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红岩子,这几乎是所有的乐山市民都知道的山名地名。红岩子紧邻岷江的支流涌斯江,耸立在牛华镇出场口的“乐五干线”上。是二千多年前,最早被载入《华阳国志》一书,发现有“盐溉”的“红岩子”古老地名,“华夏有盐泉,始于红岩子”从此流传开来。在金光闪耀的深秋,当你登临乐山老霄顶,即可遥望红岩子的丹霞山势,赤色刺眼。但在今天,当说起红岩子山的“红岩关”,其知者甚少。</h3><h3> 牛华古镇,如今能让乐山的少男少女们谈论起,是因有“牛华豆腐脑”、“牛华麻辣烫”等名食小吃在引人流口水;“牛华溪”这个古老地名,能让年长者点燃怀旧情绪,却是因为曾经的“十里盐场”千井相望,万灶生烟。美食也好,盐场也罢,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归结于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的“盐”字。</h3> <h3> 盐为国之大宝,又为百味之始祖。人生百味,盐是第一位。因此,在以农耕为主的清末民初,盐政占据国家经济的显赫地位,盐税则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在产盐的重镇,无论水路山道,都设有盐关查证,以稽核盐票,缉拿走私,征收盐税。</h3><h3> 红岩关地处红岩子山脚,紧邻岷江水道,是乐山盐场的盐巴外销上河府的必经要道(主指雅安、新津、成都等地)。红岩关建于何年,至今已无可考。但在民国时期,红岩关是个极为热闹繁忙的盐关码头,但凡进入岷江水域,出入牛华镇涌斯江的大小船只,一律都要到红岩关靠岸等候,经稽核验卡后,方可放行。</h3><h3> 在民国晚期,红岩关是乐山盐场设立的一个盐税管理单位,在川盐外销的鼎盛时期,红岩关有警务与管理多达40余人,税警队员每天负责查验水岸船只与路道过往车辆(路上当时仅有牛咡车),师爷则每天要到沙湾头的各大灶房查灶,从灶房熬制盐巴开查。一般情况,一口和尚灶,锅口直径约二米多,产巴盐也就几百斤。熬盐分为一起火、二起火、三起火,假三天熬成一锅盐,第三天的盐巴被分割,将分块盐巴验收入库,登记造册,最后才能拿到运盐的验票,运盐出关。红岩关的具体位置在哪?现经多方走访和实地求证,特别是93岁的蒋正辅老人与87岁的张志忠老人详解细说,谜底总算揭开。</h3><h3> 蒋正辅,1926年5月出生在乐山县沙湾镇葫芦乡。年少时读过一点私塾。1945年春,19岁的蒋正辅为躲避抓壮丁,经人介绍来到牛华溪沙湾头盐场谋生,开始干过盐场各种杂活。直到1956年公私合营,成立“四川省公私合营五通桥制盐厂”以后,牛华沙湾头盐场改为五通桥制盐厂六车间,蒋正辅开始从事开绞车工种。建国以后,牛华镇的所有盐井,取消耕牛提卤,改为用绞车拉动绞盘提卤。进入70年代,蒋在六车间开始负责劳资管理,直至退休。沙湾头如今保存完好的一所盐场俱乐部旧址,就是在蒋的监工下修建而成。如今,93岁的蒋正辅老人,住家仍然在沙湾头一间小青瓦民房内,他体健耳聪,步态稳健,精神矍铄,完全不像一个近百岁的老人。说起盐场往事,如数家珍;谈起红岩关口,帆樯舟楫仿佛就在昨天。</h3><h3> 蒋正辅老人告诉笔者,过去的红岩关,就在今天的牛华水厂(现更名“昌源水业”)的位置上,即正正的红岩子山脚下的弯道处。过去这里是“上不沾天,下不接地”的郊野,以后修建起红岩关查验盐运,此地开始热闹起来。如今的乐五公路,把红岩关(现水厂)分割成两大块。原红岩关的正殿是直对公路方向,旁有一个东皇庙,庙内供奉有观音、文殊、普贤三尊菩萨,庙外有买茶水、做生意、开饭馆的简易店铺。临河码头上,有盐船聚集,等候验卡出关。右边半坡上,则是一条由牛华溪通往乐山城的老马路,由青石铺成的盐道在红岩关便噶然而止。再往前,是落满红岩碎石的土路了,宽约五尺许,一边临河,一边悬崖,行人都只能匆匆通过,抬头是望不到山顶的丹霞岩石,晴天不时会有流石飞沙从上往下掉。如遇雨天,道路泥泞,牛咡车都难以通过,路人举步维艰。</h3><h3><br></h3> <h3> 张志忠,1932年出生于牛华溪,一家三代都家住三洪井附近,生活在半边街上的一个小庭院内。张志忠本人建国后虽然去了雷波县工作,但眷顾老家,经常回到牛华镇探望父母,对牛华溪的古刹名胜、庙宇会馆总能娓娓道来,十分健谈。退休后,他回到故居牛华镇生活已经有二十七个寒暑春秋,对牛华溪的天车、井房、灶房的演变过程,都能娓娓道来。对建国前后红岩关的历史变迁,都能讲清来龙去脉。</h3><h3> 红岩关原本不大,房子外形也不起眼,就平房数间。从红岩关到沙湾头,沿河路边都架设起井房天车,布满晒水坝与各记灶房。靠近红岩关的灶房名为永泰灶,沿江岸有开源灶、恒大灶、同心灶、大成灶,到牛咡沱为三洪井,坎下是五洪井,附近尚有天堑井、佑顺井、新元井、路边井、同兴井、华兴井……在牛华溪,“过了井房就是灶房”,民间都如是说。<br></h3><h3> 如今的红岩关,从牛华镇沙湾头出去,也要走上很长一段乐五公路的“荒原”,最后在临近红岩口的弯道处,出现“昌源水业”的招牌,才是红岩关遗址。在红岩半坡,有旧房空屋,破烂不堪,但盐道遗迹犹存。</h3><h3> 法国友人色伽兰(1879—1919),诗人、作家。他原本是个传教士,一生在中国有过三次旅行的经历,又是个考古学家,写有一本《中国西部考古记》。他于1914年6月中旬,从乐山城乘船到达盐场牛华溪,用相机记录下红岩子到沙湾头一带天车井架“万灶生烟”的盛景,为“犍乐盐场”(犍为盐场与乐山盐场的合称)留下珍贵的历史照片。</h3><h3><br></h3> <h3> 1949年12月15日,人民解放军28师155团住进牛华镇,对牛华溪的乐山盐场实行军管。川康区五通桥盐务管理分局的军代表为唐尧勋,局长谷茂福,局以下分设犍为场署,乐山场暑,井仁场署3个,场署下共分设20个场务所。红岩关为乐山场署的5个场务所中唯一查验盐运的专属场务所,红岩关的查验稽核工作,一直持续到1956年盐场公私合营,五通桥成立“四川省公私合营五通桥制盐厂”以后,红岩关场务所才关闭停用。建国后,牛华成立乐山盐务管理分局,老百姓都叫它为“官盐局”,1955年4月,"官盐局"并入五通桥盐务管理局,由五通桥统管统筹统销各镇的制盐产品。至此,“犍乐盐场”正式退出历史舞台。红岩关的房屋产权,划归到五通桥制盐厂名下,一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五通桥要在牛华镇选址兴建一座自来水厂,红岩关遗址又被划给牛华自来水厂使用,直至今天。</h3><h3> 不久前,笔者特意到红岩子山下的“红岩关”实地考察,悠悠盐关,岁月留痕。虽然当年的盐关旧址,因多次扩建乐五公路被拆被毁,但逾越千年的丹霞红岩,还迎着盐风古道把守于斯;江岸上的老码头,沧桑古韵的堡坎原石还依稀可辨。在“老乐五”路的沙湾头,还有一段“原貌依旧”的古道被保留到现在。</h3><h3> 在红岩关遗址的公路边,屹立有一块公路标牌,上书“牛华溪”,而非“牛华镇”。这个路牌是在告知后人,曾经以稽核闻名的红岩关,设在这里。 </h3><h3><br></h3><h3>王中其</h3><h3> 2019年6月12日星期三</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