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河流里的小石子

<h3>  洋芋丝面果果,黑白电视,王姨姨……我的七八十年代记忆是有画面,有味觉,有一些故人在心底的。那时候我们住的平房,是观音小学最里面一幢,几个邻居真的是亲人一般的。最难忘的便是学校炊事员王姨姨。王姨姨是观音中街人,每次做了洋芋丝面果果,总会端一些送我们。她做的洋芋丝面果果色泽金黄,味道香脆可口,不油腻,满口生香,回味绵长。在那个物质匮乏,口味单一,味蕾没有被惯坏的年代,做菜人和吃菜的人都更加郑重其事,洋芋丝面果果在我的记忆中,代表着特别的味儿,人情的暖和真正的美食。</h3> <h3>  80年代初那个时候,黑白电视机还是刚刚出现的稀罕大件,只有区公所办公室有一台,普通人家是没有的。最开心的是在小学后院放电影,我们就半下午不出校门,守候到傍晚不给票看免费电影霍元甲、苦菜花……不久王姨姨家有了一台黑白电视,我和弟弟妹妹晚饭后的闲暇时间,时常是在王姨姨家的电视机前度过的。看得最多的当属越剧。那咿咿呀呀的越剧清丽唱腔后面,部部都是才子佳人的魂。我们那一代人的审美,女子的美是面如满月,目若青莲;我们那一代人的爱情观里没有X二代和女神,没有宝马和自行车的选择,只有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只有落难公子后花园。活过不同时代的我们,更知七、八十年代的那种懵懂未知不思量的珍贵。</h3> <h3> 那时候,小学前后院里年龄上上下下相差不大的孩子总有几十个,家家都有两三个的,象我们家姊妹三个的也不奇怪,邻居李老师她们就有5个,没有现在圈养放养的概念,放学了,孩子们全都散在校内外玩,那是一个太适合度过一个童年的地方。校园里有林荫道、丝瓜架、桔子树、阴森森的木板办公楼,校门外就是街道,穿过街道下毛家乌滩游泳、捉鱼……河对面野果遍山的黄草坪,紫云英那么卑微的花成片成片的开放,把弟弟妹妹童年的记忆染成梦幻的颜色;那石缝里长出小花草的石桥,吊桥的木柱上有粉笔写小刀刻的谁喜欢谁的暗语。</h3> <h3>  那个年代,弟妹的玩具是什么呢?小弟总是想方设法找铁丝、木块做枪儿、木剑,和小伙伴们一块儿到苏家河坝打仗;小妹就爱找街上的小姐妹踢沙包,收集玻璃糖纸,五颜六色的玻璃糖纸。那时的蓝天总是绣着白云或夕阳,小妹喜欢透过玻璃糖纸看天。当她透过那些带着褶皱不平整的、橙色、紫色的玻璃糖纸看天空,四周都会安静下来,天空会幻化出她心里构想的种种、种种。</h3> <h3>  还有一种蜡制的小鸭子,只有差不多一枚硬币那么大,是嫩黄色的,小妹常常把它放在手心仔细端详,心里想为什么会有这样温柔可爱的小东西呢。还喜欢用脸盆装满水,让它们浮在水上游。金子一样的阳光撒在那小小的水面,撒在小鸭身上……那是小妹最开心的一瞬😁。</h3> <h3>  那时候 ,小弟总希望有个“秘密”,当整天找宝贝捡宝贝的他发现某一栋房子的墙壁破了一块砖,那个地方需要侧身小心挤进去,踩着脚下垒叠的石块,踮起脚尖才够得到,那是他多么难得的藏宝地啊!于是他最喜欢的小人书,自制的小枪🔫、木剑,几块好看的小石头,有水果味的半块橡皮......很长时间以来他都把它们藏在那里 ,直到爸爸调走我们搬家离开那里。</h3> <h3>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儿子的童车、童年和童伴:晔娃、A娃、蜜狗、金娃儿……</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