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商品的致命引爆点存在三大法则

多维时空世界

<p><b>哪里都人多,哪里都排队。当然了,这是因为假期带来了一个峰值流量,本质上和双十一打折所以销量爆发没区别——人们都选择了在同样的时间做同样的事情,所以肯定得排队。 <br><br><br>但今天我们想谈的是,为什么在普通的日子里,有些地方也总是排很长的队伍?某些网红餐厅,一些潮流服装,还有一些奶茶店,甚至你去体验了之后觉得just so so,不过如此啊,怎么还那么多人排呢?上周,一家休闲品牌和一个潮牌推出的联名款衣服,甚至遭到了全城抢购,它已经不是排队了,这简直是排队参加百米冲刺!于是人们在朋友圈感叹,老了、看不懂、不理解、不理性......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揭晓排队的秘密。 <br><br><br>从总体来讲,排队现象是非常理性的经济行为。本质上,排队行为都是套利行为。 <br><br><br>什么叫套利呢?这是一个金融术语,在市场中人们常常使用,它说的是一个商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价差。比如史记里面说的,旱则资舟、水则资车,在晴天造船等洪涝的时候卖,在下雨天造车等天晴了去卖,这就是跨越时间上的套利。因为一定是下雨的时候伞更贵,船更贵,在原材料便宜的时候去制造,在有需求市场涨价的时候去销售,这就是跨时间套利。 <br><br> <br><br>套利在空间上就更简单了。古代有个越国人擅长做鞋,准备去鲁国卖鞋。他老婆说,你可千万别去,鲁国人不穿鞋的,去了卖不掉。但是在真实经济环境中,这种情况往往是大生意,因为鲁国没有竞争,同时市场广阔。而同时,吴国人穿鞋,并且吴国的鞋子还很贵,那么越国人就可以去鲁国生产,然后再高价卖给吴国,这就是典型的在空间上套利。这个模型已经完全反应到了今天的经济全球化当中了,它背后就是这个如此简单的原理在起作用。 <br><br><br>你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再来看排队。联名款众人排队疯抢甚至引发全武行,不理性吗?不是,因为它就是套利。潮牌大多很贵,一件T恤往往上千元,但是联名之后只卖99元,其中就出现了巨大的价差,马上转手,就有数百元的套利空间。在一个有效市场里,这种套利窗口会瞬间被填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冲刺抢购的时候,手机掉了都不要了。 <br><br><br>再举一个例子,网红奶茶,也是排大队。大家会问,30元一杯的奶茶,这可跟经济学没关系吧?我不就排队喝杯饮料嘛,有那么复杂么?答案是,这依然是套利。因为小众品牌想要成功进行营销,它往往会制造饥饿感,通过限制产能来维持市场热度。在这种情况下,会出现供给失衡,想要的人更多,所以这杯奶茶的真实市场均衡价格并不是30元,而是50元甚至更高。所以在品牌发展初期,大量前来排队的人,都是代购小哥,因为在市场里,一杯奶茶马上就有20元以上的套利空间。你说它不好喝怎么排大队?因为它根本就和口味没有关系。 <br><br><br>这样的案例我们能举出无穷无尽,随便举个例子,为什么过去过年买票总是排大队?道理非常简单,因为它的真实成本不是这个价格。铁路是一个公共产品,所以它定价极低,铁路系统不是按照航空公司的模型来定价,因此买到就是赚到,当然就有人排队。 <br><br><br>再比如,大多数城市里热门的网红餐厅,基本都是走性价比模式,排队的还是套利。商家通过牺牲自己的利润率,吸引到了更多的用户,用高周转率赚钱,你去观察会发现,这种店的翻台速度都极快。而用户也是聪明地捕捉了这个信号,因为同样的东西,它比全市场更便宜,吃到肚子里,就赚到了消费者剩余,因此它也总是不断吸引人来排队。 <br><br><br>总结一下,排队这件事背后的经济原理今天和大家说清了,本质上都是套利行为。排队的主要是三种人:真爱粉创造价差,套利者消灭价差,还有不明真相的旁观者,他们推高价差。 <br><br><br><br>小长假消费火爆,到处排大队。而平日里其实排队的也不少,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套利,当某种网红商品和服务,以低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情况出售,它一定会引发大家排队购买。这样的例子很多,火车票、有性价比的餐厅、联名款的服装等等。所以我们上次说到排队的有三种人:真爱粉创造价差、套利者消灭价差、不明真相的跟风者推高价差。 <br><br><br>前面我们聚焦在第二种人,主要讲套利。今天我们来讲第一推动力,也就是引爆流行的真爱粉。 <br><br><br>前两年有个理论特别火,叫引爆点理论。它说一个东西要想卖得火,有三个法则:关键人物法则、附着力法则,还有环境法则。 <br><br><br>关键人物法则 <br><br>关键人物就是今天大家通俗讲的大V,但是什么是大V,粉丝多就一定是大V吗,不一定。关键人物要具备两个特点,第一,是个内行。内行有点像评测员,他们以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知识来信用背书。第二,他得是个推销员,得接触到足够多的节点,这些节点最好又是中心节点,能进一步发散。 <br><br><br>附着力法则 <br><br>这是指你这商品得粘在大家的脑子里。怎么粘?你得有用,你得真的对大家很有帮助,东西确实得好,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得创造社会价值。人脑其实是个高效的过滤机器,人们天然地会自动过滤掉大量信息,那么什么东西会留下?其实就是那些有差异的,真正不可或缺的东西。 <br><br><br>环境法则 <br><br>环境法则很简单。冬天不喝冰可乐,夏天不吃热火锅,为什么呢,因为环境不支持嘛。我们之前讲喜诗糖果的案例,它一年只卖两次,一次圣诞节,一次情人节,因为它在当地被视为求爱的信物。请注意关键词:当地。这又是环境的威力在起作用。 <br><br> <br><br>当一个消费品,同时具备以上三要素,那么引爆点理论很可能会发挥作用,引爆一轮消费潮流。大家也可以以此来对照下,看看那些生活中火爆的现象,是不是都或多或少具备了这些因素呢? <br><br><br>但是我们今天真正想讲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因为引爆点理论不足够好,它没办法解释,为什么在不同的人群中,商品会火爆或者滞销。为什么人群不同,效果就不同呢?在什么样的人群中,引爆点的爆发力更大呢? <br><br><br>最前沿的社会学研究中,有一个精彩的模型能完美解释这个问题,借助更有效的思维工具,也许能帮我们更有效地洞见消费的未来。 <br><br><br><br><br><br></b></p><p><b><br></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