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2年起,教育部将每年5月20日至6月20日定为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面向全社会普及科学育儿知识。今年是第8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本次宣传月的主题是“科学做好入学准备”。</h3> <h3>关于幼小衔接,会有这些误区:<br></h3><h3>一、大班没毕业家长就将孩子送到学前班、辅导班去学小学拼音汉字。</h3><h3>二、幼小衔接只关心孩子认了多少字、会不会拼音、会不会20以内数的计算。</h3><h3>三、幼小衔接是幼儿园的事情,跟家长、小学没关系。</h3><h3>其实从幼儿园到小学实实在在不像家长想象得那么容易,家长们不能期待一个孩子经过两个月的暑假就能放下玩具、背起书包轻松上学去,而是需要好好了解一下自己的孩子,他们在入学后会面临哪些变化应对哪些挑战。</h3><h3>幼小衔接也不单是幼儿园的工作、也不单是家长的工作,而应该是孩子、家庭、幼儿园、小学四位一体的共同努力。今天我们就一同看看家长、幼儿园、小学都应该如何为孩子幼小衔接做具体的努力呢?</h3> <h3>父母应注意</h3><h3>1 放手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尽量不包办代替。</h3> <h3>2 培养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h3><h3>每天规律作息</h3> <h3> 培养幼儿时间观念 :一个会管理自己时间的人做事情往往事半功倍,那么培养一个人的时间管理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从孩子学龄前开始我们就要注重培养时间管理意识,我们可以从一日作息时间开始。比如,晚上几点洗漱、几点上床睡觉、早上几点起床等等,可以提前跟孩子商量讨论,和孩子共同制定作息时间表,体验珍惜时间的快乐。如果在规定的时间内,孩子提前完成了任务,剩下的时间就让孩子自由安排,做他想做的事。如果孩子某一次没有做到,我们也不要去苛责孩子,和孩子一起总结没有做到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让孩子感受到规则的制定不是为了约束他而是帮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幼儿园与小学时间安排不同</h3> <h3>3 熟悉小学的新环境</h3><h3>鼓励孩子多交新朋友<br></h3> <h3>4 陪孩子多去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和动物园等</h3><h3>满足孩子好奇心的探索。</h3> <h3>5 以乐观、积极的态度对待学校和学习给予孩子适度的关注。</h3> <h3>6 对孩子有适当的约束做个好榜样</h3> <h3>幼儿园老师应注意</h3><h3>1 适当延长一次活动的时间鼓励孩子有始有终做完一件事情</h3> <h3>2 关注孩子同伴间的社会交往让孩子学会基本的交往技巧能处理相互间的矛盾</h3> <h3>3 培养孩子遵守群体生活规则的意识带孩子参观熟悉小学的一日生活、学习状态</h3> <h3>小学老师应注意</h3><h3>1 不要随意进行入学测试更不可以成绩作为分班的依据也不应该以成绩评判幼儿的好坏</h3> <h3>2 减少呆板式的上课增加趣味性和活动性的教学方式增加包括小组和个人的多种活动形式减少孩子学习的负担</h3> <h3>3 安排2~4周的过渡期上课时间要慢慢延长具有一定的弹性重视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减少单调的机械练习</h3> <h3>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长的关爱和关注,也需要家长与幼儿园、学校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幼儿园应将幼小衔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积极为孩子入学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小学也不应太被动,应该加强对幼小衔接工作的研究。我们的准备越充分,孩子的过渡就会越轻松。最后还有几句话送给家长:孩子就是孩子相信孩子有自我成长的力量适应是一个过程,允许孩子入学有个适应过程积极的态度会帮助我们,也会帮助孩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