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故里”送医记

河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

<h3>  古语有“貌比潘安,情如宋玉”来夸赞一个人有才有貌,其中“潘安”就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也雄踞中国“美男子”榜首近2000年,他的老家就是中牟县大潘庄。</h3><h3> 作为我院建院70周年院庆活动之一的“我为家乡做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口碑,也为家乡老百姓送去河大一附院实实在在的关怀与帮助。近日我们在胸心血管外科孟庆江主任医师、全科医学李延红副主任医师带队下,同呼吸、皮肤、心脑血管等专业的医护人员来到了潘安故里-----中牟县大潘庄,当然这个地方也是胸心血管外科医师潘丽红的老家。</h3> <h3>  送医送健康的活动就在潘安公园举办,医疗队到达公园后,那里早已汇聚了等待就医的老乡,他们很热情地帮助我们悬挂条幅、铺就诊台、搬桌椅板凳等等。诊疗活动开始后,大家自觉排队,没有插队及喧闹的行为,做心电图、查血糖、量血压、专家们对每一个就诊患者仔细查体,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尽管当天天气很热,可是现场井然有序,老乡们对健康知识渴求的热情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医护人员,他们发自内心的对医务人员那种朴实的尊重之情也感动着我们。</h3> <h3> 记得当时,有一位老大年颤巍巍的走到李延红主任诊台前,嘴里一直强调自己从没吃过药也没进过医院,就是最近头晕的厉害,李主任详细询问了病史并给她做了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护士给她量血压达到200/110mmHg,李主任赶紧从药箱内取出一片硝苯地平让她口服,老大娘休息20多分钟后,很夸张地说自己头不晕了,还一直说一个药片怎么那么神奇。</h3><h3> 本次义诊活动中担任健康宣教工作的潘丽红医师给老大娘仔细讲解了“高血压病”的预防及治疗的相关知识,同时跟她家属取得联系,反复叮嘱家属抽空带老大娘去医院做个全面检查。</h3> <h3>  有一个36岁的女患者,自从生完二胎后1年来一直被低钾血症困扰,跑了几个大医院,很遗憾病因一直没查出来。她老公带着很厚的一叠病例及检查单来到诊台前,饶德新医师详细看完资料后,与孟庆江主任医师联系来我院就诊,当时患者及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一个上午的义诊活动,我们接诊了将近100多人,就诊台撤离的时候,有一个老乡很平静地问我们以后还能不能再来,这种活动以后能不能常态化,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因为他的问题也是我们河大一附院长期开展“我为家乡做贡献”这一活动的初衷。</h3> <h3>  潘安公园柏树华盖亭亭,“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1000多年前那个衣袂翩翩的绝世才子吟诵的这句诗,也是我们送医送健康活动的最好注解,河大一附院全体医护人员凝心聚力铺就老百姓的健康之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