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上海大华“康泰东苑”是我们晚年在上海帮扶子女,撫养后代,艰苦奋斗,寄托情思的家园。在这里不仅带大了两个孩子,还交了一帮难舍难分的朋友!</h3><h3> “康泰东苑”有一拨人,都是“大华行知合唱团”的团员。我进团几年后,认识了江西的杨老师和她的丈夫上海的朱老师。没过多久就受邀去他们家做客。进门一看,哇噻!满满一桌美味佳肴,精工细做,滿屋飘香。即知他们知书达理,做事认真,勤劳善良,真诚厚道,遂成挚友!</h3><h3> 后来通过杨老师我又认识了来自保定的赵芬玲大姐。她美丽端庄,温文尔雅,浑身透着大家闺秀的气质。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令人赞叹不己。还有身材高挑,皮肤白晰,温柔热情的徐姐等。我们都喜爱唱歌,却又家务繁忙,只好唱半场。唱歌这天,大家快速忙好家务,匆匆换上漂亮衣服,将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10点10分准时在门口大树下集合,成为小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过往居民总会投来欣喜的目光。而后说说笑笑奔向公园唱歌,这是姐妹们最开心最怀念的时刻!</h3><h3> 那时我们曾计划:哪天有空带上老公找个地方好好聚聚!但梦想终未实现。</h3><h3> 在合唱团里,宁波人胡琴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个子矮,都站前排。性格都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最重要的我们还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两头牛”!</h3><h3> 胡琴家离东苑不远。我们小区有乒乓球室,我邀她来打球。刚好我们水平接近,能打得来,从此生活又增添了新项目。我们带上水和小零食,向居委会要来钥匙,开了门,“乒乒乓乓”就开战了。打了没多久,就感觉水平提高了,偶尔打出几个精彩回合,大呼小叫,比吃了蜜还甜!累了,坐下来休息,边吃边喝边擦汗,“两头牛”真开心!结束跳舞的杨老师偶尔也过来扎堆,气氛就更热闹了!这段”乒乓生涯”不长,我们的技艺也很一般,但留在心底的快乐却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记忆!</h3><h3> 这次回上海,东苑老友又见面了,话匣子打开就关不住了!最重要的决定是:6月15日,带上老公游南翔——“大家庭”,要圆梦!“全家福”,一个不能少!</h3><h3> 6月15日一早,8个人精神抖擞,容光焕发,心像”小过年儿”!郑哥是老大,穿了件火红的汗衫,格外年轻亮眼!我的老公担任摄像,眼见人美景美,指挥着大家,一张接一张,恨不能全拍下来。细心的朱老师和赵姐两口子,心疼老夏,硬是抢下背包拎包,背在自己身上,提在自己手中,令人感动!杨老师则把自家种的又甜又脆又大的黄瓜背来让大家品尝解渴——大家庭,好温暖噢!</h3><h3> 江南园林处处如画。我们姐妹身着彩衣,灿烂如花。与丈夫并肩缓行,走过绿树林阴,花团簇锦,走过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春心荡漾,飘然若仙!最活络的是胡琴,她是领队,又会摆“泡司”,像只飞来飞去的花蝴蝶!最美还是夫妻照。二人含情脉脉偎依在一起,把一生的恩爱都浓缩进这诗情画意之中了!最壮观的当数“全家福”。女士们婀娜多姿,男士们壮美帅气。大家共同的心愿是:这一刻等了三年,要把这来之不易的友谊融进花,融进水,融进每个人的心田里,成为我们永久的记忆!</h3><h3> 中午到了,三个家庭一定要做东,宴请两个青岛人!无奈我们“势单力薄” ,只得满怀感激,欣然从命。</h3><h3> 当大家围坐在一起,为友谊为幸福干杯时,我心中涌出这样几句话:</h3><h3> 岁月难抹“东苑情”,</h3><h3> 南翔圆梦情更浓。</h3><h3> 天长地久友谊花</h3><h3> 伴君晚年夕阳红!</h3><h3><br></h3><h3> 写于2019.6.17日</h3><h3> </h3><h3><br></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