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2019年海南省中小学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

月照万古明

<h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h3><h3>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h3><h3><br></h3><h3>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流传下来的不朽瑰宝,其音韵和谐、隽永含蓄,既令人深深着迷,又容易让人初见者望而却步。</h3><h3>从2019年秋季学期开始,统编本教材将全部进入小学课堂。小学新教材的古诗文篇目增加至128篇,占总篇目40%以上。而古诗文的独有特点让其成为小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h3><h3>为了深入理解古诗文教学理论,拓展延伸国学经典诵读学习领域,激发教、学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情,海南省教培院组织了本次2019年海南省好校长、好教师培养工程国学经典诵读教师示范性培训。</h3> <h3>我们一行数人怀着向学之心在洋浦语文教研员吴强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海口市第二十五小学海淀校区。</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培训日程</font></h3> <h3>6月16日下午的开班仪式上,海南省小语教研员王琴玉老师,海口市第25小学校长邱淑慧老师,省教培院罗基鸣院长先后为培训致词,希望老师们能在本次培训中有所收获,有所进步。</h3> <h3>其后,海口市音乐广播著名主持人严传海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如何诵读古诗文》的专题讲座。</h3><h3>讲座中,严传海老师从朗诵的语气、情感、节奏讲到朗读中的情景再现和对象感,具体而细致地和大家分析在朗诵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如何改正,既有理论分析,又有现身说法和现场指导。最后又为大家分享了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希望能对大家的朗读有所帮助。</h3><h3>大道相通,更好的朗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诵读古诗词。</h3> <h3>17日上午,海口市第25小学副校长朱巧老师和福建特级教师钟振裕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三年级古诗教学示范课《饮湖上初晴后雨》和四年级古文教学示范课《铁杵成针》。</h3> <h3>两位老师的古诗文教学中,极为注重学生的朗读,在学生能够熟读成诵后才进行下一步地分析理解。并且两位老师在教学中,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教给学生们学习古诗文的技巧。让教与学都真正地发生。</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朱老师三年级古诗教学示范课《饮湖上初晴后雨》</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钟老师四年级古文教学示范课《铁杵成针》</font></h3> <h3>钟振裕老师就中年级古诗文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与在座老师进行了交流。</h3> <h3>钟老师提到,我们要为学生营造“安全”的古诗文学习氛围,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古诗文学习的过程,给学生一份可操作的古诗文学习规划。</h3><h3>我们要正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困难,而我们存在的意义也正是帮助孩子们解决这些困难。</h3> <h3>17日下午,文昌市小学教研室主任林尤雄老师和福建名师、金牌儿童阅读推广人陈秀娟老师分别为我们带来了六年级古文教学展示《书戴嵩画牛》和统编六下第六单元古诗词教学展示《渔歌子》《天净沙 秋思》。</h3> <h3>两位老师的课堂更注重学生思维深度的拓展,让学生们能够有自己的想象,也有自己的思考。不同年段学生不同的要求,正是体现了一名优秀教师的品质。</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林老师六年级古文教学展示课《书戴嵩画牛》</font></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陈老师统编六下第六单元古诗词教学展示《渔歌子》《天净沙 秋思》</font></h3> <h3>陈秀娟老师就高年级古诗文的教学理论与实践与在座老师进行了交流。</h3> <h3>陈老师的讲座中,有一个重点词——倾听。</h3><h3>陈老师提到倾听的不是自己的想法而是别人的,只有在倾听才是在思考。</h3><h3>一、倾听文本,朴素之处有妙音</h3><h3>二、倾听伙伴,对话之中藏智慧</h3><h3>三、倾听自我,课堂拔节在回归</h3> <h3>只恨口笨言拙道不尽老师们的字字珠玑。然而入芝兰之室,久与之化矣。</h3><h3>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这样一个名师荟萃,高手云集的培训中,我们有所得有所悟也必将有所进步。</h3><h3>愿我们能以一颗安静的心,倾听孩子也教会孩子倾听。给孩子们安全感,让他们愿意在书山学海中畅游,自此: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