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吐鲁番,位于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上,是古丝绸之路重镇,也我国最低、最热、最干地方,故称火洲。这里气温高、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适合葡萄的生长,因而瓜果丰茂,是我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堪称“世界葡萄植物园”。</h3> <h3>“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阿娜尔罕的心儿醉了……” 让我们回眸经典,伴随着这优美动听的旋律,走进吐鲁番盆地,去体味那植根于葡萄树下的浓浓深情……</h3> <h3>坎儿井,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而新疆维吾尔语则称之为“坎儿孜”。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h3><h3>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h3><h3>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 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h3> <h3>在中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曾有这样一段描述: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火焰山是必经之路,火焰山火大且不是一般的火,唯芭蕉扇可以扇灭,而芭蕉扇是牛魔王、铁扇公主的私人宝物。随后围绕着芭蕉扇,唐僧师徒与牛魔王等人产生了一系列的故事。</h3><h3> 无独有偶,在遥远的新疆吐鲁番盆地,也有一座火焰山。</h3><h3> 火焰山古称赤石山,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北部,主要由中生代的侏罗纪、白垩纪和第三纪的赤红色砂、砾岩和泥岩组成,吐鲁番当地人称之为“克孜勒塔格”,也就是“红山”的意思。</h3><h3> 此外,关于火焰山,在维吾尔族民间传说中还曾有这样一则故事:据说古代的时候,天山深处有一只恶龙,专吃童男童女。当地统治者沙托克布喀拉汗为了杀掉恶龙,特意派自己手下最厉害的哈拉和卓去降伏恶龙。哈拉和卓与恶龙经过一番惊心动魄的激战,恶龙终于在吐鲁番东北的七角井被击伤。当时恶龙带伤西走,鲜血染红了整座山,而这座山便是火焰山。</h3> <h3>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唐西域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最早就设在交河故城。196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