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三小●书香治学】——读《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有感

🌸

<h3> 初读苏霍姆林斯基的书,被他那种人本教育思想深深吸引,今天再读闫学的《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老师》,我对苏霍姆林斯基有了更深的了解,尤其是他所提倡的劳动教育,给了我极大的启示。</h3><h3> 他提出劳动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教育过程。犹如犁铧天天耕地会脱锈而光洁如镜,人的心灵也会由于劳动,克服困难,勇敢地对待失败,不为成绩所迷惑而闪闪发光。</h3> <h3>  首先,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在劳动中关注孩子的健康,他把孩子的身体健康看作是教师的首要工作,因为孩子的一切,包括精神、世界观、智力、知识的学习和自信心都是取决于他的身体是否健康。</h3><h3> 仔细想想,我们确实没有像关心孩子的学习那样去关心孩子的健康。有的孩子周一早上升国旗,会晕倒;每逢天气突变,孩子就会发烧感冒。至于近视、莫名其妙的头痛、胃痛等现象更是屡见不鲜。现在的孩子被圈在教室、房子内的时间太长了,让他们去大自然走走吧,让他们去眺望一下远方吧! 叔本华曾说:“幸福系之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好坏又与健康息息相关。不管其他幸福是功、名、利、禄、学识,还是过眼云烟的感官感受,世间没有任何事情比健康来得更重要了。”</h3> <h3>  对比现在的孩子生活,我依然会想起小时候的快乐时光。去清澈的河水里嬉戏打闹,去高高的草垛上睡觉,去瓜园和果园里度过整个假期,放牛、割草,帮大人收获粮食,将秋收的果实送给孤单的老爷爷,整个夏天,我们一个个皮肤晒得黝黑,身体匀称,没有贫血,没有支气管炎,一切疾病都在劳动中得到了治愈。现在我依然会坚持每天走一会,身体基本一年都不罢工。</h3> <h3>  其次,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劳动在智育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指尖上。越是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孩子,越应该参加劳动,这种劳动不是什么随便的劳动,而是指那些复杂的、创造性的劳动。参加机器模型小组,装配机床和发电机,参加木工小组,让孩子在自己喜欢的劳动中动手、思考、创造。这种劳动教育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h3> <h3>  最后,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以天地为课堂。爱默生曾说:对于一直禁锢在有害的工作或事务之中的身心来说,大自然倒是一贴良药,能使身心恢复常态。现在,抑郁症已成为危害极大的校园杀手,孩子经常处于高压环境中,大脑极度紧张,让他们在自然中放松,休养。大自然是思想和语言的源头,强烈的土的气息,麦叶的气息,森林的气息,是人最好的药物。</h3> <h3>  没有劳动的亲身体验不但会助长不劳而获的想法,更会使人轻待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尊重劳动就是不尊重人。只有劳动,才能给人带来快乐,带来幸福。</h3><h3> </h3><h3><br></h3><h3> 编辑:薛安稳</h3><h3> 审核:孟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