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早就想为父亲写点东西,但又不敢轻易落笔。 </p><p class="ql-block"> 其实,我一直都很害怕我父亲。因为我心里一直有一些愧疚,感觉我离父亲的期望越来越远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节到了,还是鼓足勇气吧!</p> <h3> 父亲祖籍洛南永丰,1952年考入商洛师范,学习三年后毕业,响应国家号召,支援山区建设,毅然报名来镇安支教,这一支就是一辈子,他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自己的全部心血都献给了镇安的乡村教育。</h3> <h3> 父亲热爱教育事业,工作严谨治学认真,他的学生,大多都以工作能力强,知识面宽,思想品质良好,深受社会各界欢迎。其中业务骨干,部门领导不记其数。</h3> <h3> 从父亲对我的教育过程,我们也可以厘清父亲的教育思想。</h3><h3> 第一点,是他的前瞻性</h3><h3> 他常说,三岁看老。在我刚懂事起,他就要求我干家务,学习。要我明白学习和干家务都是自己的事情,是要自觉完成的,不需要别人督促的。</h3><h3> 他要我一早起来,就拿着报纸或杂志,大声朗读,当时并不理解父亲的意思,甚至心里怨恨父亲是整我。但是到了工作以后,我一般不太怯火在公开场合讲话,我就明白应该就是得力于此。</h3> <h3> 有一天,父亲外出办事,给我布置了背诵《老三篇》的任务,但是,由于我努力不够,晚上父亲检查背诵时,第三篇《愚公移山》竟然背的结结巴巴,父亲听了很生气,拿过门后的用三根苦竹子扎的鞭子,按例抽了我十鞭,之后,叫我再背,背不过不准睡觉。</h3><h3> 等我当了老师,我才知道,这是父亲在对我进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的教育,也是训练培养我的记忆能力。我现在写东西,朋友们说真实可信,事例清楚,说我记忆的东西多,我觉得就来自于父亲在我幼年时,对我记忆力的培养和开发。</h3>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就是父亲生前看《三国演义》时,自己手绘的三国态势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父亲毕业于老牌师范,精通各科知识,特别是他的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修养极深,他也善于把他的特长教给他的学生和后人。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给我买了画笔广告色,要我每天都要练习画画写字,他还在山上挖来葛藤根,砸耸后制成特大版刷,叫我蘸火灰水写大字。这些技能,在我后来的生活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p> <h3> 第二点是执行力。</h3><h3> 父亲要求我们一旦有了计划,那就要立即付诸行动,否则只能是空想。</h3><h3> 父亲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记得父亲退休后,按理本该好好休息颐养天年了,但他却一刻也不愿停下来。母亲说他是三不闲:嘴巴不停的说,手上不停的做,脑子不停的想……</h3><h3> 我家院子里的铺路砖,就是父亲一块一块的从河里捡回来的。</h3><h3> 这张照片就是父亲正在给花松土。</h3> <p class="ql-block"> 我们家里很多东西,包括现在还在用的东西,都是父亲亲自动手做的,桌子,板凳,灶具,几乎无所不能。他说,能战胜千难万险的人,才有资格称为“男人”,这是父亲对男人的诠释,这也成为了我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中的笼子,就是父亲生前编的,到现在我们家里还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 父亲爱国爱党,忠诚于教育事业。九十年代初,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集资建校遇到困难的时候,他骑自行车五十多里,捐资二百元,用于校建。你要知道父亲当时的月薪才一百多元,况且父亲历来是省吃简用的。就此,电视台记者采访他时,他说,改变山区教育落后面貌刻不容缓,义不容辞,并表示以后会继续支持教育事业。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依恋,言溢于表。</p> <h3> 我上中学的时候,正值学朝农,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学生基本不学习,浑浑噩噩过日子,父亲坚定的认为,这样的情况不正常,社会必将回归本质,要适应将来的社会发展,一定得靠本事吃饭。</h3><h3> 他经常警告我,你娃子上无片瓦 下无立锥之地,不好好念书,你就是死路一条。是这句话,激励了我的一生。</h3><h3> 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在训练他的孙子和奶奶下象棋。</h3> <p class="ql-block"> 记得在大集体的时代,有一天,一个村民在学校的窗台上,发现了一个粉笔盒子里装有五六个核桃,他就拿去问我父亲,我父亲就把我叫去问咋回事儿,我说没看见,不知道,父亲照我脸上就是几耳把子,然后叫我把核桃送到队上保管室。事后,母亲说父亲不该不问青红皂白就揍我,把我冤枉了。父亲说,人一辈子要遇到的怪事多的很,这点冤枉都受不了,还不如早点去死。他担心我经不起人生路上狂风暴雨的洗礼,这也铸就了我一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受。</p><p class="ql-block"> 你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稍微遇到一点困难就要寻死觅活的,是不是应该加强抗挫折能力的训练呢?</p> <p class="ql-block"> 他还经常用《红灯记》里面,李铁梅的一句唱词,“爹爹挑担有千斤重,铁梅我应该挑上八百斤”来教育我。教我要有担当精神,不准拈轻怕重,什么事情都要以主人翁的精神出现。</p> <p class="ql-block"> 父亲对我很严格,这是父亲为了避免我在人生旅途摔跤,那是一种至高至纯的父爱,他对我还有细致入微的照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一年,由于工作繁忙,我连续一个多月都在乡下,一双皮鞋硬是把脚捂烂了,实在走不了了,才坐班车回到城里,第二天起来,一看脚烂的稀哗哗的,地都不得下来了,父亲二话不说,背着我就往县医院走,爬在父亲背上,我这个三四十岁,一向坚强的男人,泪珠向牵线一样的流下来了……</p> <h3> 闲下来了,终于闲下来了。一辈子三不闲的父亲,这一次真的闲下来了,而且是永远的闲下来了。</h3><h3> 这一刻,定格在2004年7月6日早晨6点,县医院,在亲人的注目下,父亲走了,平静的走了,但是,他的眼睛还是睁着的,我小心的为他合上眼睛,我心里在想,是什么事情让老父亲死不瞑目呢?</h3> <p class="ql-block"> “狗吃屎,鸭吃谷,各人挣下各人的福”,父亲的谆谆教导,幼年的我基本不懂,成年的我虽然领悟到了其中的含义,但是,这已成为切肤之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