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位教育专家说过:“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唤起爱的能力,关爱生命,热爱生活。”这世间,每个生命的存在都值得我们热爱,甚至路边的一棵小草,山林中的一棵树,幽谷中的一朵花。</h3><h3> ——题记</h3><h3><br></h3><h3> 二零一九年六月十四,太阳以她最热情的方式拥抱着大地,按学校安排,正午时分我走访了三位学生的家庭。平日里这三位学生成绩平平,很普通,而从她们的家中归来之后,我的心总也无法平静。总想写点东西,写给她们,也写给这个世上所有平凡却在默默努力,以自已独特方式存在的人们。 </h3><h3><br></h3><h3> 一.缺失的陪伴</h3><h3> 每个孩子都是下凡人间的小天使,不管这一世投胎在怎样的家庭,摊上怎样的事,遇到什么样的人,都要学会适应,并勇敢面对,虽然有些时候孤独无援,可每个生命体最终都要学会勇敢面对生活。我走访的第一个孩子,就叫她小凡吧,她的生活现状是一个人在新村高层两居室住,她们家刚搬到镇上不久,母亲在外地打工,过年时会归来,爷爷奶奶偶尔会来看她,放学后,大多时间,就是一个人,一个人吃饭,一个人打扫卫生。诺大的房间,一进屋内,我能感受到孤独的空气。小凡的爷爷奶奶很热情,听说要家访,又怕小凡途中奔波被晒着,立马从老家赶来新家。不停的说着,小凡一岁时,母亲便去了南方,是他们把小凡拉扯大的,小凡有什么喜好等等,言语间溢满关爱。我仔细观察了一会,小凡长的不高,但白白胖胖的,能看出老人对小凡呵护至极,可总觉像是缺少什么。小凡一直很平静,看不出什么喜怒哀乐,话也不多,有时也会有些许不安。细细想来,便觉那种淡淡的表情缘于陪伴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在广大农村中小学中很普遍,太多的大人远走他乡打工赚钱,忽略了孩子的心理成长和情感世界。年复一年,孩子习惯了一个人的孤单,但让人看着心理总是难受。后来,我在校园,在路上,远远的看见小凡,她却总是目光躲闪,我走上前向小凡打招呼,问她可曾吃过午饭,她也是淡淡的说刚吃过,她不知道,虽然不在我所带的班上,但在拥挤的人群中我一眼就能认出她来。我愿她能像个青春岁月中的孩子一样喜怒形于色,下次再见她会有笑颜,像太阳花般灿烂。</h3><h3> </h3><h3> 二.独自坚强</h3><h3> 有一种女孩,看上去很柔弱,但内心却非常强大。平日上课小婷总是低着头,回答问题声音很低,有时会令人失去耐心。去她家,她却象换了一个人一样。说话爽朗,反应敏捷,倒像是家中的主心骨。她清楚家里什么东西摆在什么位置。一入家门,小婷的母亲一直说着自已没读过多少书,期盼孩子能好好读书之类的话。小婷在那忙前忙后的倒茶,活脱脱一个女主人的姿态。倒是她的母亲显得有点不知所措。她平日里学体育,难以想象,这个文静弱不禁风的女孩该是下了多大的决心寻找人生的出口呢。烈日爆晒,高强度的体力训练,也不知是怎样坚持下来的。细看家访时的合影,每一张的站姿都如一棵松树样,而眼神永远是坚定而充满光芒的。这样看似柔弱的女孩却很清楚自的人生追求,渴望生活会锋回路转,她想努力实现人生的梦想。虽然平凡如沙漠中的仙人掌一般,可即使仙人掌也有开花的时刻,也有她独特的美。</h3><h3> </h3><h3> 三 岁月静好</h3><h3> 小玉家在玫瑰小镇对面的村子里,坐在车上,风过时,能嗅到空气里淡淡的花香。她总是小心翼翼的起身朝窗外看,我知道她怕错过站。这是一个文静的女孩,眉毛细细的,说话的声音也是细细的,皮肤白静,总令人想起江南的烟雨。她穿着小白鞋,黑裤子,黑短袖,宽松灰白格子外套,她是学艺术传媒的,她像是对宽松格子衬衣情有独钟,往日衣着,换来换去总是不同款型不同颜色的格子衬衣,她的文艺复古风格在着装上表现的淋漓尽致。</h3><h3> 一进家门,小玉先入厨房,我猜她是在找吃的,循着她母亲的声音我去了她家客厅,她也跟了过来,虽然对自已母亲的安排有点不满,但什么也没说,静静的听着我和她母亲的谈话。她的母亲比我小一岁,看上去很精神,而小玉在她母亲面前像一只温顺的小羊一样,这是个一向被父母宠溺的孩子,说话总是柔声细气的。有思想,却总不能自主。或许她渴望站立成一棵参天大树的样子,却被父母当一朵花样的养着,渴望自由却不能自主。</h3><h3><br></h3><h3> 后记:这世间,所有一切都值得热爱。往后余生,愿你被这世界温柔以待。即使生命总以刻薄荒芜相欺,愿你依然有热爱生活的能力,静等花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