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女教师古典舞开场(曲目自选)</p> <h3>泱泱中华,圣贤辈出。经史流传,高歌以咏。桃李芬芳,千秋以颂。今我孩童,知礼习字。兴古礼,少年强,抒胸臆,国运昌。</h3><h3>开蒙,是中国古代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也称“开笔”,是人生四大礼之一,中国素以仪之邦闻名于世,“不学礼,无以立”。</h3> <h3>开蒙礼是古代启蒙教育之初举行的“拜师礼”,开蒙礼既是中国传统的礼仪习俗,礼仪文化,又是当今对孩子一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篇之笔。目的是让孩子们在接受现代教育的同时,感受先人留下来的传统习俗,尊师孝亲、崇德立志、仁爱处世的中华传统文化精髓,树立 “ 善 ”、“ 正 ”行为规范,汲取尊师爱学的思想精华。完成生命认知和角色认知,知聪识明,促进学生时代健康成长。这既是对老师的尊敬,更是对知识的渴求。</h3> <h3>礼一:自正衣冠(扬帆提供国学服)</h3> <h3>“冠必正,纽必洁”“衣冠”不仅仅只是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们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所谓读书学习,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h3><h3>行</h3> <h3>礼二:朱砂启智(扬帆提供朱砂)</h3> <h3>所谓“朱砂开智”就是用朱砂在孩子的额头正中间点上红痣,这又称之为“开天眼”。或由长辈用清水或口红在孩童的额头轻点,其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明,好读书,读好书。</h3><h3>启</h3> <h3>礼三:击鼓明志(扬帆提供大鼓)</h3> <h3>古代读书人要到学宫去考取功名,他们进入学宫的时候,往往通过击鼓的方式,表达他们要读书上进和考取功名的愿望。击鼓鸣志其目的在于让孩子目明耳聪、茅塞顿开、创业建功。</h3> <h3>礼四:描红启蒙(扬帆提供水写布)</h3> <h3></h3><h3></h3><h3>让孩子在长辈的指导下写“人”字。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孩子们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h3> <h3>礼五:茶敬亲师</h3> <h3></h3><h3></h3><h3>程门立雪,立志于学。既为学生,理当尊师重道,知礼习礼。</h3> <h3>礼六:诵读经典(扬帆提供书简)</h3> <h3>经典是文化的精粹,是人类文明的积淀,诵读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利用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让我们在读经诵典中养德行,学会了做人,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它像丝雨一样润物细无声地泫润的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育品质也自然形成,同时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h3> <h3>礼七:赠笔颁证(园方提供毕业证,家长准备毕业礼物)</h3> <h3>各位小朋友颁发奖状和赠送状元笔,希望孩子们以此作为走向成才的起点,坚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学会亲圣贤,亲师长,亲友人,亲校园,学习尚礼,立志“博学而笃学,切问而近思”,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的人。</h3> <h3>礼八:拜谢先师</h3> <h3>拍照留念区</h3> <h3>琴棋书画,在我国古时被称为“四艺”,是文人骚客(包括一些名门闺秀)修身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常以此来表示个人的文化素养。其中,琴指古琴,代表民族传统音乐;棋,特指围棋;书,指书法,而非书籍;画即绘画,特指国画,即水墨丹青。</h3> <h3>扬帆体智能策划组织,给孩子一个不一样的毕业典礼!</h3> <h3>详情请加微信</h3>