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今天上午回了趟老家,正好两位老人从地里浇完地回来,父亲的脚好像扭了一下,本来腿脚就不灵活的父亲,走路越发瘸了。<br>父亲回老家将近十天了,本来父亲在城里给我接孩子的,可是父亲却总是割舍不下家中的两亩薄田,种上了小麦,小麦在父亲细心的管理下,倒也长势喜人。<br></h3> <h3></h3> <h3>都说六月忙,小麦也在烈日的灼烤下成熟了。父亲这几天让我们自己接着老大,自己匆匆忙忙赶回了老家,收割小麦。现在的机械化倒也省却了父亲的劳累,我大姐家就有联合收割机,姐夫忙了一天,不顾劳累,借了一个晚上就把我家的小麦割回了家。<br>父亲借着骄阳晒了两个日头,小麦的水分蒸发的差不多了,父亲就把小麦粜给了小贩。今年的小麦长势不错,亩产达到1000多斤,3亩地卖了3000多元,虽然我感觉父亲的付出与收入来说不成正比,但是父亲的脸上还是写满了丰收的喜悦。<br>收完了小麦,父亲又要种玉米。父亲联系了本村的一个播种机,在机器的轰鸣中父亲种上了玉米,也播种了希望。无奈,天久久不下雨,地里已经见旱,父亲担心玉米不发芽,前两天就给母亲打了两遍,让母亲回老家帮助浇地。<br></h3> <h3></h3> <h3>昨天一早母亲就收拾好了衣服,带着小儿子回了老家。说实话,我是不愿母亲带着孩子回老家的,主要是老二尚小,再一个是老二回家也需要一个人带着,母亲根本帮不上什么忙,可是我和媳妇都得上班,也只好由着母亲了。<br>今天实在是担心小儿子,一早我就回了老家。一看大姐家的外甥在哄着老二,原来父母都去浇地去了。大约一小时后,父母带着满身泥浆从地里回来了,看看两位老人筋疲力尽的样子,一丝伤感涌上了我的心头。<br></h3> <h3></h3> <h3>两位老人都70多岁了,而且都有骨质增生的老毛病,连续三个钟头的劳作对两位老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只见父亲回到家,瘫在了沙发上,久久不愿起来,最后,父亲站起来,竟不会走了,我听母亲说父亲的脚扭了一下……好在过了一会,父亲敢慢慢挪步了,我这才放心了。<br>哎!我倔强的父亲啊!您为什么就割舍不下这两亩地!儿子现在不需要您和母亲再劳作了,多次叫您把地给大姐种着,可是您就是不同意,非得拖着自己羸弱的双腿在地里打药,浇地,收割……也听母亲说,您在地里已经摔了多少跟头了,可是叫您离开土地的时候,您总是倔强地不同意,我也知道您是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但是现在您和母亲健健康康就是儿子最大的心愿。<br></h3> <h3></h3> <h3>中午大姐来我家吃饭了,我和大姐又说起了种地的事情,这回,父亲终于同意了,父亲有些无奈地表示,明年一定不种地了,但是我明显感觉出了父亲的不情愿。这是一位中国老农民对土地的不舍,种了一辈子地,父亲已经离不开这片劳作了一辈子的土地了,这就如大树离不开土地一样,父亲就如一棵大树,已经深深地把根扎在了这片土地上……</h3> <h3>请关注军哥嘹亮,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h3> <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