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武陵山

李博生

<h3>驶向大山深处</h3> <h3>&nbsp;&nbsp;&nbsp;&nbsp; 奔赴武陵山</h3><h3>&nbsp;&nbsp;&nbsp; </h3><h3>今年的八月四日是海军6984工程五十周年,很多6984的老同志自发的纪念这个日子。听说原工区的一些老兵,召集还健在的同志将要举办纪念毛主席“6984批示”五十周年活动。其实老兵们每年都有这样的活动。为什么那么多人怀念那个锤炼了一代又一代战士的偏远山沟呢?因为那里有一种令人怀念的精神。</h3><h3>&nbsp;</h3><h3> 一、</h3><h3>&nbsp;</h3><h3>1969年中国处在“文革”动乱时期,国内外形势极度困难。美国舰队驻在台湾,随时要报朝鲜战争之仇。中苏关系破裂,不断出现摩擦。在黑龙江的珍宝岛的上、新疆地区发生了流血战斗。他们的百万重兵集结在中国北部境外,战争一触即发。毛主席向全党全国发出警告:“要准备打仗!”</h3><h3>全国开展深挖洞,广积粮,准备抗击侵略。三军都在部署战场,做战争准备。“要准备大打、打核战争!”,我们唯一的二次打击力量,就是正在研制的核潜艇。可潜艇能够出海,必须要有大功率长波台。海军的通信中枢是前苏联设计的,靠近北部边境,战争初期很容易被摧毁,我军就会失去战略反击能力。海军紧急上报了建设新的通信中心的建设报告。</h3><h3>1969年8月4日毛主席批准了海军的报告,紧急建设这个重要的国防项目,这就是著名的“6984批示”。</h3><h3>海军副司令吴瑞林将军亲自带领,搜索了全国的航拍图,带队爬山涉水进行勘测,最终选中湘西武陵山脉。这里山高林密,水网交错,交通十分不便。选中的那条山谷要做木船逆水行舟进去,登岸进谷,才能到达工区,是绝对人烟稀少的地方。</h3><h3>海军立即在这里组建6984工区,海军通信部长徐明德将军亲任工区主任,海军、陆军两个工程团开进去,开展土建工作。年轻的海军长波工程师王东山受命边设计、边实验也要把设备搞出来。当时这个世界第一大功率的电台的全部设备都要国内自己设计、生产,国家拿出两个亿人民币的天价,也要完成这个军事项目。保证我们的核潜艇出的去!</h3><h3>当时国内十分混乱,大学已经不招生了,科研机构也瘫痪了,技术干部从哪里调集?海军想到了原军事通信工程学院还有几批学生没分配,国务院决定,从原西安军事电信工程学院(简称西军电)为这项工程筹集通信技术干部。海军派原第一发信台副台长刘谓滨去西军电挑选人员。他选拔了几十名干部、教员、学员(65届学生为主)带去参加工程建设。</h3><h3>我们这批西军电干部、学生到北京报到后,海军司令部命令成立6984工程安装实验队,归建6984工区(参加安装队的还有通信团调干、通信工程排战士)。队里三位领导是,工区副参谋长兼安装队队长郭永良(后来担任第二发信台第一任台长),副队长王东山(后任海司通信部长、少将)、刘渭滨(后任第二发信台第二任台长)。</h3><h3>郭队长带领工程排战士已经先期到达工区,安营扎寨,开展工作。部分西军电调来的干部去工厂监造设备,刘副队长带领我们学员队从北京出发去工区。先坐火车到长沙集训十天。集训后,我们坐上卡车进山。</h3><h3>湖南夏天十分炎热,我们在卡车上站着,顶着烈日,走了一天,傍晚在常德附近叫江亚的一个小镇停下,住宿。那是一个湖南农村小店,点油灯,睡竹床。店主为我们到来,换了新的蚊帐,新的席子。他说,自从红军(贺龙部队)走了后,这偏僻地方没有来过军队,你们就是红军回来了!我们只住一个晚上,可是店主就像见了亲人一样,一定要换新用具!</h3><h3>在车上晒了一天,吃晚饭时,都很疲倦了,可突然听说前面工区发生了大塌方,死亡三十几个民工,大家一下子精神了,那不就是我们要去的工区吗?</h3><h3>当晚我们住的小镇上就有牺牲民工的棺木抬回来。深夜了,喇叭声咽,远远的响起,镇里人都举着火把陆续到村口去,迎接烈士灵柩。我们也急忙穿衣赶到村头观看。</h3><h3>湘西是红军的老根据地,人民对红军,现在的解放军感情很深。听说上国防工程,老百姓就像当年参加红军一样,自带干粮,扛着工具就上工地了……湘西的老乡为红军烈士流过泪,如今又为牺牲在工地的亲人送行!我们看到村民眼含泪花,站在村头翘望远方,心里酸酸的!他们曾经送走过亲人,现在迎回的是他们孩子……</h3><h3>从村头回来,我们心情很沉重,睡不着。湖南的夏天真热,在卡车上晒了一天,浑身难受。帐子里又像蒸笼,我和王励生几个人索性起来,溜到河边游泳凉快一下。在月光下,夜静静的,水很清凉,正游得高兴,忽然听到远处有水声和姑娘的歌声,才发现远处几个村姑也趁夜色来河里洗澡,我们不敢出声,赶紧潜回岸边,穿衣溜回去了。</h3><h3>第二天,我们背着背包来到河边。这段路要做船才能进山,一条大木帆船等在那里,我们排队坐上大木船,船逆流而上,走得很慢。早上晨风吹来,非常凉爽。有一段河道很浅,行船很难。刘队长说,男生下河去拉纤,我们看了看远处其他船也是拉着走,我们就像河工一样排队下水卷起裤脚,开始拉纤,女生在船上给我们鼓劲、喊加油。同来的唯一的学生党员铉甲亮看不过,硬把女朋友王双叫下来,她和我们男生排在一起拉纤,男同学很敬佩他俩。同来的军电老师丁德立喊着号子,我们和着,一路走着……</h3><h3>我们男生上船后,就挤在甲板上,让女生坐到舱里。湖南正值盛夏,到了中午太阳很毒,汗水浸透了军衣,顺着衣袖滴到甲板上,每个人下面都是一滩汗水。</h3><h3>远远看到码头了,刘副队长说:“那边就是了!”我们几个男生晒得受不了了,穿着军装跳到河里,游了过去,第一次到工区我们是游到的,也不算是旱鸭子了。(未完,待续)</h3> <h3>6984工程烈士陵园</h3> <h3> 二、</h3><h3>&nbsp;</h3><h3>我们全体登岸,这是一个很小的船码头,实际就是山谷的出口,为了运输方便,工区修了一条可以走卡车的土路。工区的所有设备、人员都是由这里上岸进山的。有辆卡车在等着我们,我们上了卡车,沿着山路走了不远,来到一个村子。这是一个土家族的村子,住的是高脚楼。郭队长代表全队欢迎我们到来。安排我们住进阁楼休息。这是典型的湘西土家族高脚阁楼,底层是牛圈,我们男生住二层,战士已为我们打好了大通铺。女生住在阁楼顶层,要爬梯子上去,像鸽子一样。我们迅速整理好内务,就休息了。</h3><h3>第二天早饭后,郭队长组织我们开会。先来的通信团工程排为安装队一排,我们来的这批学员编为安装队第二排,一个叫高为树的教员担任排长,三个干部丁德立、居崇俊、尹序长分别担任三个班长,我和姬德旺、铉甲亮同学担任三个副班长。由于人手不够,班长很快派出山执行任务去了,实际是我们三个副班长带领施工。</h3><h3>下午传来噩耗,安装队一排(通信团来的那个排)的代理排长何克祥同志在施工中,不幸从山上摔下去,牺牲了。何排长,我们刚见了一面,早上一排出工前,他在批评一位班长吹起床哨晚了几分钟。</h3><h3>晚上刘副队长向我们二排讲述了何排长牺牲情况。当天下午何排长带队施工,山上架线出现险情,他叫战士先走,他只身上山排险,不慎从山上摔下去了……</h3><h3>队里开了追悼会,队领导和一排的战士都哭了!这深深震撼了我们,路上刚见到烈士灵柩抬回村里的景象还在眼前,同队的战友就牺牲在眼前!我们意识到当军人就意味随时献出自己的生命!看着山壁上用大字刷的标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活着就干,死了就算!”明白了其中的意义。</h3><h3>我们接替一排任务在两山之间架一条试验天线。这是王东山工程师设计的山谷天线,在国外是没有的,从理论上说,长坡天线应该在开阔的地方架设,可是战争的需要,我们要进山进洞,在偏僻的山区建站。只能边设计边试验,我们安装试验队就是从事这项工作。</h3><h3>最初的工作,是为架天线开辟通道。我们三个班在两山间,从南山顶到谷底,再从谷底到北山顶,划定三个工作区,要在这没有人烟的原始山林里开出二十米宽贯通南北山顶的通道,通道内所有树木和障碍都得除掉。</h3><h3>我们白天施工,晚上还要站岗放哨,女生就免了。伙食很简单,早上馒头就咸菜,中午带干粮和水上山,晚上可以有一个素菜吃。米饭是湖南三季稻的糙米,好多天能吃上一次肉,有豆腐吃就很好了。每天切青菜、咸菜,连炊事班都发牢骚,买来一回肉都抢着切。他们上山采蘑菇、摘香椿尽量为大家改善伙食。</h3><h3>我们日出上工、天黑回来,来回工作走路不下十个小时。午饭带的饼子咸菜,那时只能用布口袋装着,轮流背到山上。干粮到山上早被汗水浸透,吃起来咸咸的,大家玩笑说不用吃咸菜了。我们每人只发两套军衣、衬衣,在原始森林施工几天就被树枝挂得破破烂烂,我们就留一套军装舍不得穿,有活动时当礼服穿。</h3><h3>每天早上,穿上破军衣,吃过早饭,我集合二班全体,带上干粮和水壶、背上工具和电台上山施工。我们成了伐木工人,每天爬山钻林子,从拳头粗的小树,到两尺多粗的大树都要砍掉。干了几天,我脑子里总出现保尔柯察金修路施工的景象……</h3><h3>队里领导和我们一样艰苦,他们不但有繁重的技术工作,还要跟我们去施工。特别是王东山副队长,他是海军通信部的工程师,6894工程的总设计师,这个山谷天线就是他设计的。他是解放初期大学毕业参加海军的,曾留学苏联,学习海军通信。郭永良队长、刘谓滨是海军部队老通信干部,参加建设第一发信台,建成后是海军第一发信台正副台长,干完了第一发信台,又进这深山老林干第二发信台,这就是我们军队的前辈,他们无怨无悔为祖国献出青春。</h3><h3>有一次王东山副队长跟我班上山,在原始森林里干到中午,突然下起大雨,我们全身淋透,又湿又冷。王东山副队长问“谁能点起火来?”我心想这么大雨怎能点火。有一个学员,用斧头把一根粗点的枯树干劈开,再把劈开的木头削成刨花,再搭上枯树枝,居然在大雨中燃起篝火。大家围着火堆吃干粮,衣服烤得冒白烟,感到暖暖的。这情景又使我想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们在风雪中施工景象!我们这代人为祖国也要经历这样的生活!</h3><h3>差不多快二个月时间我们从沟底把通道开到了南北两个山顶。我们班接近北山头时,是一片半人高草地,大家冲了上去,到达北山顶,我们架起电台与大队部通了话,同志轮流着对报话机喊话,“我是北山!我是北山!我们到达山顶!我们胜利了!”那兴奋的呼叫声、欢呼声久久地、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是啊,一群大学生在原始森林里苦斗了二个月,终于完成了开辟通道的任务!</h3><h3>正式架天线前,要在山顶确定架线地点。海军通信学校调来几名教员,参加试验队工作。有一个叫唐品的教员,长的胖胖的,带个眼镜,好像“小兵张嘎”里的胖翻译。他人太胖,为了照顾他,队里让他在家干点帮厨之类不用爬山的活。那年头人人都争着干苦活累活,他听说天线根定点,一定要上山,说自己是天线教员,应该去!队里同意了。王副队长把我叫去,对我说:“李班长,唐教员跟你去,定点多听他的意见!”“是!”我知道王副队长还有要我照顾他的意思没有说出来。</h3><h3>我带王励生和另一个同志加他四个人,天一亮就出发上山了。</h3><h3>我们到了山顶,用报话机与队部王东山副队长联系,在唐教员帮助下把点选好。这时已经下午了,我们吃了干粮,开始下山。本来我们几个小伙子,估计晚上八点钟就可以到家,可唐教员太胖,遇到陡坡坐在地上一步一步往下挪,速度太慢了。他裤子磨破了,天黑了才走了一小半。唐教员也急了,说:“不要管我了,你们先下山。”这深山老林野猪、狼很多,听说还有豹子,怎能丢下他不管。我们两人架着他走,另一人拿着棍子在前开路。常有小野兽从眼前窜过去,惊吓我们。报话机在山上就没电了,手电筒也没电了,无法联络,也没有照亮的。天黑黑的,周围只有萤火虫的亮光和草丛中野兽的臊味。</h3><h3>天太黑,渐渐找不到路了,我们摸索着往山下走。有时穿过大片一人高的茅草,有时不得不沿野猪拱出来的灌木林通道往下钻。我们心里很害怕,连滚带爬,浑身湿透了也不知道,摔倒多少次也不知道,可是仍然互相鼓励着。</h3><h3>大半夜了,也不知还有多远,我心里很着急。忽然看到山下亮点很多,原以为是萤火虫,细一看原来是火把和手电筒,还有喊叫声。我们也喊起来,夜里喊声传得很远,亮点朝我们移动过来。不久,我们班上的张毛谷等同志冲上山来,紧紧抱住我们,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湿透了肩膀,我们也不知是不是有伤,被架着往下走。唐教员的裤子全挂成布条了,两眼泪水花花的……下山后听说,晚十点了队里不见我们回来,又联系不上,就报告了工区,工区领导派部队、民兵都出动了……</h3><h3>如何架起天线,很难定方案,派直升机吧,山沟里不敢飞!最后还是决定用人力。还是三个班各负责一段,大量民工派来由我们指挥,从南山到北山,一字长蛇阵摆开,把几千米的天线从南山传到谷底,再由我们的肩膀拉上北山,不久试验天线架起来了。</h3><h3>又需要我们把大发信机和柴油发电机抬到半山腰,我们用竹竿五花大绑把机器像花轿一样抬起来,一步一挪,一直把大机器抬上山,抬进用竹子搭起的临时机房里,开始试验。王东山副队长设计的山谷天线发出信号,艇上接收了,试验成功了(十几年后,这项成果评为国家进步一等奖)。</h3><h3>两山之间要建大规模天线阵,山里要开出几层楼高的山洞做机房,这由工程部队完成(参加的工程部队有海军的工程团、还有济南军区的工程团,他们担负了艰苦的洞库开凿工程,还有上万的民工,他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参加施工,付出了极大的艰辛和牺牲)。</h3><h3>安装队的学员分成若干小组分赴各工厂、部队去监造设备和技术培训。一年后回来,完成洞库机房内设备的安装和调试。</h3><h3>6984工程历时十年。由于前期工作环境恶劣,牺牲了七十多人。组建台站安装队人员成为第一代守候人。</h3><h3>我们大多数人后来转业了,全都退休了,但我们建设、守候过的台站,还在为保卫祖国服务。</h3><h3>今年是海军建军七十周年,习主席在青岛检阅了海军舰艇部队。中国海军向世人展示了核潜艇。这表明中国不但是核大国,而且具备了核反击攻击的能力。这里也有我们6984老兵的汗水。</h3><h3>马上又到了毛主席“6984”批示五十周年的日子,工区的一些老兵要在邢台工区最后的基地纪念这个日子。安装队的三个队长都是八九十岁老人了,我们这些参与者也是七十多岁了,我与王励生找王东山部长商量我们安装队健在人员一起纪念一下,这也许是我们最后的一次聚会。在谈关华等战友努力下,居然那张照片上健在的战友几乎在短短几天里都联系上了,八月四日我们决定在北京聚会!我们的一生是短暂的,但我们也为中国的海军建设曾经贡献过青春和力量!</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 6984老兵&nbsp;&nbsp; 李博生</h3> <h3>2009年组织回访部队</h3> <h3>南山上</h3> <h3>将全体回家看望的老兵签名的横幅赠与团部,与团副政委在荣誉室前留影。</h3> <h3>描写6984工程的小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