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六月的西安,有一场关于整书共读的盛宴——“全人之美”首届整本书阅读研讨会,仰慕已久的干国祥老师、魏智渊老师、马玲老师、王钢老师……将在这里与我们分享他们对整书共读的认识以及他们的整书共读历程。六月的西安,以极大的热情欢迎来自五湖四海的“取经人”,一下飞机,一股热浪带着西安这座六大古都之首的浓厚气息向我们迎面扑来。</h3> <h3>早上八点半,从酒店出发,经过十六分钟快速行走,抵达目的地——“西安高新第六小学”。</h3> <h3>很骄傲地在这个参会证上写上担当者行动这五个字,我们是有组织的!</h3> <h3>好多学校都有的——微笑墙。每天一进校门就看到这么多微笑的脸,心情肯定不错。孩子们看到微笑的自己应该会更开心吧!</h3> <h3>学生作品,赞!</h3> <h3>好大好漂亮的班级!</h3> <h3>早上的活动——团建。</h3><h3>我们,就这样分成两排,面对面坐好。然后,进行“一分钟约会”,每次担当者行动的姚伟斌老师给出一个话题,然后对面的两个可能之前素昧平生的伙伴们开聊,一分钟后一排不动,另一排移动一个位置。话题:介绍你自己,说说你的家乡,谈谈你的两件最骄傲的事,用一种动物或别的事物形容你自己,你的阅读故事……在有趣的活动中,我们的距离感、陌生感通通消失不见了。</h3> <h3>分组活动。在一张纸上介绍自己,左边画“自画像”,用一种事物指代自己,并给出三个关键词,右边画自己的阅读故事,三个花瓣。</h3><h3>我选了“向日葵”指代自己,想到我们的向日葵阅读部落啦!三个关键词:温柔、善良、好学。</h3> <h3>我的阅读故事,三个阶段:</h3><h3>第一个阶段,自己摸索的阶段,向家长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作品,让孩子们在家阅读,课堂教学结合教材进行仿编仿写,把孩子们的作品集结成册。</h3><h3>第二个阶段,认识担当者行动以后,我们建立了高质量的“班班图书角”,增加一个语文常规活动:每天至少阅读30分钟。2019年结识了“彩虹花”。</h3><h3>第三个阶段:参加“百班千人读写计划”,在团队带领下进行整本书共读,和全国各地同年级的老师以及小朋友一起开展共读活动,有趣又收获满满。我还尝试着带孩子们走出校园,到公益书屋开展阅读活动。第十八期共读活动我们的个人和集体都获奖啦!</h3><h3><br></h3> <h3>组里的活动,伙伴们进行交流。伙伴们的故事打动了我:</h3><h3>蔡明镜老师,一个94年出生的小美女,她得意地告诉我们:“我在学生中间的威信非常高,全校的学生都听我的。我一生气,伸出三根手指头,全校孩子都安静下来了。”把组里的伙伴们听得懵懵的,敢情这是一个“大姐大”呀!后来才知道,原来,他们学校是不完全小学,全校四个班级,67个孩子,住宿制。老师周一到周五一直和孩子们生活在一起,不仅一起学习还一起玩一起闹。蔡老师经常给孩子们讲故事,孩子们非常喜欢她,也因此非常听她的话。</h3><h3>王婧老师很安静,但是她在阅读方面真的做了很多。他们班的孩子每个寒暑假,每个人出一本作文集,有的打印,有的手写,但都很美。他们还有阅读作品集,童话剧表演……</h3><h3>还有不太爱说话,但默默做了许多事情的刘光敏老师。</h3><h3></h3><h3>像邻家大姐那么亲切的组长——冉建川。话说,一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我还以为是一位男老师呢。</h3><h3>李长旺老师是一个校长,也是一个好学的老师,爱读书,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h3><h3>绮琪也在我们组里,她的自画像是一个发光的灯泡。我觉得担当者们就像一个个发光体,带给走进他们的人积极、向上、光明与温暖。</h3><h3>……</h3><h3><br></h3> <h3>拍一拍我们组伙伴的自画像和阅读历程。</h3> <h3>第二项议程:组员们从《时代广场的蟋蟀》《豆蔻镇的居民和强盗》《小王子》三本明天上课的童书中选取两本,交流读到的主题,提取关键词,一会在团队里做介绍。</h3><h3>我们组选择《时代广场的蟋蟀》和《小王子》进行讨论。</h3><h3>《时代广场的蟋蟀》:孩子们都能读出的主题:友情。</h3><h3>老师们读出的其他主题:思乡,成名与自由,担当。</h3><h3>(几条友谊的线,亨利猫和塔克鼠的友情,塔克鼠与柴斯特的友情……</h3><h3>塔克鼠的钱……</h3><h3>柴斯特准备离开时,朋友态度的转变,亨利猫的话:既然人生是柴斯特的,那他就有权决定自己的人生。)</h3><h3>(自由、爱好与任务,柴斯特非常喜欢音乐,他在心情好与不好时都用乐曲表达自己的情感,当他的演奏变成固定时间段的表演时,他享受不到音乐带给他的快乐了。当爱好变成程序性的事物,它就不能带给人快乐了。</h3><h3>乡下演奏对具体动物的帮助……)</h3><h3>《小王子》主题词:驯养。主题:爱与责任。小王子对玫瑰花的情感是特别的,因为他为此付出了。我的玫瑰之所以与其他玫瑰不同,是因为我为她花了大量的时间。付出与得到。</h3><h3>小王子离开玫瑰——寻找?(遇到狐狸)——回到自己的星球,回到玫瑰身边。</h3><h3>(李长旺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们的读书会共读这本书提到的逸事:这里面是否含有作者影射自身的经历?作者曾经离开原配——找到情人——最终又回到原配身边)长知识了,这个说法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h3> <h3>我们组里的小画家——蔡明镜老师。</h3> <h3>冉建川老师向伙伴们介绍我们组梳理出的观点。</h3> <h3>在介绍、分享中,各个小组的成员间加深了彼此的了解,在这分享中我看到了伙伴们身上不同的闪光点。关于明天活动过程的三本书的解读,小组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写出关键词、提炼出主题,进行全团交流。在你说我补充,你提观点我反驳的过程中,我对所讨论的书籍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伙伴们的想法时不时令我精神一振:原来这里的文字中还藏着这样的宝藏!原来这里还可以这样解读呢!一个上午的活动满满当当,从九点到十一点四十分,伙伴们意犹未尽地结束了这第一次团体活动。</h3> <h3>下午来到活动场地,会场四周挂着许多条幅,触动最大的是这一幅:</h3><h3>通过共同阅读</h3><h3>盘古开天地,</h3><h3>女娲造人,</h3><h3>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h3><h3>炎帝与黄帝的战争与结盟,</h3><h3>我们将真正地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文化后裔;</h3><h3><br></h3> <h3>通过共同阅读</h3><h3>希伯来神话,希腊神话,</h3><h3>世界历史和异族传说,</h3><h3>美洲的发现和南北战争史,</h3><h3>我们将完全地和整个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h3> <h3>阅读,让我们拥有了中华民族的根。阅读,让我们与人类文明融为一体。</h3> <h3>下午一点半,活动准时开始。</h3> <h3>马校长致辞:希望大家——不负仲夏,追光而来,取火而去。</h3> <h3>干国祥老师的讲座拉开这次活动的帷幕,干老师的课题《整本书阅读意味着什么》。</h3> <h3>干老师跟我们分享了他自己年轻时的阅读柏拉图《理想国》经历,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告诉我们:在不同的时期读同一本书,读者能够得到的是不同的。由此,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生命状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他适合的读物。也就是在对的时间给他推荐对的优秀书籍。</h3> <h3>共读一本书,就是选择一个党派,选择一种宗教,选择一种文明,选择一种人生。在整本书阅读的书籍选择方面,干老师建议大家选择经典,经典在不同的时期可以解读出不一样的文化内涵。经典,就是人类精神未完全破译的密码。</h3> <h3>但,为什么那么美妙的书,一旦成为教学内容,一旦被老师教学,一旦被学校和教育部推荐,从此就——索然无味?</h3><h3>干老师抛出了这个问题,也引发了我的思考:是啊,为什么呢?难道老师真的具有化神奇为腐朽的特异功能?难道只是因为孩子们的逆反心理吗?</h3> <h3>为语文而读是共读的灾难,</h3><h3>为人生而读是共读的快乐,</h3><h3>为人类而读是共读的福音。</h3><h3>干老师的这个提法如同当头棒喝!功利性阅读是共读的灾难,它将磨灭孩子们的阅读热情,使美好的事物变得令人厌恶。我们不反对把经典带进课堂,但是我们不要把支离破碎的经典带给孩子们!</h3><h3><br></h3><h3><br></h3><h3></h3> <h3>对孩子解释为什么童话故事对他有如此强烈的吸引力就会损害故事的魅力。布鲁诺中.贝特尔海姆《童话世界与童心世界》如是说。他提出:只要阅读就好了,不需要进行讲解、分析。就算当时读不懂,终归会在心灵深处埋下一颗种子,随着岁月流逝,种子自会生根发芽。</h3> <h3>理性分析的方法是否会破坏我们面对一本书时清新而又自发的阅读欲望?李利安.H.史密斯《欢欣岁月》提出我们应该“同时用两种方法”来读一本书。</h3><h3>“浪漫”:穿越,与故事中的人物一起历险,进行对话。</h3><h3>“精确”:分析故事的形式、结构,作家如何表现主题、人物,分析故事之外的问题,由故事引申开。</h3> <h3>故事总是相似的,人类关心的话题具有永恒性。作家在作品中,每本书都是在回答自己关注的主题,有时作者对自己的回答不满意,那他就会再写一本书重新作答。干老师举了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为例:武侠小说中,最重要的主题:何为大侠?金庸的小说中,最推崇的大侠是——郭靖。郭靖憨厚老实、忠肝义胆,为了民族大义舍生忘死,是当之无愧的大侠。那么,是不是只有这种憨憨傻傻的人才能成为“大侠”呢?在创作了《射雕英雄传》之后,金庸进行了思考,并在另一部小说中进行了回答:《神雕侠侣》。主角杨过,是一个非常帅气机灵的小伙子,他思维敏捷、有时候甚至有点“坏”,但他也是一位当之无愧的“大侠”。</h3><h3>当然有时作者的回答令读者不满意,但作者已经尽力了。那么读者就会到别的书中去寻找答案。</h3><h3>我们带着孩子们读书的目标是引领孩子:爱自己、爱国家、爱人类。</h3><h3>南明教育的教学理念:共读共写,共同生活,通识教育,共识教育。</h3><h3>干老师把故事分为:民间故事——民族故事——人类故事三大类型。</h3><h3>所谓民间故事,如:《田螺姑娘》、《天仙配》等表达普通百姓的基本愿望。民族故事,如:《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这些故事塑造了民族英雄形象,奠定了民族的根基。人类故事如:《西游记》。干老师认为《西游记》是最伟大的小说,它是一个男人的成长记录。《大话西游》是翻拍得最为成功的影视作品。故事的结尾:至尊宝留在墙头,孙悟空跟随唐僧继续赶往西天取经,至尊宝发出感慨:你看那个人,像一条狗。当一个人找到了自己的追求,他愿意为了理想而隐忍,甚至在别人的眼中认为他活得像一条狗,他也在所不惜。</h3><h3>干老师解读了希腊神话、希伯来神话和中国神话。故事都带有本民族的特点。</h3><h3>希腊神话讲的是联邦与众神,我们从中看到了希腊联邦的现实情况。</h3><h3>希伯来神话——统一与唯一。在希伯来神话中,神具有唯一性,与民族现状相关,希伯来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缺失,导致在他们的故事中分外强调统一与唯一。</h3><h3>新约与旧约——神的两个儿子:服从与爱。</h3><h3>中国神话——散落于大地的英雄主义。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生命不息,战斗不止。</h3><h3>两种童话:</h3><h3>《格林童话》以民间故事为根底的群众童话,童话中隐藏着一些不容易发现的、暗含儿童心理的密码,使孩子受伤的心灵得到慰藉。</h3><h3>《安徒生童话》专业作家创作的新童话。作家引导孩子去思考一个问题,这样的书需要共读,需要老师引领孩子去思考去回答。</h3><h3>故事的题材千变万化,故事的主题不变。</h3><h3>金庸的系列武侠小说,他的主题始终是:武、侠、情。</h3><h3>金庸的最后一部小说《鹿鼎记》,主角韦小宝武功几乎没有,爱情观值得商榷,娶了七个老婆,至于国家,他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哪个国家的。作者通过这个人物形象告诉读者:武功、爱情、国籍都不重要,人的一生,只要守住了几个点,那他就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人。</h3> <h3>《狼来了》是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故事,我们往往只看到了“撒谎是不对的”这个主题,而干老师在这个故事里发现了,它隐藏着孩子的孤独。放羊娃为什么要撒谎,是因为他一个人在山上放羊,非常孤独。大人爱讲这个故事,是为了告诫小朋友不要撒谎。而小朋友爱听这个故事,则因为这个故事慰藉了他们孤独的心。</h3> <h3>你选择长大,或者不长大?</h3> <h3>故事只有一个,虽然形式不断变化,但主题却恒古不变——约瑟.坎贝尔《千面英雄》。</h3><h3>干老师说:整本书阅读不是一本书,而是你带给孩子对世界的凝视与观望。</h3> <h3>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当作为阅读引路人的老师站在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来设置阅读目标和阅读过程的话,他所能带给孩子的必定也是不一般的感悟。</h3><h3>如果说,干老师的讲座让我提升了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论认知,站在了更高的位置看待这件事,给了我文本解读方面的一些启发,那马玲老师的讲座就为我们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做了实际操作方面的培训。</h3> <h3>马玲老师的讲座《如何进行整本书共读》。</h3> <h3>阅读塑造思维,童年阅读方式决定一生的思维方式。马老师强调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中低段,要进行海量阅读。</h3> <h3>国民阅读现状不容乐观。</h3> <h3>共读整本书进课堂。这是优秀的老师与优秀的学生,围绕着伟大的事物,进行一段精彩的旅程。</h3> <h3>整书共读在全人之美大语文课程体系中的地位</h3> <h3>全人之美的大语文体系:</h3><h3>一二年级,海量绘本阅读 以本计数</h3><h3>三四年级 海量童书阅读 以字数计 </h3><h3> 中低年段重在海量阅读</h3><h3>五六年级 精读、深读</h3> <h3>整本书共读的基本流程。</h3><h3>这个PPT马玲老师做得非常简单,正如她所说的,共读推进课上起来非常简单,就是分章节演读,进行小讨论,下一个章节,又是演读加小讨论。形式非常简单,操作起来同样也非常简单,但是,一定要落实到位,教师不能缺席共读推进课。</h3> <h3>推进课的重要形式:演读。</h3> <h3>实例:《苹果树上的外婆》。</h3> <h3>读(输入),写(输出),同时进行。</h3> <h3>整本书共读图书选择两个标杆:纵向:班级、具体学情。横向:文本主题。</h3> <h3>实例:《宇宙最后一本书》</h3> <h3>整本书共读,一定要把家长卷进来。孩子进行阅读的主阵营是家庭,只有把家长卷进来了,孩子的阅读才能更好地落实,开展。关于主题的讨论,到最后才给出确切的答案(保持孩子的阅读兴趣)。对于现在许多人反对的摘抄,马老师有不同的观点。可以摘抄,要给出理由(你为什么摘抄它)评价书中人物——从书中找相关情节。</h3> <h3>经典,就是人类精神未完全破译的密码。</h3><h3>作家所呈现出来的作品,有特意表现出来,易于被广大读者发现的,有一些是潜意识、无意识的,来自于本民族的根,在不同的时代,可以有全新的解答,破译永远在进行。</h3><h3>要带孩子读书,首先老师必须先读书。</h3><h3>阅读有一定的程序,一二年级,故事情节带给他们快乐,三年级开始,要学会“思”。</h3><h3>第一要素,喜欢、热爱,发自内心的对这本书的热爱。教学是一个分享的过程,教师是专业的分享者。我们提倡选择经典进行整本书共读,获取经典的方法:来自你最信任的团队的推荐,或者来自你自己的阅读体验。</h3><h3>教育的两种主义:</h3><h3>自然主义:跟着感觉走。</h3><h3>文化主义:寻找书中的文化内涵。</h3><h3>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h3><h3>教师要能知道孩子目前的阅读水平,让孩子从能带给他愉悦的书籍入手,让他从阅读中获得愉悦感,从而爱上阅读,进而推荐进一步书籍。</h3> <h3>马玲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指出了教师读书会给她带来的巨大帮助。在读书会里应该有一个专业素养特别高的领读员,马玲老师很幸运地有干老师当她的领读员。成员在固定时间分章节朗读,提出阅读问题,由领读员进行解答。团队共读,要有引领性,适合自己目前的水平。</h3><h3>马玲老师建议我们这样开展班级共读:选择合适的图书——网上搜寻名家解读、名家课例,从中择取适合自己、适合孩子的方式——共读过程,朗读、有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主题阅读。</h3><h3>整本书阅读实例,共读《黄书包》,教师为孩子们朗读,读到精彩处,戛然而止,把书收起来,让孩子们续编故事。作业交上来再继续阅读,看看你编的和作家写的有何不同。分享学生作品,作家是怎么写的,提出修改意见。这个过程中,要记得表扬每一个孩子,赞美非常重要!</h3><h3>最重要的是:热爱!</h3> <h3>干老师的文本解读能力令我折服,我明白了,老师想要更好地解读文本,需要自己进行广泛的阅读,不仅要读文学类的书籍,还要读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让自己的知识体系丰富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对文本进行比较深刻到位的解读。我读的书多且杂,为什么我的文本解读能力还是远远不够呢?目前我最欠缺的就是专业、理论书籍的阅读,专业带来深度的学习。学习并不总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提醒自己一定不要贪恋舒适区,要勇敢地走出去,挑战自我!老师的高度将决定我们能带给孩子的高度。这种能力不是通过一次两次培训、学习所能达到的,它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学习、逐步积累。相信种子,相信岁月。只要我努力去做,在自己的心里埋下一颗种子,那么随着知识的沉淀,随着岁月的流逝,终将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生长。</h3> <h3>马玲老师的整本书共读流程,让我看到了优秀老师的做法,给自己一个方向,让我知道了今后该怎么做。</h3><h3>一直以来,我都有在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但是和大多数老师一样,我抓的是阅读前的导读课,和阅读后的主题交流课,中间的阅读过程因为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所以我都放在家里,让孩子在家自行阅读,而我根据阅读进度设置不同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思考,反馈。听了马玲老师的讲座,我才明白,原来过程阅读——推进课非常重要,马老师的PPT写得非常简单:分节阅读,小讨论,分节阅读,小讨论……这就是阅读推进课,可是,就是需要在课堂上,全班同学一起来完成。我之前的共读缺的恰恰是它。这个环节看起来非常简单,马玲老师说,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读一读,讨论一下。但是,这个简单的环节恰恰能把整本书阅读真正落实到位,反观我之前所做的,把阅读任务发布给学生,让他们回家阅读,再完成相关阅读作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挤占课堂时间,坏处是有的同学有认真阅读,而有的马虎应付,没办法各个落实。我想今后我要像马玲老师那样,把整本书共读落到实处,如果我没办法像他们那样一个学期共读两三本,那么,至少让我用这样完整的方式带着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在扎扎实实的一堂堂阅读课中,让孩子们享受到阅读的快乐。在下学期初,确定一本共读书籍,申请“彩虹花”资金的支持,让班级里的孩子人手一本书,人人参与这个活动过程。暑假期间搜集这本书的网上名家解读文本,课堂实录,在这两个月里内化,吸收,引为己用。下学期,带着孩子们继续在共读路上幸福前行!</h3> <h3>到西安之前,其实挺纳闷的,为什么担当者行动这次要带我们这么多老师辛辛苦苦从全国各地赶往西安,就为了一个日程安排只有一天多的活动?这么短时间的活动,值得我们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吗?</h3><h3>而这短短的一天却完全打消了我的疑虑,其实没有任何一场培训活动可以改变你,教育也没有速成之道。能改变你的唯有你自己。醍醐灌顶、当头棒喝,有时只需要一句话就够了,而醒悟过来之后要做的才是最重要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想,这次活动已经在我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珍贵的种子,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让它在时光的照拂下生根发芽,开出一朵花来。</h3> <h3>会后,暴露“迷妹”本性,追着偶像合影留念。</h3> <h3>我们的团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