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戈壁的马兰花

阳光埓

<h5> (谨以此文深深怀念,那些为了国家强大,默默耕耘,贡献一生的英雄们。)</h5> <h3> 在我的电脑里,珍藏着一首歌曲《马兰花》,每当听到这首歌时,就会想起那段艰难岁月,为了国家的强大,民族的国防事业,在大漠戈壁上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奉献的民族英雄们。</h3> <h3> 建国初期,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核威胁,一批批科技精英、一支支英雄部队受祖国召唤,奉命来到这大漠戈壁,从事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事业。这里渺无人烟,莽莽尘沙、荒芜茫茫。</h3> <h3> 官兵们在一次视察地形时,在紧邻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的罗布泊,发现了美丽盛开的马兰花,就这样一个渺无人烟的大漠戈壁,便取名为了马兰。</h3> <h3> 马兰花是一种适应能力特强的植物,根系入土深度甚至达到1米以上,生命力顽强,能抵御戈壁滩最恶劣的生存环境,在最贫瘠的土地开花绽放绚烂。</h3> <h3> 马兰作为军事禁区,中国唯一的核试验基地。在20世纪50—80年代,它非常神秘,不为外界所知。尽管它面积有10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江苏省大小,但在地图上却找不到它。</h3> <h3> 马兰基地建设初期,新中国刚诞生不久,国家一穷二白,又恰逢三年自然灾害,粮食和物资短缺,广大官兵咬紧牙关,用双手、用肩膀、用食不果腹的血肉之躯,承载着基地建设的艰辛。</h3> <h3> 在那艰难岁月,官兵和科技人员,初期住的大多是帐篷,遇上大风,帐篷常被风掀沙掩,甚至撕成碎片。</h3><h3><br></h3><h3> 没有住房,官兵自己动手挖地窖;没有食堂,大家在背风的山坡下就餐;没有实验室,土法上马,在烈日下做仪器高温试验,在寒冬深夜做低温试验。</h3> <h3> 缺少建材,自己脱胚烧砖;缺少粮食,采来野菜和榆树叶来充饥;缺少生活用水,用一盆水蒸了馒头再洗脸,澄清之后再洗衣服,之后还不舍得倒掉。</h3> <h3> 马兰工作的每位官兵和科技人员,都要遵守保密守则,不该问的坚决不问,不该说的坚决不说,上不告诉父母,下不告诉妻儿。写信的字里行间,暗示也不允许。</h3> <h3> 马兰这么壮观的景象,参加那么光荣、伟大的国防任务,高兴时只能自个儿眼望星空独自高兴,却不能告诉家人,不能与他人分享喜悦。</h3> <h5 style="text-align: left;">拍摄于1966年11月的老照片</h5> <h3> 告别马兰的退伍老兵,结束了在试验场所有工作,却有一项任务永远无法终止:保密协定,从入伍开始直至终身结束,“保密”将伴随老兵们走完余下漫长的人生。甚至在日后的疾病,也不敢提及此前的那段工作。</h3> <h3> 解放初期,当时在戈壁深处还余留有国民党的残部,敌特活动很猖獗。有些时候,官兵们一整天只能“三点一线”(岗位、宿舍、餐厅三点一线),不允许与社会任何的接触和联系。</h3> <h3> 1959年6月,苏联单方面撕毁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撤回了全部在华专家和带走了所有的技术资料,给中国建设事业造成重大困难,特别是核试验研制,几乎要从头开始。</h3> <h3> 自从苏联撤走技术专家,最初核项目几近处于停顿状态,甚至还出现了项目“上马”还是“下马”的争论。</h3><h3><br></h3><h3> 主张下马的认为,两弹的综合技术难度大,技术资料贫缺,工业基础薄弱,光靠国内的工业和技术基础难以实现。</h3> <h3> 主张上马的认为两弹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进展,培养了一大批研究人员,国内资源也比较充分,特别是爱国的研究人才。</h3><h3><br></h3><h3> 当年10月,中央军委决定:尖端要搞,不能放松。关于“上马”、“下马”的争论才止息。</h3> <h5>程开甲(中)和科学家们</h5> <h3> 1962年9月,中央负责部门正式向中央上级提出了“两年规划”:争取在1964年,最迟在1965年上半年爆炸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这个计划很快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批准。</h3> <h3> 自此,马兰官兵和科研人员的志气大受鼓舞,民族自强信心更加坚定,为了中华民族的国防实力,为了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决心更大,干劲更足。马兰基地的建设重新进入快马加鞭的加速状态。</h3> <h5>张蕴钰基地首任司令员和他的同事。</h5><h5>右起:毕庆堂 张爱萍 刘西尧 刘柏罗 张蕴钰 苑华冰</h5> <h3> 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天上忽然出现一道闪电般的白光,一声巨响从远方传来,一个火球在预定试爆位置上空炸开,一朵蘑菇云随着火焰不段翻腾向空中涌起。</h3><h3><br></h3><h3> 官兵们早有准备,撤离在距试爆点80公里外的预定位置,戴上漆黑一片的护镜,面向东方试验场区的方向,见证了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壮观场面。</h3> <h3> 核爆成功后,科研人员和战士们欢呼雀跃,人们高声欢呼,人们落泪了,人们高高的跳起来,扔帽子,胜利啦!成功啦!震耳欲聋的欢呼声此起彼伏。</h3> <h3> 他们热泪盈眶,他们百感交集,他们为了成功这一刻,多年默默的付出,艰难岁月历历在目,他们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在这伟大的历史时刻,他们多么希望能够和他亲爱的人分享。</h3> <h5>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官兵和科技人员冲出掩体,欢呼雀跃的情景。 (据说,这张照片是后来补拍的,因当时负责拍照的摄影师与战士们同欢呼,兴奋过度,忘了自己是摄影师的拍照。)</h5> <h3> 当天《人民日报》套红号外版,报道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紧接着,1967年6月17日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69年9月23日第一次地下核爆炸相继获得成功。</h3> <h3> 1964年10月16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原子弹爆炸成功。</h3> <h3> 1967年6月I7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枚氢弹试验成功。</h3> <h3> 1969年9月23日在新疆罗布泊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次地下核爆炸试验成功。</h3> <h5>中国首次核试验爆心</h5> <h3> 马兰基地从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到1996年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基地成功地进行了数十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武器等试验,取得了丰硕成果。</h3> <h5>于敏,被称为中国轻弹之父,中国核物理学家</h5> <h3> 于敏,一个曾经28载隐姓埋名,在中国氢弹原理突破中解决了一系列基础问题,提出了从原理到构形基本完整的设想,起了关键作用。</h3><h3><br></h3><h3> 此后,于敏长期领导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解决了大量理论问题。对中国核武器进一步发展到国际先进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h3><h3><br></h3><h3> 1980年,于敏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原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高级科学顾问。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h3> <h5>首次核试验爆炸成功后,身穿防护服装的官兵前往核爆心测试取样。</h5> <h3> 30多年来,前后参加马兰核试验的官兵和技术人员不下10万人。他们不谋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地为国家,为民族国防事业做奉献。</h3><h3><br></h3><h3> 他们神秘又神圣的事业,外界从没有人知晓他们的名字,甚至连父母妻儿都不知道他们的工作。</h3><h3><br></h3><h3> 基地首任司令员张蕴钰名言: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h3> <h3> 1996年7月29日,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再普通不过的一天,但对于“马兰人”来说,却是记忆中最骄傲,最伤感的一天。他们都知道这一天将是自己最后一次站在马兰核试验的神圣岗位上。</h3> <h3> 那一天,不少“马兰人”都流下了热泪,那一天,我国政府郑重地发表声明:从1996年7月30日起,中国暂停核试验。中国作出这一重要决定,既是为了响应无核化倡议,也是推动核裁军的实际行动。</h3> <h3> 1996年后,生活和工作在马兰基地的人们,虽然陆陆续续地离开,回到了各自的家乡,但当他们再谈起马兰基地那段惊天动地的艰难而又光辉时光时,总是深深不舍,感慨万千。</h3> <h3> 马兰的功勋,已记入祖国的伟大史册,令世界瞩目,令中国人民骄傲。如今,核试验虽己停止,但马兰的光辉永远在祖国大地上闪耀。</h3><h3><br></h3><h3> 人民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不畏艰辛,不畏安危,默默无闻献出青春,献出宝贵生命的英雄们。</h3> <h3> 曾有作者这样描述马兰人:他们的成就震撼了世界,而他们自己甘愿默默无闻;他们以毕生的青春、智慧、热血培育出丰硕成果,却从不炫耀自己的花朵。</h3> <h3> 马兰烈士陵园,长眠着378名为核试验和基地建设献身的科学家、军人、职工和家属。</h3> <h3>纪念碑上镌刻的碑文这样写道:</h3><h3><br></h3><h3> 这是一块沉睡了千年的国土,又是一块挺起祖国 母亲脊梁的热土。</h3><h3> </h3><h3> 自一九五八年组建核试验基地以来,我国在这里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次原子弹、氢弹、导弹核试验。</h3><h3>瞬间的辉煌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也为社会主义中国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争取了地位,更激起了饱受外国列强屈辱的炎黄子孙的自尊与骄傲。<br></h3><h3><br></h3><h3> 安葬在这里的人们,是为创造惊天动地事业而献身的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靠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有的在试验场壮烈牺牲,有的在建设基地中以身殉职,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离逝,还有的是为支持这项事业而长眠在这里的父老妻儿....。</h3> <h3> 历史如镜,丰碑不朽,精神永存,马兰英雄的名字必将彪炳史册,再励后人。</h3> <h3> 马兰,昔日的大漠戈壁,经过五十多年的建设,已旧貌变新颜。如今,俨然是一座具有现代化魅力的微型城市,马路宽广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璀璨,湖光粼粼,各种公共设施一应俱全。</h3> <h3> 今日的马兰,又迎来了一个春天,景色优美,桃花、杏花,波斯菊、太阳花,数不胜数,竞相绽放,或鲜红,或嫩黄,或洁白,百花争艳,姹紫嫣红。战士们当年栽种下的那片白杨树,现已长成了一棵棵的参天大树,枝繁叶茂了。</h3> <h5>程开甲: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2013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2017年八一勋章获得者。马兰基地开创者之一<br></h5> <h3> 今日的马兰,已经是国内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每天都接待大批来旅游观光的游客,马兰故事已经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马兰歌声在神州大地的蓝天回荡,马兰精神正鼓舞全国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而努力奋进!</h3> <h3> 如今,蓝幽幽的马兰花,婀娜多姿,恣意纵情地绽放,开遍了神州大地。她那挺拔的傲骨,那牢靠的根丝深深扎于泥土,那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激励着人们不畏艰辛,不断战胜困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造福人类而努力。</h3> <h3>文字编辑:首创</h3><h3>图 片: 百度网</h3><h3>参考资料:中国军视网、百度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