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阿里地区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的西部,地处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font>全区面积30多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米,共辖7个县,人口仅9万多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h1> <h1> 阿里地区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喀喇昆仑山脉和昆仑山脉相汇聚的地方,又是境内外几条著名江河的发源地,故而,阿里又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罗棋布,原野辽远无际。</h1> <h1> 阿里大北线是指从西藏阿里地区首府狮泉河,到那曲市班戈县的路线,全程1180公里,以前这条路是编号为S301的省道,现在是317国道,即川藏北线的延伸。</h1><h1> 2017年,我们走了阿里南线,即219国道。今年我们重返阿里,走我们心中所念的阿里大北线。以前的阿里大北线,路况非常不好,没有路基,只是车轮压出的车辙,容易迷路,容易陷车,容易爆胎。听说现在柏油路已经从狮泉河修到了革吉,还在往前修。当我们走在大北线上,阿里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现在大北线已经是全程柏油路面,因为路刚刚修好,路面特别平,非常好走。因为路上车很少,开车走在上面就像走在高速路上,不过,这条路是要限速的,并不能任性开快车。</h1><h1> 由于路太好走,心情大好,看哪都是美景,本来也是到处都是美景。</h1> <h1>先来几张大北线的靓照</h1> <h1>盐湖</h1> <h1> 大北线的风景主要是措。千错万错、错上加错、一错再错,错又连错。</h1> <h1> 当穹措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境内,地处尼玛县南部,当惹雍错北部。湖面海拔高度4475米,面积54.5平方公里<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font-size: 17px;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span></font></h1> <h1> 当穹措湖水的颜色是绿色的,就像是镶嵌在羌塘草原上的一块翡翠,非常漂亮。据说,湖水的颜色一天三变,有浅绿色,深绿色和墨绿色。因此,当穹措虽然不大,但是,在西藏十大美丽湖泊的评比中,占有一席之地。</h1> <h1> 文部乡位于西藏那曲地区尼玛县中南部,当穹措东岸。</h1> <h1>文部南村</h1><h1> 文部南村位于当惹雍措北岸,是一个非常红的小村子,凡是走大北线的人,都会到这个村里来。近几年由于游客较多,村里的人办了不少旅店,据说旅游高峰的时候一床难求。如此红的一个村子,总该有一块牌子吧,可是我在村口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只有这样一个像是广告牌的东西,这个牌子经过风吹日晒颜色掉了不少。在经过文部北村和文部乡的时候都看到了牌子,不知为何到了文部南村确没有了,感觉看到一个假的文部南村。</h1> <h1> 文部南村的房子看上去很旧</h1> <h1> 村口有一些新盖的房子,看样子是给村民们盖的,也许他们很快就会搬进新居。</h1> <h1> 这就是村里的旅店,如果想在这里住,就不要有太高的要求。</h1> <h1> 这是村口新建的旅店,是不是比以前的提高了很多。</h1> <h1> 当惹雍错是西藏第四大湖,是一个细长的湖,南北走向,最窄处只有两、三公里,最宽处有15到20公里,长度有70公里。当惹雍错湖水很深,最深处有230米,是西藏最深的湖。</h1> <h1> 当惹雍措,距尼玛县约150公里左右,是西藏著名的三大圣湖之一(另外两个是玛旁雍错和羊卓雍错),也是雍仲本教最重要的神湖。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高原湖泊型风景旅游区</h1> <h1> 当惹雍措是西藏最古老的雍仲本教徒崇拜的最大的圣湖。公元五世纪以前,青藏高原曾经存在一个有自已的语言和文字,文明高度发达的古象雄王国,其中中象雄的中心就位于当惹雍措的附近。时至今日,人们仍然可以在这里看到古象雄国王宫的遗址。</h1><h1> 古老的象雄产生过极高的文明,它不仅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古老的传统宗教"雍仲本教"的发源地,当惹雍措养育了湖畔的人们,是古象雄文明的摇篮。</h1> <h1>色林错</h1><h1> 色林错的面积已经超过纳木措,成为西藏第一大湖。站在色林措岸边,有点儿像站在海边的感觉。</h1><h3><br></h3> <h1> 阿里大北线、羌塘草原还是野生动物的天堂。</h1><h1> 在大北线的第二天早上,我们从改则县出发,在快要到检查站的时候看到了三只狗。这三只狗都是土灰色,领头的那只身体浑圆、健硕,我吃惊地说,这只狗真肥。在西藏野狗很多,可能是因为吃不饱,大多很瘦。到检查站,一位工作人员问我们,看到刚过去三只狼了吗?我们吃惊的说,那是狼呀?!我们以为是狗呢。这位工作人员说,这里环境保护做的很好,野生动物种类很多。语气里透着自豪。这位工作人员不是当地人,口音有些像南方人,我想他大概是一名内地的援藏干部。正是因为有这些援藏干部的辛勤付出,西藏的变化才会日新月异,越来越好。</h1> <h3>藏野驴</h3> <h3>藏羚羊</h3> <h3>藏原羚</h3> <h1> 我们走阿里大北线用了三天时间,第一天狮泉河到改则县,第二天改则县到尼玛县,第三天尼玛县到那曲。我们没有走阿里中线,因为阿里中线路况不好,前几天有两名上海夫妇在扎日南木措去文部南村的路上陷车,被困了六十多个小时,后来家属报警后,被警察救出。但是,阿里中线景色更优美,措更多。</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