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达,一个让灵魂苏醒的地方,在这里能听到心的声音。
在距离色达县城20公里的地方,有一条山沟叫喇荣沟,顺沟上行数里,就是举世闻名的喇荣五明佛学院,也称色达佛学院,1993年被《世界报》称为“世界上最大的佛学院”。佛学院吸引了全国的藏传佛教弟子前来修行,现在已经驻留了约5万人,堪称“东方耶路撒冷”。
五明佛学院由十世班禅提写藏文名,所谓"五明"即:工巧明、医方明、声明、因明、内明。 刚到色达,就觉得自己陷入了一个强大的磁场内,尽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但当时的我,还是被它的规模吓到了,实在是大得有点过分,大得有点出乎意料。 连绵数公里的山谷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藏式小木屋,远远望去犹如一张密集的织网在山坡上铺展开来,非常壮观和震撼。 坛城,色达最高的建筑,藏传佛教眼中最完美的世界
这些小屋每一间只有几平米大,外墙涂成褐红色 这便是他们朝暮栖息的居所,为了修进佛法,在此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 信仰就像心中的明灯,在黑暗里照亮心路,指引方向。这片红色的海洋便是信仰的乌托邦,来过的每个人都被这深入骨髓的信仰所震撼。 坛城共有3层,1层是转经廊,每天早晚都有人在这里转经
坛城转经廊,眼前全是一个个红色的身影 累了,就在转经廊边小歇闲聊 长明不灭的酥油灯 晨早在坛城读经的信众 色达,它确实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只要你靠近它,就能把你深深地吸引住,我不知道,要是呆上一个月,会不会皈依佛门。很佩服这些修行者,为了某种精神上的追求,证明他们是有毅力的人。这里,也是一个相对纯净的世界,他让你觉得远离尘世,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五湖四海的人们,聚积到这样一个巨大、温暖和知趣相投的大家庭里面,而且,这个家庭的成员还在不停的增加中,这点你可以从山上不断施工的小屋,看到它未来的趋势。 色达县城边上的佛塔,建于1913年,塔表面有各种佛龛,绚丽夺目。佛塔一层外围是转经房,有大小经轮155个,供信众转经。 东嘎寺是藏区著名的红教寺庙,被列为色达三大寺庙之一。 亚青寺建于1985年,不同于色达五明佛学院依山而建,亚青寺大部分的房屋是绕河而建。居住着超过两万的觉姆和近万的喇嘛,而且规模逐年扩大,若干年后,将成为一片恢弘的修行之都。
我们几个打算环亚青寺逛一圈,一路上,不管是喇嘛还是觉姆,手里都拿着一束塑料花,到处都是花的海洋。后来才知道,是临近阿秋法王的周年忌日,前来祭拜,祈祷法王早日转世。 莲花生大师的塑像矗立在亚青寺的后山上 寺前的佛塔林 佛塔林下是转经廊 身披绛红色僧袍的喇嘛和觉姆络绎不绝 讲经堂前宽阔的广场,每当举行法会,成千上万身着绛红色袈裟的僧侣聚集在广场上,聆听活佛的教诲,非常壮观。 正在布置花坛 在广场花坛前祭拜 大经堂内阿秋法王的塑像栩栩如生 劳作中的觉姆 曲水河将章台大草原一分为二,在草原腹地形成一个侧卧的U型曲线,天然形成今日所见的三面环水的觉姆岛。 以曲水河为界,喇嘛、觉姆在各自的区域内修行。早年的亚青寺,男界的规模较大,女界的规模较小。在1997年前,寺庙并不被外界所知,但之后因为成千上万的觉姆先后在此集体闭关辟谷修炼,让女界快速扩大,以致现在觉姆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喇嘛,也让亚青寺的名声远扬。 从甘孜出发,沿317国道到白玉,7月的草原上盛放着各式鲜花,仿佛在花海里游走,风光非常优美,一路上会经过河谷、草原、牧场、海子、冰川遗址、雪山等等,一路上高原草甸,心情大爽。 白玉 ,一如它的名字,吉祥如意的地方,白玉县城不大,但整洁而宁静,无论你走在县城的哪个角度,抬头触目可及之处一定是白玉寺。 白玉寺的规模不及亚青寺,更不及五明佛学院,但它有一种特殊的气质,深深地吸引着你,到处都很安静,也很清洁整齐,让人感到特别轻松和舒适。 闲坐的僧侣 从白玉到德格,以金沙江为界,江对岸是西藏昌都地区 德格印经院,在藏区三大印经院(拉萨印经院、拉卜楞印经院、德格印经院)中位居首位,院藏各类典籍830余部,木刻印板29万余块,文字字数达5亿之巨,这在当今世界上是绝无仅有,其中以大藏经<丹珠尔><甘珠尔>最为珍贵。印经院全称:西藏文化宝藏德格印经院大法库吉祥多门”,又称“德格吉祥聚慧院”。印经院已有270多年历史。清雍正七年(1729年),第十二世德格土司却吉登巴泽仁创建印经院时,正是这个家族统治的兴盛期,其疆域在今天四川、青海、西藏交界区,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 很久以前,就被远方的德格所吸引,德格于我的印象,就是德格印经院。一早来到印经院,门还没开,于是随着转经的人群围着印经院转了起来。 周围的墙上堆叠了很多玛尼石,它们颜色各异,大小不同,但唯有一样是相同的,那就是代表着虔诚。 刻玛尼石的工匠 印经院大门上护卫法轮的瑞兽与藏区的大部分寺庙不同,是一对孔雀,昭示着印经院与众不同的显赫地位。 印经院因为防火的原因,没有电灯,楼道和房间都很昏暗,经版陈列在大堂,一排排的陈列架,整齐有序。 洽遇一位喇嘛从经版架前走过 印刷车间有十多位工人,两人一组,忙碌着印刷经文。 印刷经幡的车间 这就是印经院最为珍贵的大藏经的印经版,一般的经书是用油墨印制,大藏经是用特殊调制的朱砂印制。 小经堂内珍藏供奉的千手观音,与塔尔寺活佛行宫内供奉的千手观音像如出一辙,只是小一号。 经堂的门梁雕刻非常精美 壁画是德格印经院文物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壁画主要分布在大、小经堂墙壁上方,大部分为古壁画。
绿度母 法螺 沿着木梯上去可以上到印经院的楼顶,这里可以晒晒太阳,周围的建筑和景色一览无余。 下一站,新路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