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古十景之___磨龕云树。

菲絮

<h3>清代诗人郭晋有云:“探幽入奄谷,鹫岭若在眼,龛原弥勒同,树是祗林产。色相片云窥,虚空自萦绾。溶溶练影垂,青青露光潸。膜拜走游人,循崖辏车栈。昔闻松岭名,揽胜虚竹筒。怀远漫江谓,豁目快(山蹇)(山产)。春风坡谷行,可以参玉版。”</h3> <h3>‘磨龛云树’位于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大白石村村西对面的山沟里。太谷县志有记载:所谓云树就是我县最大的白皮松,树高25米,胸围3,15米,至地面1,1米高的地方分为两叉,好似山羊头上的角,附近还有数十株,已成林材。</h3><h3>前些年,太谷遭遇了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从冬旱到春,山间溪水断流、寸草不生,整个山岭荒芜,云树也没有逃过此劫。云树从此终结了它的生命,只剩下枯树在那里呜咽着,矗立成一座让人伤怀的墓碑。</h3><h3><br></h3> <h3>山崖上挖有好几个石窟,石窟原有神像,窟外就是搭着砖木结构的出檐,故名磨龛,由于树高云低,常 出现低云绕树的奇观,故名云树,二者合起来就是——磨龛云树。</h3> <h3>沟底:别具一格的石头随处可见,那不平的棱角,显示沧桑的轮回,不屈不挠,独显张扬。</h3><h3>有的像“金龟壳”,有的像“百步云梯”,有的像“佛头”有的像“神话故事里的魔窟”“怪石嶙峋”,真是形态各异,令我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h3> <h3>林夕:石缝间的生命</h3><h3>是那不定的风把那无人采撷的种子撒落到海角天涯。当它们不能再找到泥土,它们便把最后一线生的希望寄托在这一线石缝里。尽管它们也能从阳光里分享到温暖,从雨水里得到滋润,而唯有那一切生命赖以生存的土壤却要自己去寻找。它们面对着的现实该是多么严峻。</h3><h3>于是,大自然出现了惊人的奇迹,不毛的石缝间丛生出倔强的生命。</h3> <h3>清澈的泉水在岩石的中间汇成一条溪流, 泉水滋润的地方,芳草芊芊。</h3> <h3>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棵树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雨沧桑,仍然顽强的活着。</h3> <h3>光明生活老师是今天的探路者、领路人。辛苦、感谢!</h3> <h3>雨过天晴是今天的组织者,群里年轻的管理员。辛苦,感谢!</h3> <h3>亮剑,自由摄影人、群里管理员。辛苦、感谢!</h3> <h3>镜头下的帅哥、美女们。</h3> <h3>今天的行程路线图。</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