦大殿可容2000人诵经,殿中有释迦牟尼像,两边有根敦主与四世班禅立像。大殿两侧为弥勒殿与度母殿。寺的西侧有大弥勒殿,高30米,甚宏伟。另有历世班禅灵塔殿,藏舍利肉身 。寺有四扎仓(经院),教学显密并重。扎什伦布寺可与达赖的布达拉宫相媲美。它与拉萨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称藏传佛教格鲁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尔寺和甘肃的拉卜楞寺并列为格鲁派的“六大寺”。建筑结构也深刻影响了其他藏传佛教建筑如五当召。扎什伦布寺是中国著名的六大黄教寺院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2017年8月,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h3> <h3>  扎什伦布寺经幡。</h3> <h3>  六月十六日下午5:45时乘坐西部航空PN6294航班从拉萨贡嘎机场飞抵郑州新郑机场。</h3> <h3>  六月十六日晚上由于航班降落时间较晚,团队入住郑州。六月十七日10:00时团队乘坐大巴2:50顺利回到长治,回到温馨的家,结束难忘的醉美西藏行。</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