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山西……中华大地的璀璨文化

狙击手🏆

<h3>我们2019.6.14当天下午就来到晋祠,久仰全国重点知名文物,在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weng)山麓。晋祠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yu)而建。晋祠是集 中国 古代祭祀建筑、园林、雕塑、壁画、碑刻艺术为一体的唯一而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建筑、园林、雕刻艺术中心。人云:“不到晋祠枉到太原 ” 但不懂历史典故和古代建筑的我们,到晋祠也只是走马观花。晋祠有三宝,三绝,赏三匾之说……</h3><h3><br></h3><h3> 晋祠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西周初年成王姬诵封其胞弟虞为古代国开国诸候,虞施政有方,国 富民 强。为祭祀他,虞后人在这里建祠堂,称“晋祠”。</h3> <h3>我们的团队在历史古迹前留影……</h3> <h3>一宝:圣母殿 (宋代)</h3><h3>宏伟壮观的圣母殿……背依悬瓮山,前临鱼沼,左、右是善利泉和难老泉,坐西朝东,独居中轴线末端,冠于全祠。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现存晋祠内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蔚为壮观,其形制、规格和构筑方法以及造型,都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h3><h3>大殿作重檐歇山顶,通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平面布置,近似方形。四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付阶周匝”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筑中最早的实例。殿堂梁架采用“乳栿对六椽栿用三柱”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惟一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力。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四爪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距今近千年,鳞甲须髯,仍跃跃欲飞,不能不叫人叹服木质的优良及工艺的精巧。</h3><h3>殿内无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龛(kan)中圣母的威严,而且为设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条件。</h3> <h3>二宝:鱼沼飞梁(宋代)</h3><h3>鱼沼飞梁在圣母殿与献殿之间。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其是方形,水中又多鱼,故名鱼沼。沼上架有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桥为虚,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故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到:“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桥梁建筑有极高的价植。</h3><h3><br></h3> <h3>三宝:献殿(金代)是供奉祭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面宽三间,深两间,梁架很有特色,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既简单省料,又轻巧坚固。殿的四周除中间前后辟门外,均筑坚厚的槛墙,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豪放。保持着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br></h3><h3><br></h3><h3>殿西月台上有一对铁狮,神态勇猛,造型生动。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国现存较早的铁铸狮子。</h3> <h3>  晋祠三绝</h3><h3>一绝:周柏唐槐。周柏是北周时代种植的柏树,已有3000多年。唐槐是唐代时种植的槐树也有1300多年了,至今都还茂盛葱郁。</h3> <h3>圣母殿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 该殿始建于北宋年间,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h3> <h3>宋代彩塑<br></h3><h3>二绝:圣母殿内宋代的彩塑。圣母殿是北宋年间修建的一座规模宏大的殿堂。由于这座殿堂修筑得十分富丽堂皇,再加上古代官员都要到圣母殿来献祭祈雨,这座殿堂就成了晋祠的主体建筑,而原来的唐叔虞祠倒反而退居次要的地位了。圣母殿的殿身四面都有围廊,前廊深两间,是我国古建筑中现存最早的带围廊的宫殿。</h3><h3>  殿内供奉着四十三尊彩塑。主像是圣母邑姜,其余四十二尊是宦官、女官和侍女。圣母凤冠蟒袍,端坐在凤头椅上。侍女手里都拿着侍奉的东西。有的伺候饮食,有的负责梳洗,有的专管打扫,眉眼有神,姿态自然,塑工精美,是中国雕塑史上的精品。</h3> <h3>难老泉</h3><h3>三绝中最后一绝是难老泉。晋水有三个源泉,一是善利泉,一是鱼沼泉,一是难老泉。难老泉是三泉中的主泉,晋水的源头就从这里流出,长年不息,水温保持在17℃,每秒流量是1.8立方米。</h3> <h3>泉眼上下两个出口……</h3> <h3>晋祠参观完还寓意未竟就直接赶到蒙山,在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的寺底村,主峰高1325米,蒙山晓月为旧太原八景之一。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开凿了高200尺的摩崖大佛,称为西山大佛,比目前全国最大的乐山大佛略低,但要早于乐山大佛开凿。<br></h3> <h3>山西博物院展览重中之重的三晋文化是西周时期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原青铜文明的垂范之作,三晋青铜器在深邃、厚重的外表下,总能让人感受到一种桀骜不驯的霸气和地广天阔的胸怀。山西博物院展出的两件鸟尊,虽风格迥异,但皆为珍宝,让人过目不忘。</h3> <h3>西周鸟尊是博物院的镇馆之宝……</h3> <h3> 极罕见的文物珍品</h3><h3>  山西古代壁画包括地面上的寺观壁画和地下的墓葬壁画,遗迹遍布三晋各地。朔州水泉梁壁画中有迄今发现的最早最完整的;忻州九原岗壁画墓不仅有我国迄今发现最大的狩猎图,还首次发现北朝建筑壁画;稷山县元代青龙寺壁画,有中国现存最早的水陆画;芮城永乐宫壁画,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庞大、保存最完好的道观壁画。山西壁画珍品数不胜数,是中国美术史极为重要的一部分。</h3><h3>  极高超的画艺</h3><h3>  山西壁画多出自不留名的民间工匠之手,让我们得以窥见民间精湛高超绘画水平之外,还反映出这些壁画与许多著名的前朝画家和画派之间的艺术渊源。比如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画风近似当时的画圣杨子华;元代永乐宫三清殿壁画传承了吴道子画风,与晋南襄陵画派也有极大关系。可以说在人物画的创作方面,山西壁画占据着美术史上极为重要的地位。迄今为止挖掘和发现的都为中国之珍宝。</h3> <h3>自西周初年到春秋末期,历38任国君,664年之久;三次勤王,成为周王室的重要支撑者;从晋文公创立霸业起,保持霸主地位长达150年,在中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发挥过巨大作用——这就是先秦时期晋国的辉煌历史。</h3><h3>时空流转,沧桑变幻,三千多年过去了,三晋大地上早已不见金戈铁马的踪迹,但总有一些迹象仍在提醒着我们那个年代的辉煌:或是考古文物,或是古建古迹,或是白纸黑字的史书,或是至今仍被人们口耳相传的成语典故。说起“唇亡齿寒”、“秦晋之好”、“马首是瞻”等等词语,你知道它们其实就来源于晋人先祖的故事吗?</h3> <h3>镶金玉碗……无价之宝</h3> <h3>西周铜器……无价之宝</h3> <h3>不顾旅途劳顿我们一行马不停蹄的来到了五台山……</h3><h3>五台山位于中国山西省东北部,距省会太原市230公里。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也是佛教名山之首。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五台山,进入五台山核心地区一座大白塔就跃入眼帘,那就是五台山的标志,塔院寺大白塔。大白塔,据说也是一座佛祖真身舍利塔,最早建于东汉明帝时期,和佛教传入中原地区时间大致相当,原先收藏舍利的慈寿塔就在大白塔内部。</h3><h3>塔院寺原先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塔后,扩建成寺,因白塔太过出名,人们就都叫它塔院寺了。北魏时,显通寺名为大浮图寺。浮图,就是塔的天竺文音译,这也可以视作白塔修建年代的一个佐证。不过,如今的白塔是元代所建,尼泊尔匠师阿尼哥的作品。</h3> <h3>塔院寺是五台山著名的五大禅处之一。塔院寺有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两百多个铜铃,声音清脆悦耳,座塔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大白塔也是朝圣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偶像。香客多绕行白塔还愿,一边走一边念经或叩头,一边抚转法轮。蒙藏族佛教徒到五台山,首先要朝拜“塔院寺五圣迹”的第一圣迹,就是大白塔。 在白塔的东边还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所以又称文殊发塔。藏经阁在大白塔北侧,是一座木结构建筑,内有用汉、蒙、藏多种文字所写的经书两万多册,其中宋至清乾隆年间两千多册经卷为善本。</h3> <h3>6.15是五爷的生日,今天五爷庙的香火特别旺……</h3> <h3>朝觐的人很多……</h3> <h3>从山里下来就直奔世界第一木塔,心中窃喜终于等到一睹尊容的时候了……</h3><h3>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此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历963年,虽历经了狂风暴雨、强烈地震、炮弹轰击(塔身上弹痕累累,可以看见嵌进去的弹头),仍然屹立。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据说有好奇者,曾经用两手执一根细绳,把它从石础和木柱间横过。所以,民间就有24根木柱轮流间歇的传说。</h3><h3>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最特别的是,这座塔内供奉的佛像非常大,造像技艺很高。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11公尺,在塔内仰望,更觉雄伟无比。周围是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的壁画,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特有的绘画风格。 第二层由于八面来光,豁然开朗,一主佛、两位菩萨和两位协从排列,姿态生动。第三、四、五层也都供有佛像的菩萨像,层层的造像不同,构筑各异。</h3> <h3> 《诗经》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应县佛宫寺释迦塔的一双佛牙,千百年来在人们心目中如高山、如景行(大道),要瞻仰,要身体力行。临应地而生善意,瞻佛牙而生善心。对于每一个朝圣者来说,生命的意义不正在于此吗?</h3> <h3>释迦塔采用全木结构搭建,不用一颗铁钉,由3000吨木制构件互相咬合构成塔身,可以同时承受1500人登上木塔。第一层的每根木柱平均负重高达110吨,至今已持续近千年。由于气候侵蚀和地震影响,塔身目前已略有倾斜。</h3><h3>释迦塔由于其令人震撼的独特性,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h3> <h3></h3><h3>重头戏一个接着一个,还好我们从大同达到景区也就是65公里……</h3><h3>悬空寺,又名玄空寺,在山西浑源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它位于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是国内现存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建成于491年,迄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面对恒山,背倚翠屏,上载危岩,下观深谷……</h3> <h3>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世界岌岌可危十大建筑。</h3><h3>悬空寺又是恒山十八景中“第一胜景”……</h3> <h3>悬空寺共有殿阁四十间,利用力学原理半插飞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相连,曲折出奇,虚实相生。寺内有铜、铁、石、泥佛像八十多尊,寺下岩石上“壮观”二字,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墨宝。古人云:“蜃楼疑海上,鸟道没云中。”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叹其为“天下巨观”。</h3><h3>山西大同恒山悬空寺,悬挂在大同市北岳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半崖峭壁间,始建于北魏太和15年(公元491年)。始建初期,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90米,因历年河床淤积,现仅剩58米。1957年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院,上载危崖,下临深谷,背岩依龛,以西为正,寺门向南开。全寺为木质框架式结构,依照力学原理,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栏左右紧联。仅152.5平米的面积,建有大小房屋40间。悬空寺的总体布局以寺院、禅房、佛堂、三佛殿、太乙殿、关帝庙、鼓楼、钟楼、伽蓝殿、送子观音殿、地藏王菩萨殿、千手观间殿、释迦殿、雷音殿、三官殿、纯阳宫、栈道、三教殿、五佛殿等。</h3> <h3>16日我们来到云岗被这里的石窟艺术所震撼,石窟用了64年的时间所凿成……如果与约旦的佩特拉大峡谷世界新第七大奇观石窟群相比较毫不逊色……</h3><h3>云冈石窟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位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气势恢弘,内容丰富。 现存主要洞窟51个,造像5100余尊,最高的17米,最小的仅有几厘米,各类造像形象生动活泼,姿态飘逸隽秀。其中的昙曜五窟,布局设计严谨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五华洞雕饰绮丽,丰富多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 1961年,云冈石窟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h3> <h3>保护石窟的外建筑,因为石窟风化严重还有几个窟是封闭的,不让参观,也是留给后人研究的…</h3> <h3>处于对历史文物的尊重我们大家又在此合影留念……</h3> <h3>进窟参观不让拍照,这是团友手机掠到的……</h3> <h3>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这个时期即云冈中期石窟,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h3> <h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始建于西周宣王2680年前,是中国汉民族城市在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汉族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h3><h3>今天登四大古城中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城墙,访明清古票号,探地下钱庄,有慈禧所赐牌匾《汇通天下》,震惊之余恍若时光倒流……</h3> <h3>已有600年的古城墙……</h3> <h3>在中国明清以来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上,驰骋欧亚的晋商举世瞩目,山西特别是以太谷、祁县、榆次、平遥等为代表的晋中盆地商人前辈,举商贸之大业,经营范围包罗万象,夺金融之先声,钱庄票号汇通天下,称雄五百余年,创造了亘古未有的世纪性繁荣,在神州大地上留下了灿烂的商业文化。</h3><h3>晋商是中国最早的商人,其历史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期。明清两代是晋商的鼎盛时期,晋商成为中国十大商帮之首。在中国商界称雄达500年之久。晋商之家族不同于一般官绅家族,它是具有商业烙印特征的中国传统文化家族。</h3><h3>晋商中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王现曾经说过:“夫商与士,异术而同心。故善商者,处财货之场,而修高洁之行,是故虽利而不污;善士者,引先王之经,而绝货利之径,是故必名而有成。故利以义制,名以清修,恪守其业,天之鉴也。”这段话出自一个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山西商人口中,着实令人惊叹。这番论述不仅点明了经商的不二法则,也道出了为官与为人的基本遵循。在王现等晋商看来,不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按照这一法则为人处世、入仕经商,必定会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h3><h3>晋商简介</h3><h3>晋商是指山西商人,山西简称为“晋”。晋商首创了中国历史上票号。“票号”是当时商人通商的一种方式,商路遥远,汇通天下,曾在中国历史上显赫一时。直至如今还传颂着“山西人善于经商、善于理财”的说法。</h3><h3>山西商人的活跃,古代文献多有记载,到明代(1368年-1644年)已在全国享有盛誉。清代(1644年-1840年)初期,山西商人的货币经营资本逐步形成,不仅垄断了中国北方贸易和资金调度,而且插足于整个亚洲地区,甚至把触角伸向欧洲市场,从南自香港、加尔各答,北到伊尔库茨克、西伯利亚、莫斯科、彼得堡,东起大坂、神户、长崎、仁川,西到塔尔巴哈台、伊犁、喀什噶尔,都留下了山西商人的足迹。</h3><h3>当时,中国从陆路对俄贸易最早最多的是山西人,在莫斯科、彼得堡等十多个俄国城市,都有过山西人开办的商号或分号。在朝鲜、日本,山西商人的贸易也很活跃。</h3><h3>&nbsp; </h3><h3>旧时曾有人说:“凡是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他们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他们在商界以群体的形式活跃五个多世纪,经营范围十分广泛,上至绸缎,下至葱蒜,他们在清初即创建中国最早的银行———票号,执中国金融界之牛耳。今天,我们将他们统称为“晋商”。</h3><h3>山西晋商有着官商的特点,而皇商盛行也是在那一时期、那一地区得以发展起来的。山西离北京地理位置很近,当时进关出关都很方便,茶、私、盐、粮有着得天独厚的交易便利。也就是当时在山西得以实现便利的“物流”。山西商人也很有特点,就算再有钱、再惊天动地,他们也是这块泥土地上的人,他们诚信待人,有很多纯朴的特色。《乔家大院》主要人物身上有很多山西商人代表性的有意思的东西,比如,再有钱他们也很土,很抠门,很简朴。他们遵循儒教精神,用以德服人的方式去处理经商的关系、家族内外部的关系。</h3><h3>晋商文化有许多值得表现的地方。晋商成功的根本在于儒商精神。当时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的晋商,有着很进步的经商理念。儒商精神的诚信二字就是那个时代的最典型表现。</h3> <h3>慈禧所赐牌匾《汇通天下》……</h3> <h3>票号是专营银两异地汇兑和存放款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中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票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家私人银行,它是现代各式银行的鼻祖。</h3><h3><br></h3><h3>位于“大清金融第一街”平遥古城西大街的繁华地段。始创于清代1823年,由平遥西达蒲村李大全投资白银30万两和细窑村掌柜雷履泰共同创立。</h3><h3><br></h3><h3><br></h3><h3>日升昌票号的创立,从此结束了我国镖局押送现银的落后形式。经过发展,日升昌的黄金时期年汇兑金额高达3800万两白银,当时可谓“日利千金”、“丽日凝辉”;其经营网点几乎遍布整个中国。更让我们叹服的是:票号产生的大环境,外患频频,内乱不断,而日升昌却在风雨飘摇中纵横一百年,并形成了一整套让西方优秀管理学家叹服的管理制度。</h3> <h3>粤商、徽商、晋商、浙商、苏商一道,在历史上被合称为“五大商帮”。其中潮商与徽商、晋商,是中国历史“三大商帮”。</h3><h3>晋商,通常意义的晋商指明清500年间的山西商人,晋商经营盐业,票号等商业,尤其以票号最为出名。晋商也为中国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遗产,著名的乔、王家大院、常家庄园、曹家三多堂等等。明清晋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捐输助饷、购置土地……</h3> <h3>地下钱庄管理有序……</h3> <h3>告诉人们一定不要去偷去抢,你的财运是天官赐福与你……</h3> <h3>在平遥古城这样的遗产很多……</h3> <h3>我们就住在晋商府第庄园……</h3> <h3>享受着晋商丰厚的地缘待遇……</h3> <h3>乔家大院……晋商的典型代表以儒道至胜走向辉煌。</h3> <h3>大红灯笼高高挂……</h3> <h3>这个匾的含义应该是“进思进忠、退思补过”</h3> <h3>如果不敬就不要进这道门……</h3> <h3>乔家花园……</h3> <h3>乔家的雕件之一九龙灯……</h3> <h3>参观王家大院更是咂舌堂皇……</h3><h3>山西省灵石县城东12公里处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静升镇。距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35公里、介休绵山4公里。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是传承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艺术典范,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包括五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 现已开放的高家崖、红门堡、崇宁堡三大建筑群皆为黄土高坡上全封闭城堡式建筑群,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余平方米。主体院落为前堂后寝式布局,不同身份人的居所和不同功能的院落均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巧妙布设在有限的空间中,不仅体现了功能齐全、成龙配套的实用性,而且形成了院内套院、门内有门、层楼叠院、错落有致的艺术构架。 2002年初,王家大院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12月15日,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更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誉为“中国民间故宫”、“华夏民居第一宅”和“山西的紫禁城”。</h3> <h3>王家老大以憨厚为本发家,老二做了大官以凝瑞和谐家园,王家的家训是《诗礼传家》,今天参观王家大院就牌匾和雕塑的故事就让我震惊……</h3> <h3>我赞👍同……诗礼传家</h3> <h3>女士优先选择这里……</h3> <h3>我喜欢这个匾牌,寓意深长……励精图治</h3> <h3>王家大院的规模实在是太大了,所有房间住一晚大概要5~6年的时间才能住完……这里只是窥见一斑。</h3> <h3>我们的故事就结束了,由于篇幅有限,后面还有《华门》、《黄河之水天上来》敬请关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