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兄妹五人中,姐姐排老二。大哥是我家老大,不过因为他从小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让他失去了很多为这个家做贡献的机会,姐姐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老大。</h3><h3>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父母含辛茹苦地养活一家人的故事,姐姐知道的最多。她最知道饥饿的滋味。她说,小时候跟着父亲去学校做木工,肚子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闹父亲回家。家里没吃的,父亲很为难。正在这时学校的一个领导看到了,到学校的食堂里给她掰了半块馍。她说,馒头真甜,老师真好,带着满满的感激咀嚼幸福的滋味她终生忘不了。</h3><h3> 姐姐好学,从小学到初中都是好学生。也许是家里太穷,也许是我们家在村里是单门独户让她过早体验了人情冷暖,她有很重的自卑情结。上到初三快毕业时,她坚决要辍学回家。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她的同学们到我家劝她回校的镜头。姐姐很坚决,老师和同学们的挽留没有阻挡住她的脚步。她告别了校园,坚定地站在父母身边,她要和他们一起撑起这个家。</h3><h3> 姐姐既懂事又能干。在地里耕作,她是父亲最得力的干将;在家里做饭,她是母亲最得力的助手。姐姐干活的时候像个小伙子,我在她年轻时的照片里总能看到她在田间劳作时麻利的身影。姐姐做饭比母亲做得还好。父亲叫要好的伙计到家里喝酒,准备饭菜时姐姐成了主力。小时候家里改善生活时就炸油条。我们几个特别想吃油条的时候就去巴结姐姐,她只要同意,我们就能如愿。姐姐是掌勺的,大哥是烧锅的。二哥,我和弟弟围着锅台转悠,时刻等待着美味的出现。母亲和好面后就“退二线”了。只见姐姐麻利地将面团分成几截,拿起一截反复揉捏。待面团被她修理的又光又滑又筋道时,她把面团往案板上一铺,拿起刀快速地一刀一刀划过去,面团很快被她切割成了均匀的条状。案板并不平,她划过之处,也偶有粘连的地方,她也并不理会。她两手抓着面的两端开始抻拉,只见她手腕轻轻一抖,像变魔术一样面就变长了。她把拉好的面往油锅里一放,只听嗞啦一声冒起一股白烟 ,金灿灿,胖乎乎的油条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个时候是我们几个看客口水最多的时候,嘿嘿!不过第一根油条是不能吃的,母亲会庄重地把它放在灶台上敬灶神。第一锅油条总是觉得少,我们一人吃了一根就没了,而且姐姐还没吃。于是我们在尝了鲜之后就眼巴眼望地看着油锅,我们知道,姐姐会用她的一双巧手满足我们所有的渴望。</h3><h3> </h3> <h3> 上小学时我经常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姐姐总怕别人瞧不起我,所以想办法打扮我。有一次,我要到县里参加歌咏比赛,姐姐知道后赶紧到街上给我买鞋。我记得当时她给我买的是红鞋绿袜子,颜色好艳!穿着新鞋,我内心又多了一份骄傲。姐姐手巧,她会编织毛衣毛裤。我上师范的第一年,姐姐就给我织了一件蓝色的毛衣。村里的姑娘们都说她织的东西好看,有时跑到家里请教她。</h3> <h3> 在我们这个家里,姐姐是功臣。我们兄妹几个敬重她,感激她。作为家里唯一一个吃商品粮的人,我是受益最大的,所以和姐姐情分最重。</h3><h3> 勤劳能干的姐姐结婚后遇到了诸多不顺。婆家和娘家是一个村,她又特别顾家,这无疑会造成一些矛盾。看着姐姐在婚姻里挣扎,我有说不出的难过。她习惯了向我倾诉,我习惯了为她指点迷津。她特别信任我,我说的话,她从不怀疑。一个偶然的机缘,我逼着她去读了几天书。她说当时的感觉就像是背着石头上山一样累。不过,自从有了那次读书体验后,她开始爱读书了。我们在交流时,她的委屈越来越少,她的自信逐渐增加,她的生命在一点点开花。听着姐姐口中时不时蹦出的妙语,我很欣慰:在苦难中开花,你足够强大。</h3> <h3>幸福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而今,姐姐心中有路,眼中有光。她每天自信地忙碌着,踏实地享受着。她仍然是父母膝下最值得信任的人,因为她懂他们;她永远是我们眼中的老大,因为她是生活的强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