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会科学院 闵敏 “了解上海发展、服务智库建设”,自去年5月以来,院工会先后举行的“浦江文化寻访活动”、“现代高端服务业寻访活动”和“现代高端制造业寻访活动”深受职工欢迎,近日,系列参观活动之四——“上海现代农业文化寻访活动”又如期举行。这次寻访的目的地是崇明县的瀛东生态村、上实东滩绿港农业园区和东滩湿地公园。 5月25日,初夏的上海,风和日丽、阳光和煦。我院寻访团一行,在何院长的亲自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了赋有“长寿之乡”的崇明瀛东生态村。
位于崇明最东端的瀛东村处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是崇明岛第一个迎来朝阳的村庄,但这里曾是潮起潮落的荒滩。据村史馆记载:1985年起,瀛东村党支部率领村民6次向荒滩进军,围垦滩田4000亩,在茫茫荒滩上建起一座美丽、时尚而富裕的海边村庄……
放眼规划齐整的农民别墅、民宅民居,看着鱼塘碧波与绿树鲜花,感受着洁净的水土空气,体会着宁静祥和舒适安全的农家魅力,想象着“朝上海堤观日出,夕下芦荡捉螃蜞”的美景,人们很难想到,30年前这里竟是“潮来一片白茫茫,潮退遍地芦苇荡”的荒凉之地。
崇明岛美丽的古称是“东海瀛洲”。相传远古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仙境,但飘忽不定。秦皇汉武都曾派人四处寻找,没有找到。明朝朱元璋把“东海瀛洲”四字赐给崇明岛。瀛东村这个围垦崛起的新农村,如今是国家级生态示范村、农业旅游示范点。作为沙洲岛,崇明岛的形状迁徙无常,处于演变长大过程中,瀛东村就是这一演变的最好见证。 参观完瀛东生态村,我们驱车来到了上实东滩绿港农业园区。
在市政府、崇明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上实集团加快了崇明东滩绿港农业建设的步伐,以低碳循环的理念,确定了东滩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安全、健康的绿色食品,实现生态、生产、生活的和谐相融。绿港农业正用科技的力量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描绘着美好的蓝图。
上实东滩绿港科普教育基地,依托于上海上实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上实东滩低碳农业园而成立,位于素有“天蓝、地绿、水洁、气净”的崇明岛上最东端上实东滩低碳农业园内,占地面积3000亩,配套室内展馆面积422平方米,其他均为配套建筑和露天展示基地。基地主要包括上实东滩绿港农业展示馆、绿港能源与物质转换中心CPU、生物有机肥厂、东滩低碳农业精致园、果咖吧、低碳农业采摘园、果蔬大棚、生态观光路等,是一个低碳农业展示的平台。 进入4D立体科普弧幕影院,弧形的画面、超宽的视角,使观影者的视野宽广无限,给人以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环绕立体声带来影院式动感震撼的听觉感受。全三维精心制作的崇明远景规划宣传片,带领人们穿越时空,畅游未来。通过多媒体影像卷轴的植入,生动展现了老崇明的深情忆旧,更实现了历史情节与现代科技的巧妙对话。“造化钟神秀,沧海变桑田”,独特的地域特征,千年巨变的沧桑,孕育出沧海桑田的时代感。将崇明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详细地呈现在参观者的面前。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在人们面前缓缓铺展开,记载着上实人一路走来的辉煌与精彩,也展示了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和生态农业在上实由理念转变为现实的辉煌历程。 下午,我们来到“崇明东滩湿地”。在巨石地标处,我们看见了一望无际的芦苇原野。那浅黄的芦苇在风中摇曳,一片片都带着沉甸甸的穗头,阳光下,一望无际的荒原让人震撼。崇明东滩是国家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水鸟和湿地生态系统。在长江泥沙淤积作用下,这里形成了大片淡水到微咸水的沼泽地、潮沟和潮间带滩涂,沼生植被繁茂,底栖动物丰富,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极好的停歇地和驿站,也是候鸟的重要越冬地,更是世界为数不多的野生鸟类集居栖息地之一。据介绍,东滩有占中国总数1/10的鸟类,还有多国过境栖息候鸟,总数达二三百万。
看着不远处有几处木质的小房屋,这是东滩鸟类科普教育基地,一线连四馆,即1000米栈桥连着几个鸟类展馆及观鸟亭。这是公众休闲、旅游和观鸟的好去处,是生物学、生态学等教学实习场所和环保、野生动植物保护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教育的基地。从展览中我们得知,崇明东滩记录的鸟类有290种,有国家重点保护一、二级鸟类39种,其中一级4种:东方白鹳、黑鹳、白尾海雕和白头鹤…… 站在一望无际的芦苇原野,不由得让人感叹:这里土地洁净、水质优良、空气清新,有“人间仙境、天然氧吧”之称;这里“幽、静、秀、野”,是“回归大自然”的胜地! 寻访、参观,我们的所见所闻是有限的,但给人的联想却是无限的!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在领略清新怡人的生态文明的同时,也切身感受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重、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意义。 崇·自然之美 明·岛川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