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嗨子戏”的后生

袁家权

<p>文图:袁家权</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br></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76, 111, 187);">&nbsp; &nbsp; &nbsp;“嗨子戏”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span></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生动精致的脸谱、委婉优美的唱腔、温馨感人的剧情……阜南嗨子戏作为淮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11年5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阜南嗨子戏几位代表性传承人年龄都已近60岁,为了更好地传承嗨子戏,2012年7月,阜南县开始筹建非遗传承培训班,招收对象是10岁到15岁的儿童,并于2013年2月开课。<br></p> <h3></h3><h5>&nbsp; &nbsp; &nbsp;<i> <font color="#167efb">从事“嗨子戏”艺术近70年的非遗传承人谢学芳,将表演技巧毫无保留地教给这群酷爱嗨子戏的孩子们。</font></i></h5><p><font color="#167efb">&nbsp; &nbsp; &nbsp; &nbsp;</font></p><p>&nbsp; &nbsp; &nbsp;“当初办这个非遗传承培训班,目的是为了培养新一批年轻学员,但起步的时候很困难。 ”阜南县文化馆馆长李建军向记者介绍,在筹建非遗传承培训班时,拟定多部门联合办学,并将培训班纳入职高中专教育范畴。当初是面向无社会招收10岁到15岁的儿童,其中重点招收孤儿及贫困儿童、留守儿童,可刚开始招生时,即使注明了不收学费,来报名的人也是寥寥几。</p> <h3><p></p></h3><h5>&nbsp; &nbsp; &nbsp; <font color="#167efb">&nbsp;<i>在学校,孩子们除了学习几门文化课外,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排练室度过。</i></font></h5><p><i>&nbsp; &nbsp;&nbsp;</i></p><p>&nbsp; &nbsp; &nbsp; &nbsp;因为招 不到人,阜南县非遗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联合阜南县民政局对全县的孤儿和贫困儿童、留守儿童进行摸底,同时挨户上门进行宣传,加上后期的社会报名,择优录取了55名学员。</p> <h3><p></p></h3><h5>&nbsp; &nbsp; <i><font color="#167efb">“ 这几名学生喜爱民乐演奏,由于各自的演奏水平参差不齐,只能一遍又一遍地进行磨合。 ”义务教授民族乐器的王朝金对记者说。</font></i></h5><h5><br></h5><h3>&nbsp; &nbsp; &nbsp;“大部分学生是来自农村的孤儿和留守儿童,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戏曲,选拔的时候虽然看了孩子的体形和嗓音,但专业课教学难度还是很大。 ”李建军说,尽管他们也和教学的老师沟通,教课进度尽量放慢一点,但毕竟是为嗨子戏培养新人,经过定期考核,表现实在太差的学员,还有完全跟不上课程的学员,就被淘汰了,现在学校里还有37名学生。</h3> <h5>&nbsp;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167efb">&nbsp;<i>在简易的宿舍里,李雪茹整理即将上台表演的戏服。学戏条件尽管艰苦,但这里将成为“嗨子戏”表演人才的摇篮。<br></i></font><br></h5><h3>&nbsp; &nbsp; &nbsp; 记者了解到,阜南县非遗传承培训班采用的是“以戏带功、以功促戏”的教学模式,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教孩子们了解戏曲艺术的特性,阜南嗨子戏的发展历史,嗨子戏调式、板式及特色等,同时也会在平常的学习中,排演一些简单的嗨子戏选段。</h3> <h5>&nbsp; &nbsp;<i>  <font color="#167efb">李振英对爱徒张进成喜爱有加。张进成是一名孤儿,很小就来到戏校,师从李振英学习“嗨子戏”。<br></font></i><br></h5><h3>&nbsp; &nbsp; &nbsp;“近年来,阜南县对抢救、挖掘嗨子戏高度重视,县财政每年拨付16万元,提供经费保障,为嗨子戏的传承创造了良好条件”。李建军告诉记者,2012年7月,阜南县开始筹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培训班,由县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体育局牵头,县教育局、县民政局等联合办学,于2013年2月开课。</h3> <h5> &nbsp; <i>&nbsp; <font color="#167efb">在打击乐教室,孩子们每天要花上几个小时一遍遍地练习演奏技巧。这群孩子中有不少是孤儿,学校成为他们名副其实的家。</font></i></h5><br>&nbsp; &nbsp; &nbsp; 培训班纳入县成人职业教育计划,从全县孤儿和特困家庭中招录学员,县财政投入办学经费,学员学杂费全免,学制三年,毕业后颁发中专文凭。由阜南县第一职业高级中学教师教授文化课,由阜南嗨子戏传承人和阜南县演艺中心骨干演员担任专业课老师。“学员吃住都在学校,定期组织文化课和专业课考核。 ”李建军对记者说。<br> <h5>&nbsp; &nbsp; <font color="#167efb">&nbsp;<i>学校不定期推出新剧目,孩子们认真排练。</i></font></h5><h3><i><font color="#167efb">&nbsp; &nbsp; &nbsp;&nbsp;</font></i></h3><h3>&nbsp; &nbsp; &nbsp; &nbsp;目前,37名学生在10岁至17岁之间。 “每天六点半起床喊嗓,然后练功,跷腿、翻身,我们还会二胡和击乐。 ”16岁的张进成说得非常专业,他在这里已经学习近三年了。自2014年以来,张进成和他的小伙伴们先后参加省、市的比赛获得了不少奖,他主演的《抢板凳》获阜阳市二等奖。面临着毕业季的到来,他在心中憧憬未来。</h3> <h5>&nbsp; <i>&nbsp; &nbsp; &nbsp;<font color="#167efb">小演员们在简陋的大篷车里进行化妆。艰苦的环境,将造就孩子们坚韧不拔的意志。</font><br><br></i></h5><h5><br></h5> <h5>&nbsp; <i>&nbsp; &nbsp; &nbsp; &nbsp;<font color="#167efb"> 课余后,孙亦文、霍艳莉如同亲姐妹,有说不完的悄悄话……</font></i></h5><br><br> <h5>&nbsp; &nbsp; <i><font color="#167efb">学校不定期组织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街道社区,为群众送去欢乐。</font></i></h5><br><br> <h5>&nbsp; &nbsp;<i>  <font color="#167efb">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到街道社区,为群众送去欢乐。</font></i></h5> <h5>&nbsp; &nbsp; &nbsp; <i>&nbsp;<font color="#167efb">2016年5月20日,江淮时报在《视觉新闻》版刊发,收到较好的社会效果。</font></i></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