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自己》之“你就是你的朋友的后院”读后随想

初明

<p class="ql-block">《你不知道的自己》之“你就是你的朋友的后院”读后随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语言的精妙处之一就在于,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按照“你、我、他”三种称谓来加以区分,在英语里还有主动的我和被动的我的区别。论述一切人事关系都能够清晰条理地展开。当提到“我”就一定联想到自己;说到“你”就会想到参与谈话的对方;而“他”则是稍远一点的第三方。这微微有一点心理暗示,“你和我”,交谈双方都会设身处地的为自己定位。“他”就稍稍有点距离了,当谈论“他”的事,就能较冷静客观一点。英语中主动与被动的语态,还有一个更有利于心理疏导的暗示,即有些事是我们自己能够主动作为的而有些事是我们只有被动接受和承担的。另外,过去、现在和未来时态贯穿于对话陈述的全过程,时时提醒人们什么事已经过去,什么事才是当下而什么事尚未发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生命带来摧残和威胁的灾难是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事件,如车祸、空难、海难、地震,还有瘟疫、战争和恐怖袭击等,我们谁也不愿意去经历这些灾难,甚至忌讳提及它。《你就是你的朋友的后院》一文中,曾奇峰先生在讲述这些灾难过后的余波导致令人难以承受的生死离别的心理创伤(<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时,</span>以及之后如何施行帮助,作者巧妙地用了“你”和“他”之间的朋友关系来论述。使身为读者的“你”能够冷静清醒地学习接收这些方法,既能共情,感同身受,又不至于深陷其中,将厄运联想往自己和亲人身上套。文章同时还提醒,“你就是你的朋友的后院,这个后院可以让他在危难的时候栖身避难;当然,你的朋友同样也是你的后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和朋友之间的信任感是社会支持系统的基础,或许你我虽然没有职业心理医生的专业能力,从心理学专业的视角对你的朋友进行心理疏导,但按照曾先生的指导,也会把这个后院的安全和温暖扎扎实实地传递给朋友。曾先生谈到八个层次的帮助措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陪伴,终日厮守地陪伴。填充他丧失亲人的空洞,你的存在,使他意识到眼下和灾难场景是两个地界。直到他从哀痛中走出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和他一起悲伤。把握好分寸,目的在于使其意识到不是孤军奋战,孤独无援。切不可你被他的悲伤带得太深,你和他都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听他诉说,耐心倾听,不必打断。倾诉是很有效的释放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在没有危险的前提下,满足他的要求。恢复他对外界的把控能力,找回安全感和自信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你还可以鼓励和陪伴他做一些人们通常会做的哀悼去世亲人的仪式。”这是人类集体意识中的公共仪式,是走出哀伤的必要的显性步骤,使心灵得以安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6.使他高兴。在正常的哀伤一段时间后,要视实际情况恰当的,自然而然的使他有所意识到生活中还有高兴的事。如果高兴的时机不对,会使他内心产生愧疚感,就会适得其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7.随着事件过去一段时间后,转移他的注意力到别的地方去。让他参与更多的事务,参加人数较多的轻松的活动。要避免独处。同时激发他的兴趣爱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8.如果他的悲伤程度是你所不能消减的,悲伤的时间超过了通常可以理解的长度,你应该建议他寻求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过这篇文章,使我懂得了危难之中及之后,我们多么需要一个安全温暖的后院,疗愈心灵创伤。同时也感受到曾奇峰先生医者仁心的良苦用心,既要传授心理学知识,又能使读者在讨论治愈灾难所造成的心理伤痛时保持一颗冷静清醒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得觉读书会周四组 雷维民</p><p class="ql-block">2019年6月16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p><p class="ql-block">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属于一种精神疾病。表现为患者在经历了一些异常强烈的刺激创伤后,出现的应激相关障碍,在后期生活中意识里可能会不断重现创伤性事件的事物和场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