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父亲属狗,58年生人,如果父亲还在世,今年应该虚岁62,可这一晃父亲已离开我们十六年了!</b></h1> <h1><b>我背诵的第一首诗《静夜思》就是父亲教的,五六岁的年纪,我就能背诵几十首诗,在我们那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还没有走进学堂的小伙伴们不知对我有多羡慕!父亲原本是位人民教师,后来从政十五年。他和我说,原本想把从政十五年写一本人生回忆录,后来一直没动笔,不知是那回忆太苦涩艰辛,还是不愿再提及,就这样,带着未完的心愿,他就走了……</b></h1> <h1><b>我小时候的名字是叫陈冬梅,因为我是腊月生的,父亲许是让我像寒梅傲雪,练就坚强性格,当我入学之前,我记得父亲趴在我家炕上,手里不停地翻字典,又给我取了现在的名字。小时我不知自己名字为何意?总觉得父亲有学问,这名字必是好的,现在想问,却已来不及,竟成了永远的遗憾!!</b></h1> <h1><b>奶奶共生了九个孩子,在那年代不足为奇,父亲在家排行老大!但老大未能给弟弟妹妹们做榜样,却在弟弟妹妹们心中得到了最大的尊敬!听姑姑们给我讲,父亲小时候,奶奶家特别困难,姑姑、叔叔都要去地里干活,父亲不干活,在地头当监工,他边监工边读书!就是这执着劲儿使得父亲后来考上了师范,成为了人民教师!</b></h1> <h1><b>父亲对弟弟、妹妹们也很尽责,三叔不爱读书,逃学,父亲便满山追着他跑,硬是把他从山上扛回来;老姑不爱读书,父亲气不打一处来,用鞋底抽过老姑。就是后来姑姑们结婚了,有个大事小情,都要找父亲主持公道。姑姑们和我说,爸爸真有大哥样!永远让他们尊敬!</b></h1> <h1><b>父亲更是个孝子,奶奶爱看地方戏,在我懂事起,只要是太平街里演地方戏,父亲无论用什么办法都把奶奶接来,奶奶爱吃瓜,父亲买的开园瓜必定是先给奶奶送去,我都是结婚后,去父亲家串门,父亲说,看看你奶奶去,说完便骑着摩托车,把我驮到奶奶家,奶奶家路不好走,走到六队时,车打滑,我和父亲摔得满身泥,到了奶奶家,奶奶给我们压了臭面碴条,我们祖孙都爱吃,吃得特别香!可这都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如今父亲和奶奶都不在了……但那份孝道永远影响着我!</b></h1> <h1><b>我小时候写的一篇作文《焦裕禄》观后感,父亲甚是满意,对我大加赞扬!从此我爱上了写作,我上师范后,听妈妈说,我的每封家书,父亲都要给妈妈读上好几遍!我第一次报回城考试,笔试入围,邻居张叔夸我是一匹黑马,父亲在院里一圈又一圈走,兴奋不已,满是骄傲!从那一刻起,我就告诉自己必须努力工作,为父亲争光,时至今日,每取得一次成绩,我都在想,如果父亲,你泉下有知,该多好!!</b></h1> <h1><b>父亲是多么稀罕他的外孙,我简直不能用这笨拙的文字将情意表达几万分之一,出生时父亲便给买来书让他枕着书,几天看不着,就想得不行!非要打电话,让我去,我到了娘家,孩子便是他一个人抱,去卖店买这个、那个,几乎想把每样东西都买回来,总是在邻居面前“炫耀”,夸孩子长得好,聪明!记得那年大年初一,早晨第一趟客车就停在我家门口,车上除了司机就父亲一个人,父亲下车羞怯地说,想孩子了,于是进屋坐炕头就给我抱孩子!如今外孙已是大学生了,父亲你知道吗?我想你是知道的,对吗?!</b></h1> <h1><b>没有任何征兆,没有留下一句遗言,父亲就这样走了,在父亲走后的几年,十几年,我都不敢再真真正正地再想一次父亲,因为那时我几乎精神恍惚,夜夜梦见父亲,也是父亲离世那年,我的头发开始渐渐白了,父亲去世那年我整好25岁,弟弟十六岁,刚入高中就读21天,家中顿失了顶梁柱,不知那段日子是如何熬过来的……</b></h1> <h1><b>父亲,女儿也有在小家里或生活中受委屈的时候,女儿也有工作中迷茫,不知何去何从的时候,女儿多希望你还在,多希望能和您诉诉委屈,多希望能征求一下您的意见,父亲,您在的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女儿还没有尽到孝道,您为什么走的那样早,为什么就不能等一等,多陪我们几十年呢!父亲!父亲!父亲……如果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我还愿做您的女儿,在您怀里撒撒娇,您还能把我举高高,如果下辈子我们还能遇到,我一定不放手,一定好好尽孝,不再让您操劳!!!</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